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1,000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oker

2017-05-07 14:55:10

「毒奶俠」和《聽爸爸的話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多圖原文連結:http://t.im/1djdz

來說說這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一開始看名字,我還真以為是哪個綜藝改的大電影。似乎從《三傻大鬧寶萊塢開始》,印度電影名的翻譯就顯得特別萌。國內上映後,豆瓣從8分飆到了9分。

看著豆瓣清一色的5星,我果斷點了1星。
 
【關於電影思想】
 
這部電影情節的發動機,便是父親從始至終對世界金牌和為國爭光的執念。電影一開始,他便有如此想法:為國爭光-獲得世界金牌-子承父志-生個兒子,這個想法在二女兒誕生之後,在父親自己的話裡得到證實。我們假設這個兒子真的存在,那這個兒子的命運,已經被父親的這句話註定了,之後大女兒和二女兒展現出的所謂的「天賦」,不過是「曲線救國」,「女承父志」的藉口。

大女兒降生,父親的一臉愁容及強顏歡笑。對生命的冷漠和對女性的輕視,就寫在父親的臉上。

接著,二女兒的降生,居然是妻子一臉愧疚,這句「我沒能給你生兒子」,顯然已經把自己擺在了男權社會下產物的位置。
 
然而不肯善罷甘休的父親居然要了三胎和四胎,然而還是女兒,之後他收起全國冠軍的金牌,似乎放棄了子承父志的想法。然而大女兒和二女兒把一個男生臭揍了一頓,這件事讓父親有了新的希望: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子也能拿金牌——所謂的男女平權。要知道,父親的目的是金牌,男或者女,只是方式,拿金牌的工具,達成目的的手段。父親不過是將未降生的兒子的命運,移植在了兩個女兒身上。自帶驗血光環的父親還不忘強行給女兒做了中二心理描寫,與妻子為期一年的約定,反而促成了之後煉獄般的殘酷訓練。

接下來是印度電影的歌舞日常,我列出歌詞裡的關鍵詞:傷害、折磨、死、剝奪、虐待、獨裁者、犧牲品、絕望……沒錯,我小時候的確也被父母逼著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學奧數,但是請問哪個正常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玩命?

在之後,我看到了一句非常無恥的台詞,這句台詞非常具有煽動性,他向觀眾流露出自己的偉大與無奈,然而這句台詞是個偽命題——因為他在女兒降生之前,便選擇了金牌/教練,他從來沒有面臨過這樣的選擇,因為答案在孩子降臨前,就已經寫好——你要給爸爸拿金牌。

關於強行剪斷女兒頭髮的橋段我就不多闡述,直接到經常被拿來洗白父親的閨蜜橋段,電影通過側面描寫來說明父親深沉的愛和偉大,然而這分明就是越洗越黑。

其實和閨蜜一樣,大姐和二姐也嫁給了素未謀面的丈夫,只不過大姐和二姐的「丈夫」,叫做摔跤。與桌碗瓢盆為伍和與摔跤為伍,都不是自己選定的道路,實質上都父權體制下的非自主選擇,這裡將這部電影偽女權的醜態盡露無疑——你能說爸爸逼你去摔跤比社會逼你做家務要高尚嗎?閨蜜對丈夫不滿,才有了她對大姐和二姐的羨慕。而大姐和二姐的血脈里,似乎也流淌著對「摔跤」這個丈夫可以逆來順受的基因。而這裡所謂的「逆來順受」的基因,無非是父權下的習以為常。
 
更為重要的是,閨蜜又強行一波替父親做心理描寫,你看閨蜜這一大段話的預設是什麼?「Your father thinks about you」,然而閨蜜不知道父親真實的想法是:「Your father thinks about weather you can win the gold medal.」如果父親真的關心她們,就不會在她們降生的時候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父親的心裡,只有金牌。

而所謂的「你的父親在和全世界對抗」,我真的想問,這部電影裡,除了兩個女兒自己,這個世界裡有哪個路人甲乙丙丁站出來阻止父親,全在後面偷偷說閒話,即便是父親的弟弟,也在稍加勸阻了父親之後,同意把自己的弱雞兒子拿去當陪練。
 
之後的節奏變成了超級英雄電影,講述了一個自帶先知光環的毒奶俠帶著兩個傀儡獲得金牌的故事。而我是越看越難受,兩個女兒,完全沒有自我,沒有自己的技戰術思想,沒有自己對對手和局勢的看法,沒有自己的生活,這不過是另一種方式的做家務罷了。的確,她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不過耳邊充斥的,依然是父親的聲音。比賽的節奏,戰略,戰術,甚至對手在想什麼都在父親的控制之下,即使是最後父親不在看臺上大女兒的5分逆襲,也逃脫不了兒時父親的教誨。打敗了最後的對手的不是大女兒,是換了身體的父親。自始至終,唯一打動我的情節是大女兒將父親掀翻在地的橋段——自我意識覺醒。然而這不過是「先抑後揚」,整個後半部份,父親被推上神壇。影片的最後,大女兒終於將金牌還給父親——這並不是女性主義的勝利,相反,這部電影的所有女性都在奉行著父親的「神諭」。

對那些高呼「請別用三觀綁架這部9分片!」的人們,我只想說:「請別用無知綁架這部電影的三觀!」
 
【關於國情】
 
有人說批判這部電影的人是不明白印度的國情,印度女性14歲嫁人,沒有職業選擇權利。如果說所謂的女性的勝利是擁有職業選擇權這麼簡單,那它的確向世人昭示了印度女性可以從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並獲得成功。
 
