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4 / 1,220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殺手里昂Leon

2017-05-01 18:48:36

《記憶大師》為國產懸疑電影好好上了一課


文/殺手里昂

懸疑燒腦類電影一直是國產電影的一個軟肋,主要癥結還是出在劇作上,邏輯漏洞百出,沒法自圓其說。2014年陳正道導演的懸疑電影《催眠大師》在內地市場做了一次試水,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作為陳正道:「大師」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記憶大師》無論是在演員陣容、人物關係的複雜程度還是故事的燒腦程度上,都較前作《催眠大師》做了升級,格局更為開闊,不難看出導演的野心。

《記憶大師》涉及到6個關鍵人物,牽扯了兩起錯綜複雜的謀殺案,整部影片圍繞著「到底誰才是兇手」的疑問鋪展劇情,讓觀眾參與其中尋找答案。如果僅僅是這樣一個單純找兇手的懸疑片,那麼《記憶大師》只能算是一部平庸之作。電影的過人之處在於,它將整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未來世界」,人類的記憶可以刪除、重載,為觀眾營造了一種類似「軟科幻」的世界觀,將懸疑與科幻元素相結合,無疑擴展了懸疑片的格局與質感。

電影中關於記憶刪除與重載的設定,雖然之前在一些國外電影中早就被用過,但是在國產電影中還比較新鮮,能夠讓觀眾眼前一亮。眼尖的觀眾不難發現,《記憶大師》中有很多借鑑國外經典懸疑電影的細節,特別是諾蘭的《全面啟動》。江豐(黃渤 飾)記憶被錯誤重載之後,在海邊醒來的場景就是在致敬《全面啟動》中小李子在海邊醒來的那段。導演陳正道之前也毫不避諱對於諾蘭這部作品的喜歡,雖然現在的作品還無法企及《全面啟動》的高度,但是他希望每拍一部作品都能離大師的作品更接近一點。

陳正道有望成為中國版「諾蘭」,他和諾蘭一樣,總是痴迷於時間、空間、記憶、夢境等母題,試圖通過這些母題來探討人類的精神和情感世界。《重返20歲》中,他用一種「時間穿越」的方式讓一個70歲的老太太重返20歲,探討了親情之間溝通與相處的重要性;在《催眠大師》中,陳正道構建了一個現實與虛幻的時空,讓觀眾馳騁在真實與夢境之間;在《記憶大師》中,他用「記憶碎片」編織了一個情感謎團,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又多次反轉,為國產懸疑電影好好上了一課。

除了故事上的精密佈局和懸念迭起之外,《記憶大師》在美術置景上也頗費功夫,電影中的幾處美術場景很好的貼合了關於時間、記憶的主題,極大的提升了電影質感,為製造懸念營造了很好的氣氛。例如,警局監獄全部採用透明玻璃的設計,很好的呈現出江豐這個人物在記憶被錯誤重載之後的「雙面性格」,彷彿游離於真實與虛幻的自我之間。還有通過各種鏡子的反射,來表現角色性格的分裂多變,這些美術上的用心設計都很好的為影片內容服務,增加了影片質感。

其實,導演陳正道為觀眾講述這個燒腦故事的同時,也通過「記憶重載」探討了情感關係,這也是影片中最為動人、迷人之處。江豐的記憶在被錯誤重載之後,他擁有了一個殺人犯的記憶,發現了兩起兇殺案,如果一直持續這段記憶,就可以找到這個兇手犯案的證據。但是,殺人犯的性格也同時影響著他的個性。在愛人張代晨(徐靜蕾 飾)面前,江豐因為換了兇手的記憶而表現出粗魯的行為,然而,即使記憶被刪除後,他內心深處對愛人的情感仍然保留著;另一邊,兇手在面對毫無情感關係的張代晨面前,卻表現出內心的柔軟,因為他大腦中擁有江豐的部份記憶。這種通過「記憶」來探討情感關係的方式比單純的講述一個燒腦故事高明許多。

《記憶大師》這種「懸疑+科幻」的類型搭配,算是對於國產商業類型電影的一個拓展。對觀眾而言,它是一部需要二刷甚至三刷的電影,因為第一遍你可能會錯過導演在片中埋藏的諸多細節,而這些細節往往就會為你解碼這部電影帶來更強的快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