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嬌救志明 Love Off the Cuff

春娇救志明/ 志明与春娇3 / Love off the cuff

6.5 / 680人    n/A

導演: 彭浩翔
編劇: 彭浩翔 尹志文 陸以心
演員: 楊千嬅 余文樂 蔣夢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mus

2017-05-02 07:27:47

志明與春嬌救春嬌與志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朋友說,看完《春嬌救志明》,女友跟他吵了一架,然後躲進廚房哭了很久,他覺得很無奈。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在電影院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已經猜到有許多女生會把自己代入余春嬌的角色。不過我是這麼想:如果肥彭拍這部電影只是想讓女人罵一下「渣男」,那他至多也不過是咪蒙的水平,看完他的電影罵「渣男」的,至多也不過是咪蒙粉絲的水平。作為追了他電影十幾年的人,我希望幫他挽回一點品味。

    這部電影不只讓咪蒙的粉絲有共鳴,它可能也會激起一些女權主義者的批判鋒芒。之前有個女權主義朋友給我轉過一篇《喪偶式育兒》,那種指控和余春嬌在戲中的擔憂是一樣的:張志明想要孩子,可他能承擔得起做父親的責任嗎?在地震考驗之後,余春嬌說,我不想最後選擇的男人跟我的父親一樣,永遠都長不大,只顧著自己,遇到事情只會逃避。

當時這個轉折就讓我覺得突兀,我們來較個真:張志明真的像余春嬌父親嗎?

由秦沛扮演的余爸爸,是個什麼樣的人呢?當年春嬌和弟弟還小的時候,余爸爸拋棄家庭,去追求「真愛」,年幼的春嬌靠著看《小雙俠》,才挺過了那段暗無天日的時光;幾十年沒見,一回來就帶著一個比春嬌還小的姑娘(已經換了不知道多少個),說要結婚;見了張志明,也不問一下情況,關心一下女兒找的是什麼人,張口就讓人家幫忙找個不收錢的攝影師;後面,帶著志明和二妹(春嬌的弟弟)去完桑拿又去蘭桂坊,一人摟著兩個年輕姑娘走了,你相信他們真的只是去吃宵夜嗎?

回過頭來看一下張志明:他喜歡買一些「唔等使(沒什麼用)」的東西,比如不知什麼配置的滑板和「達利」,暫時也沒有存夠房子的首付,在上一集出過軌,但出軌對像是余春嬌。和春嬌復合以後,他在一集裡被兩個滑板妹、一個狗主人、一個乾媽以各種姿態狂撩都巍然不動,對春嬌的家人也是好得沒話說,就因為跟一個小胖子互相砸球傷害,就被兩個女人說自己像個小孩,就因為讓春嬌出面拒絕乾媽捐精的提議(畢竟他讓小姑娘手上留疤,心裡內疚),在加油站提了一下想要孩子,地震的時候力氣不夠大沒能把春嬌拽到桌底,就被拿去和她爸爸相提並論。從春嬌開始,他乾媽,春嬌的媽媽,都在給他心理暗示:你就是像余爸爸,你們都長不大。這是為什麼呢?

張志明有時候確實像小孩子,但不至於像余爸爸那樣是個不負責任的人,更何況,張志明像小孩子這一點,不就是促使春嬌和志明在一起和繼續在一起的原因嗎?記得第一集張志明的前女友怎麼形容他的嗎?他喜歡把乾冰扔進馬桶里,看煙霧從中升騰起來,還把手放上去,很幼稚。同樣的事情,余春嬌就不覺得幼稚,她有可能是愛屋及烏,但一個女人願意欣賞「幼稚」的自己,這對一個男人來說是致命的誘惑。在第二集,我想打動張志明的,應該是余春嬌的這句話:「我很努力去擺脫張志明,最後我發現,我變成了另外一個張志明。」她學會看到拋錨的車停在路邊就開始一番陰謀論的想像,所以在第三集開頭,提出要去看UFO的,不是張志明而是余春嬌。他們兩人這樣的「臭味相投」,哪裡是只看中他外在條件的尚優優能插足得了的?

張志明的孩子氣,恰是他最初對於余春嬌的可愛之處,現在春嬌享受夠了這種可愛,突然又掉轉槍頭,說他「不負責任」,這是怎麼回事?或者跳出來說,如果肥彭要渲染張志明的不負責任,大可安排他地震的時候立馬一個人衝到桌底,沒有必要對余春嬌又哄又拽,順便讓健身過後的余文樂和漂亮的女配角來幾場床戲,那樣「渣男」和「不負責任」的帽子,就是板上釘釘了,何必讓我的朋友為了幫張志明說話弄得家變?

其實仔細看電影,春嬌的不安全感,至少有相當一部份,是源於自己的年齡焦慮。在《春嬌與志明》,兩人「掟煲(分手)」後,余春嬌找的是年齡還比他大一截的,由徐崢飾演的中年老闆,張志明找的是由楊冪飾演的小空姐。尚優優一句「春嬌姐」,就給了她一萬點傷害。這一集更離譜,有一天張志明要帶餘春嬌去他的同學會,明明她化了妝,他卻尷尬地說,要不化個妝再出門吧?她告訴她的閨蜜,自己那個地方的毛,已經變白了,她的閨蜜居然建議她用染髮劑來染黑。在三集裡,余春嬌對張志明說了三次:「我真的比你大。」余春嬌最介意的不是張志明的「長不大」,而是張志明「長不老」,在自己每況愈下的時候,張志明依然是隨便站在那裡就會有女生投懷送抱的待遇,這樣的對比,余春嬌怎麼會有安全感?

