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5 / 1,233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十米陽光七米殤

2017-05-07 07:59:28

【部份劇透,影片結尾點評】影片並不智障,有些觀眾有點智障


這部片子本來並沒有要去看,無奈好友「威脅」,前去虹悅城觀影,夾在一對情侶中間被餵了成噸狗糧,還好並不影響我對影片的觀賞。觀影結束後順手打開豆瓣想看各路「大神」對此影片打分多少,結果看到了一些影評在嘲諷人物智障,依然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角度,熟悉的吹毛求疵。最近心情不好,我把這些影評的疑問和嘲諷摘出來稍微懟一懟,就稍微懟一懟。

1,「警官應該讓黃渤回家,讓他別多管閒事,更不應該幫助黃渤回想各種線索,這不是引火燒身嗎?」

黃渤知道兇殺案的情況,這本身就是一個定時炸彈,在不了解他為什麼知道此事時,一時半會不知道怎麼處理時,就是把他管控在自己能掌握的地理範圍內,所以警官當然把他扣下來,扣在自己眼皮底下。而隨後確信了黃渤拿到自己記憶的警官,在說出「我相信你」這句話時,就更不可能對他坐視不理,黃渤睡一覺想起一些事,睡一覺想起一些事,這還了得?鬼知道他會不會下一覺睡醒就說自己是兇手,所以警官全程陪同他回憶線索,甚至幫助他回憶,就是為了掌握他回憶線索的進程,以便順利嫁禍,洗清自己。比如故意讓他關注那通電話,不就是因為掌握了他回憶線索進程才做出的成果嗎?

2,「徐靜蕾非不說自己懷孕,讓黃渤把恩愛記憶裝回去才肯說,你直接說不就沒什麼事了?人物智障。」

徐靜蕾表示,有恩愛記憶的老公才是真的老公,這個觀點是很有道理的。假如徐靜蕾說我懷孕了,不離婚了,你快把恩愛記憶裝回去吧。黃渤開心的說好好好,那豈不是說明感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孩子?這特麼就是你們女生口中的渣男啊,你說徐靜蕾是生還不不生?另外黃渤已經沒有了恩愛記憶,你和他說「我懷了你的孩子」,這就和去大街上隨便找個人說有什麼區別?別說徐靜蕾太作,人家是作家,感性的天使,情緒的集大成者,這個「作」正回應了電影給她的身份。

3,「你爸家暴你媽,你卻把你媽殺了,你爸來要錢,你還次次都給,邏輯煞筆。」

不要用你正常人的心理來看待從小在家暴環境下長大,心理畸形的人,你不理解不代表他們沒有理由這樣做,換句話來說,我們的老祖宗用很多話解釋了這種心理現象: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如果一些觀眾還是不理解,影評里有現身說法的,自己去看看不就行了?

4,「黃渤說了,會有陌生人對你不利,徐靜蕾還跑出去浪,智障」

你父母當年還說不讓你和那個男生來往,會影響你學業,你不也沒聽嗎?(攤手)

5,「為啥不離完婚再刪除記憶,刪除完記憶還記得求婚地點和初遇的地方」

完全沒認真看電影的一類觀眾,這類觀眾熱衷於寫裝逼影評打裝逼分。黃渤可以為了和徐靜蕾在一起,而不要孩子,並且裝載了黃渤記憶的警官無法對徐靜蕾開槍導致自己入獄,這些說明黃渤是極度愛徐靜蕾的,保留著和徐靜蕾恩愛記憶的黃渤是無法在離婚協議上簽字的,所以一定要先刪除記憶。至於記得求婚地點和初遇地,那是因為他拍了DV鎖在保險櫃里,用來提醒自己。吐槽不要緊,就怕你瞎JB吐槽,國產電影不振作這部份觀眾要背一些鍋的。

6,「刪除記憶價值不菲,作為一個窮警官,開破車,他有這錢嗎?」

有的人開破車不換車是有自己的情懷的道理的,另外作為一個警隊隊長,沒老婆孩子,沒好車消耗,生活不鋪張,人到中年,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財產雖然不是巨多,但也比你想像中的驚人。

7,「警官何必裝載黃渤的記憶,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裝載黃渤的記憶有兩個作用,第一是確認黃渤和自己的記憶互換,整件事只牽扯到他們二人,好讓自己確立要應對的對象。第二是了解黃渤本人,畢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8,「警官居然和被害人女兒關係親近,而且不出面阻止家暴,反而躲起來,邏輯不對,如果是女性就好解釋了」

所有的小孩都知道,有事打110找警察叔叔,親近一個警官有什麼好意外的?而且這個警察叔叔多次勸導自己媽媽離開暴力父親,明顯讓人覺得是好人,親近了又如何?至於為何不出面制止家暴,這就牽扯到家暴這一大問題了,為何家暴不好解決?你扣人老公,女的會不願意,覺得損害了夫妻關係和婆媳關係。你不扣人老公,男的有恃無恐,回去變本加厲的打老婆。這種事在中國比比皆是,而被害者的表現完全符合此情況,你以為家務事靠警察就能解決的話,那就太幼稚了。

其他的嘲諷我實在不想懟了,懟是侮辱我的智商。豆瓣影評這幾年向著智障化和崇洋媚外化發展,已經越來越不能看,甚至批判國產電影已經成為政治正確,只要你說國產電影爛,就有人叫好。就這部片子來說,節奏均勻,劇情緊湊,剪輯果斷,是國產懸疑片裡中上等作品,我本可以給四星半,但是結尾的good ending讓我硬生生打掉一星,為什麼呢?

裝載了警官家暴記憶的作家江豐,以前溫文爾雅,之後慢慢變得暴力,手段狠辣,而且具有一定的偵查和反偵察能力;而裝載了江豐記憶的警官,無法對徐靜蕾開槍,感情甚至讓他眼裡含滿淚水。這就說明了二人的價值觀和感情已經完成了互換。那個痛恨家暴中懦弱女性並且可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價值觀和意識藉著江豐的身體永遠保留,而那個深愛自己老婆,處世溫和的價值觀和意識隨著警官的身體去接受死刑,再加上影片中再三強調「超過72小時,記憶將永遠不能刪除,會刻在腦子中」,這樣流暢的設定簡直就差臨門一腳讓觀眾去思考「現在的江豐,還是江豐嗎?」

但是影片卻以愛情初見的形式打上了句號,如果換成黃渤表情轉冷,或者透過車窗看到街上丈夫打妻子而皺眉,就會讓結尾有所回味,也會體現影片更大的哲學性:記憶塑造是否是道德的對立面;肉體不變,而感情和記憶變化,這個人是否還是以前的那個人;一個人的靈魂如果包括價值觀和記憶以及感情,那在這個電影中,靈魂互換是否在某些程度上其實可以實現?等等等等。。。

國產電影講劇情,講邏輯,講價值觀,即使做的還不錯,觀眾也是為了嘲諷而嘲諷,那還不如就把觀眾當智障,拍拍智障電影賺賺錢得了。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作品,而豆瓣影評已經在這條畸形的道路上加速狂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