但是,我看到的是在被迫選擇的職業里,奉行他人思想,毫無獨立意識,淪為金牌收割機的兩具傀儡,看到的是女兒被摔打的鼻青臉腫卻只能作壁上觀的母親。
 

是的我不懂印度國情,但我想請問每一個父親,你的女兒降生時你的反應。我想請問每一個母親,看到你的女兒遍體鱗傷時你的反應。我想請問每一個女生,你被至親強迫剪去續了多年的長髮後你的反應。

我不知道當女兒在摔跤場上與男生搏擊的時候,會不會掠過一絲擔憂:那將是女兒最後的一場比賽。

勵志電影,不是成人童話,更不是武俠小說。
 
【關於強權】
 
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Die Welle》講述了歷史教師通過5天組建Fasces的故事,歷史上著名的Ron 瓊斯教學實驗和Milgram experiment都與之相關。

只需要5天,就能通過一個班的學生在整個城市建立起對強權——一個歷史老師的絕對服從。電影最後,悲劇收場——歷史也是如此反映,那些被無數次證明了的絕對權力與絕對服從下的時代悲劇。我們常聽到新聞里某部門就某事件嚴正聲明:希望某國正視歷史。我關上電視,大罵起我室友的床鋪亂得不成樣子,而對自己臭襪橫飛的豬圈置之不理。
 
回到正題,組建起一個家庭對父權的絕對服從,要比建立一個城市對一個歷史老師權力的服從,容易得多。甚至容易到連建立都不需要,它至少在這部電影裡,一直存在。你會看到妻女永遠認為父親是正確的,即使是中途離經叛道的大女兒,最後也「迷途知返」。
 
電影《摔跤吧!爸爸》,或許應該叫做《聽爸爸的話》,不過是一個Happy Ending版本的《Die Welle》,但是這樣的Happy Ending,毫無疑問,是反歷史的——阿米爾汗,已經從《Find Rancho》裡那個喚醒每個人自我意識的引領者走向了另外一端。他扮演的父親,無非是一個因體制無法完成自己金牌夢而控制女兒們幫助自己奪得世界冠軍的Hitler。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關於信仰】
 
當一個人喪失自我意識的時候,就會成為別人的工具。《聽爸爸的話》就講述了這樣的例子,不過還好,控制的一方是還算善良的父親。而當一群人喪失自我意識的時候,當一群人被強權所驅使的時候,他們可以創造輝煌,也可以毀滅一切。《Die Welle》就講述了這樣的故事。

信仰與納粹,不過一念之間的善惡,二者的實質,不過是個體在喪失自我意識後被精神控制而已。至於信眾走向何方,聽憑神諭。
 
而所謂的一些神諭,實則非常可笑。電影《The Others》裡提到,《聖經》說鴿子是聖靈,可實際卻到處拉屎。

艾瑞克 Hoffer在《The True Believer》中提到,一個人愈是沒有值得自誇之處,就愈是容易誇耀自己的國家、宗教、種族或他所參與的神聖事業:這本質上是對一種事物牢牢攀附——攀附一件可以帶給我們渺小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東西。
 
至少,在一個走向多元的世界裡,我們需要的不該是緊箍咒。
 
【關於競技體育】
 
很多人說這是部關於競技體育的勵志電影,不想談什麼自我意識。那我想請問這部電影從頭到尾再講什麼?
 
金牌!金牌!為了金牌夢,你可以忍辱負重,但你忍心自己的女兒為了你的金牌夢忍辱負重嗎?難道父親的使命,不是為了女兒不再像自己一樣忍辱負重嗎?在那個唯金牌的時代,我們毀掉了很多優秀的運動員,他們承受了本不該承受的罵名。

追求金牌本身沒有錯,但如果競技體育只是追求金牌,那這樣的勵志核心則過於單薄了。

而這句台詞,「會有成千上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姑娘,和你一起品嚐勝利的滋味。」放在這裡就顯得尤為諷刺。真正意義的勝利,不是獲得金牌的那一刻,而是她放倒父親的那一刻。精神解放的意義,遠大於肉體勝利。

我想起在某個網站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是從何時,或者哪個瞬間開始真正獨立的?有一個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抱著他骨灰的時候。
 
我想那時,他也沒能真正獨立吧。因為一個人,會死三次。
 
【關於父親】
 
但我並不否認父親在每個人生命裡的重要地位。
 
我的父親因為我的降生在手術室門口等了六七個小時,他根本不關心我是男是女,只聽到「母子平安」之後,哭的不成樣子。
我的父親逼我學小提琴,因為他知道學小提琴最大的危險,不過是琴弦劃傷手指。
我的父親再沒逼我上過奧數,在我逃課躲在朋友家之後。
我的父親幫我填了高考志願,雖然我考的一塌糊塗,但他知道我喜歡什麼,適合在哪個城市。
我的父親永遠站不到最高領獎台上,或許他也有那樣的夢,我也一樣,但我們彼此心裡都有一座最高領獎台,站的一定是對方。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而非歷經煉獄後的痛苦。
 
【關於毒奶】
 
在我的家鄉,有個曾經全國馳名的品牌——三鹿,後來,這個牌子更出名了……直到現在,我依然會很驕傲的向朋友這樣介紹我自己——我是每天喝毒奶長大的,健康,或許還能長壽。
我的朋友俯視了一下我的身高,只是笑了笑。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想了半夜,才從朋友們的嘴角里看出字來,滿臉都寫著兩個字是「呵呵」!
 
看著各大評論區諸如「這樣的爸爸請給我來一打」的言論,我卻連「呵呵」的力氣都沒有了。
 
【關於截圖】
 
最後,非常抱歉,因為所在地區的原因,我提前看了點映,滑鼠雙擊點映。

【最後,關於一首紀伯倫的詩】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都無法到達的明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