地震觸發的不是余春嬌對張志明「長不大」的覺悟,而是她離開張志明的念頭。她心裡很清楚,張志明並沒有錯,但一個只懂得分辨對錯的男人,給不了她真正的安全感,因為兩個人在一起,還需要一些超乎對錯的東西。這些東西對她來說是什麼?是一種「卡夫卡式的承擔罪責」。

那些有著一個糟糕父親的女生,嘴巴上說著「最討厭父親這樣的男人」,最後找的男人經常就是父親的翻版。從發展心理學,可以這樣去解釋這件事: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尤其是和異性父母的關係(對於男孩來說就是母親,對於女孩來說就是父親),對我們的親密關係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一個女孩,不僅從父母之間的關係中學習處理親密關係,而且也從父親在自己幼年時對待自己的態度中,學會「定義」什麼是「愛」。也就是說,如果她遇到一個男人,像父親對待母親那樣對待她的,或者像父親幼年對待她那樣的,最容易讓她有「愛的共振」。

我們在前面說到,張志明並不真的像余春嬌的爸爸,余春嬌是真的覺得張志明像她的爸爸嗎?一種理解是,余春嬌真的是這樣覺得,而且恰好是因為這樣,她才離不開張志明,因為她在張志明那裡,最容易產生「愛的共振」。一開始我確實是這麼認為的,不過有兩個細節,讓我覺得余春嬌的心理可能比這個要更複雜。

第一個是「小雙俠」。在第三集,余春嬌第一次對閨蜜們提到《小雙俠》,她說她特別介意張志明沒有看過《小雙俠》,閨蜜們紛紛理解為「代溝」,也就是說,理解為這是余春嬌的一種年齡焦慮。等到後面余春嬌和張志明各自穿著《小雙俠》的戲服出現在阿寶的生日會上,我才發現,《小雙俠》對於春嬌來說並不僅僅是童年回憶,它還是把她從「被拋棄」的泥潭中拉出來的救命稻草,她不只希望張志明知道:「小雙俠」,她還希望他變成「小雙俠」。

第二個是找飛鷹哥配合的那場戲。在阿寶的生日會上,余春嬌突然發現張志明不見人影,然後二妹打電話過來,說余爸爸搞了黑社會大佬的一對孖女(雙胞胎女兒),現在張志明也被他們挾持了。去到現場,余爸爸被抓到一邊,毫髮無損,張志明被打倒在地上,還前後被飛鷹哥爆樽(拿瓶砸頭)兩次。這裡不是很奇怪嗎?為什麼搞事的是余爸爸,被打的卻是張志明呢?我們可以說這是苦肉計的需要,但我想張志明想向余春嬌傳達的遠遠不止「我被人打了,我好痛」,他還想說「你爸爸的鍋,我來背」,余爸爸這輩子最大的「鍋」是什麼呢?當然就是給余春嬌內心造成的陰影了。

很多痴男怨女,都把後半段理解為「春嬌嫌棄志明長不大,志明終於為了她長大」,這真是自作多情。《春嬌救志明》的後半段,講的是張志明如何解開余春嬌留下的謎語,和春嬌一起治癒她的心病。余春嬌說張志明像自己的父親,並不是在給離開張志明找藉口,也不僅僅是把自己的年齡焦慮「合理化」為對張志明「長不大」的擔憂。歸根到底,她是希望張志明承擔起「做父親」的責任,補償余爸爸在童年對自己的傷害。

一個在成長過程中遭受過父親傷害的女生,經常對伴侶產生與父親有關的「移情」:一方面,她容易被與父親有相似特質(經常是缺陷)的男性所吸引,另一方面,她又希望那個男性不要像父親那樣對她,她希望那個男生給她父親沒有給她的「父愛」。一個與父親特質相似的男人,如果能替父親補償她,那相當於她內心裡那個父親的形象給自己道了歉,這比父親本人在年老之後再對自己說一句「sorry,sorry」要有意義得多。

找到這樣一個男人,當然不容易。所以大部份這樣的男人,都得靠女人自己「調教」出來。找到一個與自己父親特質相似的男人,再教他慢慢地變得「不那麼像自己的父親」,讓他對你好,對你承擔責任,即使有時這些「責任」並不是因他而產生的。沒有多少個女人能完成這樣的「自我救贖」。更有可能的是:他既然有與自己父親相似的缺陷特質,他依然會像你父親一樣傷害你。我就見過許多姑娘在這條路上弄得傷痕纍纍,最後認命,要嘛跟他賴在一起一輩子,將傷害繼續傳遞給下一代,要嘛轉身離開,找一個沒那麼吸引自己,但對自己好的男人。

余春嬌是幸運的,張志明和余爸爸相似的特質並不是那些會給她帶來直接傷害的特質(就像我們前面所分析的,如貪新忘舊和不忠誠),而且張志明也確實猜中她的心思,他願意承擔余爸爸沒能履行的「責任」,所以他陪她去扮演那對在童年時拯救了她的「小雙俠」,所以他在苦肉計的情節里,也預留了她的位置(飛鷹哥說,既然你爸爸搞了我的女兒,那我搞她的女兒,也很公道吧),她的父親給她造成的傷害,由他們兩人一起來彌補。因此這部片不該叫《春嬌救志明》,而應該叫《志明與春嬌救春嬌與志明》。

如果我也猜中肥彭的心思,那不得不說他實在狡猾至極:用「男友長不大」的梗,來賺足女觀眾的眼淚,再用埋在地下幾尺深的暗線,來講一個男女互相救贖的故事。可那個結局我依然無法買帳,等他拍出一部比《志明與春嬌》更好的電影,我才考慮原諒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