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是這麼做的,給電影另一個角度
不是很喜歡這部電影,尤其是父親的角色,總認為不管孩子成就如何父母都不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因此能取得再大的成功。更不應把所謂的對祖國的愛強加於少女的身上。
在中國有兩個詞兒,一個叫「國家」,通常的解讀就是先有國再有家,先有國才有家。或許沒有什麼錯誤。另一個詞兒叫「家國情懷」,也就是說個人的情懷先是家再是國,影片中的爸爸有的或許只是舍小家顧大家的成功案例吧。
筆者很想給這個電影一個自認為好接受的故事。
開頭都一致,父親胖了,逼著自己的一雙女兒練習摔跤,為期一年。但是兩個女兒最終還是選擇作為女人,而不是作為女子摔跤手生活。於是父親非常的悲傷,覺得世界末日已經到來。
但是他作為父親的感情讓他無法責備自己的孩子,於是他開始放縱甚至墮落,然後出來一個什麼什麼人點化了父親一下,於是他以自己40歲高齡開始減肥健身,從一身肥膘變成一身腱肉。
然後參加了什麼什麼比賽,一路過關斬將,打過幾輪,但是最終輸給什麼俄羅斯的高手,止步於決賽門前。。。。這樣不是很好嗎。。。。
電影裡兩個女孩和自己即將出嫁的朋友有過一段關於父親的對話,但是筆者感受到是只是那個要結婚女孩的爸爸更低劣,而不是摔跤手爸爸高尚。
我要什麼樣的父親,我要做什麼樣的父親,絕不會是電影裡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