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無止塵

2017-05-08 09:20:28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沒有一個國家是完美的,我們只能將它變得更好」——題記 欲揚先抑,譯名還是敗筆,《三傻大鬧寶萊塢》和《我的個神啊》都是前車之鑑,摔跤爸蠢得更上一層樓。照理說國外電影大陸版譯名通常不差,比起港台地區水平高出不少,卻對印度所謂「阿三電影」很少嚴肅對待,翻譯得像屎尿屁鬧劇一樣,不知道引進方是想誤導什麼。我們先要認清一個現實,印度電影工業發展已經遠遠甩開我們,社會影響力更是判若雲泥,耍猴之前看清楚,人家可比我們更早摘掉了脖子上的項圈。 眾所周知,阿米爾汗的影片大多聚焦印度社會問題,表達對底層群體的人文關懷:《芭薩提的顏色》批判政府腐敗,喚醒青年愛國情感,《地球上的星星》關注特殊兒童,《未知死亡》揭露女童拐賣利益鏈,《三傻大鬧寶萊塢》警醒僵化教育體制,《自殺現場直播》反思貧富差距,《我的個神啊》諷刺宗教騙局和盲目崇拜。阿米爾汗甚至製片並主持一檔堪稱印度社會手術刀的電視節目《真相訪談》,讓他所痛心的國家弊病和民生疾苦昭然天下。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將個人影響力的正面效能發揮到極致,這樣的偶像堪稱完美。 這次新片《摔跤吧!爸爸》,則把目光對準了印度女性地位,順便抨擊體育制度腐敗。選材至少在中國網路上有點輿論危險,沾了女權的邊,男性角色但凡強勢,起到「引導女性角色實現自我意識覺醒」的作用,往往會被扣上男權的帽子。好在阿米爾汗一直以來樹立的絕佳口碑,讓他有機會得到中國網民群體罕見的冷靜對待,這才得以把故事娓娓道來。 影片其實有反轉,前半段都蠻難評價,我們看到的只是爸爸對生女兒的失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幫助印度奪得金牌)訓練女兒學摔跤,以近乎獨裁者的方式施壓和苛責。我不確定阿米爾汗本人對這個父親的做法是否完全認可,畢竟他借角色之口自責「她們錯在有我這個瘋狂的父親,剝奪她們的童年,訓練她們摔跤,忍受全村人的嘲諷奚落。」 可結合印度現狀,這又是爸爸不得已為女兒們尋找的最好出路。影片中插入了一段女兒閨蜜的婚禮戲,引出《真相訪談》裡提到過的社會問題:男權至上和包辦婚姻。絕望的閨蜜哭訴:「多希望我有這樣的爸爸,至少他在為你們著想,他希望你們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否則會像我,14歲就被嫁給一個沒有見過的人,從此相夫教子,每天做不完的家務,一輩子和鍋碗瓢盆打交道。」 這現實振聾發聵,兩個女兒終於開始重新審視父親做的一切。至此,她們完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自我意識覺醒,不再消極排斥,角色由被動轉為主動,拼命訓練和比賽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覺醒關鍵來自於閨蜜這個印度農村傳統女性的典型代表,而非父親的強行灌輸。我們終於也看到了父親熱愛祖國、熱愛摔跤事業的「私心」之下,用自己唯一擅長的事給予女兒命運的積極影響。 此後幾次非常巧妙的衝突設置,在製造喜劇效果、豐富觀賞性的同時,將影片一步步引入高潮。決戰前夕,父親對女兒說了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你不是在為自己戰鬥,如果你明天贏了,所有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一輩子相夫教子、與鍋碗瓢盆打交道的女孩們都將與你一起勝利。你不僅僅是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那些輕視女性的人比賽!」阿米爾汗永遠站在社會頑疾的對立面,迫切想要改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讓自己心繫的祖國更美好。 優秀的電影人,藝術生涯大多有一以貫之的個人情感表現,我們常稱之為「赤子之心」。電影《芭薩提的顏色》裡,少年們義無反顧如飛蛾撲火,用熱血譜寫了生命的終章:「要嘛忍受現實,要嘛負擔起責任試著改變它。沒有一個國家是完美的,我們只能將它變得更好。」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國歌奏響,年老發福的爸爸驀然站起,彷彿又回到了當初那個眼裡有光的熱血少年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