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能理解這部電影所引發的眾多爭議,關於女性主義,關於父母是否應該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關於孩子是否有選擇自己道路的權力。這是有必要的爭議,這是值得被討論的爭議,同時,當我們抱持這些爭議去看待這部電影的時候,能看到更多熱血和勵志以外的內容。
這部電影的內在核心,本來就不是摔跤或體育競技。吉塔的摔跤比賽基本是沒什麼懸念的,阿米爾汗第一次提起「困難的5分」時我們就知道吉塔會在決賽最後一刻反敗為勝,印度會拿到金牌奏響國歌,吉塔會為國爭光,爸爸會夙願達成。但電影真正要說的事情,遠沒有這麼篤定,遠沒有這麼燃。
相反,電影呈現了一個幾乎無解的困局。
在印度,女孩子從懂事起就要做家事、在廚房幫忙,十四歲就要嫁給一個素昧平生的男人,然後成為家庭主婦,生孩子,養孩子,把孩子嫁出去,如此循環往復。想要從內部打破這個循環,讓女性擁有自己選擇丈夫和人生的權力,就要剝奪她們的童年,讓她們付出難以想像的艱辛,只為了「有可能」在一群男人當中出人頭地。兩條路都很辛苦,兩條路都有明顯的弊端,兩條路都不好。比起來,第二條路可能稍微好一點點。
有沒有第三條路呢?能不能讓女孩子自己決定她們喜歡什麼,然後往她們熱愛的方向去培養她們呢?
很困難。
影片中吉塔和巴比塔去參加同村女孩的婚禮,婚禮上,除了即將出嫁的新娘心事重重以外,所有其他女孩子都打扮得漂漂亮亮,高高興興地跳舞嬉戲。這是整個社會潛移默化教會女孩的事情,她們理所當然地認為女孩就是要做家事,要聽從父母之命嫁人,要生兒育女,並為此慶祝。她們只有在嫁人的那一天會悵然若失,然後婚禮結束,人生繼續按著既定的軌道前行。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有著這樣的觀念的女孩子們,要有多聰慧才能自覺地認識到社會的束縛,進而掙脫束縛,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呢?要有多堅定才能不顧旁人的眼光,堅持自己的選擇呢?又要有多幸運才能得到家庭的肯認,最終有所成就呢?
當然有可能,但可能性極低。對四個女孩的父親來說,只要辛格想讓自己的女兒脫離這套既定的軌道,就只有第二條路可供選擇。是唯一的選擇,但不是好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困局」。
更何況,辛格不是清醒地認識了這個困局之後才做出的選擇。
他逼兩個女兒學摔跤,在一開始,完全是自私的。由於打比賽沒辦法賺錢養家,辛格擱置了自己的夢想,並開始期待兒子可以完成這個夢想。但他沒能得到一個兒子,倒是在一次偶然打架中發現兩個女兒多少有點摔跤的天賦,於是夢想重新燃起,開始魔鬼訓練教女兒學摔跤。到這裡,都還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女兒不理解自己為什麼要為了父親的夢想度過辛苦的童年,而父親堅持要在女兒身上實現夢想,這是親子關係中的另一個困局,一個比社會問題更迫在眉睫,更會帶來直接傷害的困局。
接下來,電影設計精妙的地方出現了:社會問題的困局,緩解了親子關係的困局。
父親在教女兒摔跤的過程中,慢慢意識到女兒的人生會因此走向更好的方向;女兒在接受訓練的過程中,慢慢意識到父親在幫她們走上一條更好的路。
但是,對於打破困局而言,這遠遠不夠。正如歧視女性的困局不會因為吉塔奪冠而得到解決,父女關係的困局也必須回到父親與女兒的衝突與和解中來。就算辛格最後成功教出了兩個冠軍女兒,電影也不會說他的教育方法因此是完全正確的。電影並不是要提供一個可行的進路,告訴大家要怎樣教育小孩;——相反,電影是在講述一個普通的父親,做出並堅持一個他認為正確的選擇,造成父女之間的傷害和誤解,各自療傷,共同和解的故事。故事並沒有給出一個絕對正確的價值判斷,正如在我們的家庭里,也找不到諸如此類絕對正確的價值判斷一樣。
吉塔得到全國冠軍,進入專業學校,有了新的教練,開始質疑父親教授的技巧是否正確。享受到輕鬆快樂的新生活之後,吉塔從小對父親的積怨也開始爆發出來,加上父親權威地位的動搖,父女之間展開了一場不可避免的對決。對決結果是,吉塔在摔跤比賽里戰勝了日漸衰老的父親。
故事講到這裡,已經是一個很常見的、讓人很有共鳴的家庭故事了。在一個呈現困局的家庭里是沒有「受害者」與「施暴者」之分的,當緊密連接的個體遭遇困局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有自救和救人的義務。辛格不只是毀掉女兒童年的施暴者,他在痛苦地接受自己逐漸變老、逐漸失去價值的事實,每天只能坐在空蕩蕩的沙發上,吃著妻子遞來的藥,寂寞度日;吉塔也不只是被迫決定了人生方向的受害者,她在新生活到來的忘乎所以中,也無比自然地把矛頭對準了父親。
因此,當吉塔在國際比賽中屢屢受挫的時候,共同遭受痛苦的父女二人選擇了一起面對。吉塔打電話給辛格道歉,辛格雖然在電話這頭傲嬌地哼了一聲,轉身還是立馬收拾行李去跟吉塔的教練對峙。最後皆大歡喜,女兒接受了父親的訓練計劃,贏得大英國協摔跤比賽的冠軍。
我們可以很容易想見,真實故事中的父女矛盾會遠比勵志向的電影中所呈現的更為深重複雜。畢竟,女兒看不到父親獨坐家中的落寞和地下室裡的祈禱,父親看不到女兒戰勝自己之後的黯然神傷,經年累月的魔鬼訓練所產生的積怨也難以一笑泯恩仇。
(更何況,電影原型的父親並不是阿米爾汗那一副慈父的長相,從他的照片就能清晰感受到一個嚴厲、武斷、說一不二的嚴父形象。)
因此,也就更難判定父女之間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我們只能說,他們付出了夠多的努力,上帝保佑,他們得到了不錯的結果。
最後說幾句題外話。
女性主義在中國之所以受到這麼多攻擊——很多還是來自女性的攻擊——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一部份女性主義者過度以受害者身份自居。以我作為女性的視角來看,在男權社會裡,男性未必就是全部利益的獲得者,很多加諸在女性身上的壓力也反向加諸於男性身上。如果男權真的是一個社會問題的話,那麼身處在在一個有問題的社會裡,又有哪一個個體不是受害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