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09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聖墟

2017-05-09 00:51:18

多一點寬容


電影是以一個公交車上不讓座的視訊為主線展開的,即高圓圓飾演的葉藍秋,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秘書,得知自己得了淋巴癌晚期,從醫院出來坐上公交車後因心情不好沒有為那一位老人讓座,以致於引起公交上人們的公憤,而這件事剛好被一個由王珞丹飾演的電視台記者楊佳琪拍成視訊,憑著新聞主編的敏銳嗅覺,由姚晨飾演的名記陳若兮做成新聞報導出來並將此新聞惡意放大,從而引發了一場社會大搜索,集體討伐葉藍秋的道德淪喪。這樣一個簡單的視訊在網路平台上被傳播,且主人公被人肉,一個簡單的視訊卻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電影含蓋了網路、輿論、群眾、人性等方方面面問題,值得人們深思。
     「我們的工作是努力記錄生活中的真實,努力還原事實真相。」這句話是記者陳若兮跟莫小渝的對話。那麼事實真相到底又如何呢?大眾所看到的只是葉藍秋不讓座的視訊,卻沒有看到她道歉的視訊。此時的記者只為追求熱點,追求收視率,將事件推向高潮,掩蓋了事實真相,肆意的醜化事件,這樣的行為與慷慨激昂的「我們的工作是努力記錄生活中的真實,努力還原事實真相」話語是不是相違背呢?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事出必有因,當聽到葉藍秋道歉的錄音時,記者的責任應該是將繼續深追原因,將事件真相還原給大眾,只是媒體為了自己的私利走火入魔地將事件惡化,沒有做好本職工作。隨著事件的發展,大眾媒體就像一個無底洞,眾星捧月或是暗無天日,不負責任的誇大或縮小一些現實,某種程度上大眾也是被蒙在鼓裡。儘管構成這一事件的角色很模糊,但是所有參與的每一個人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最後促成了悲劇的產生。
       在全民狂歡的網路平台上,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或是看客,在面對一些新聞事件時是否也應該理性一點,持一種懷疑態度,問問這到底是不是真相?眼見的不一定為實,胡亂的對某個人或某件事噴唾液,這既是對當事人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每個人的認知都具有特殊性,看待事物的態度觀點也不全都一樣,一件完整的真實的事件在網路平台中經過成千上人的評論轉發也有可能被扭曲醜化。我們學會通過網路平台發表我們微弱的聲音,表達我們的意見,這說明我們的權利意識在增強,是好事,但是當我們洋洋灑灑地在手機或電腦上敲下一段段文字敘述某一事件並發表時,有沒有問過自己:「這一定是真相嗎?」在這場搜索的保衛戰中,每一個充滿正義感的網民都在對有關葉藍秋這一段不讓座視訊新聞吐唾沫,極盡所能地評價,責罵、辱罵甚至人肉,把她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全然不知事件的背後真相,可怕也可憐。
      葉藍秋死了,但故事並未結束,莫小余遺憾已無機會彌補,陳若兮又必會收到內心的譴責,楊守誠又需要多久才能忘卻這一段愛戀重拾心情遇見下一個?謾罵辱罵或是人肉一個人很簡單,只是由此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又該由誰來承受?無形中對他們隱私的侵犯又該如何補償?同時作為一名看客是否也應該反思,反思自己的所評所言。再者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或為一些商業利益不惜一切手段大肆炒作的行為也該受到譴責,媒體的責任是要為社會服務的,不是用來炒作某一個個體或事件以娛樂網民,全民狂歡,網路暴民或是黑心媒體誰都不希望出現。
       影片所傳達的寓意當然也不是在挑戰媒體輿論,只是呼籲人們在面對一些新聞事件時多一點理性,多一份懷疑,不人云亦云,探求事實真相,同時也要多一份寬容。大眾和媒體事實求是,同時給人以知錯能改的機會和寬容之心。媒體可以對事件有一個深度討論或反思,但不能太針對個人行為抨擊,否則就不能提高社會的廣泛認識,反而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沒有人願意讓媒體把自己的遮羞布一片片扯下,赤裸裸地被公之於眾,畢竟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多一點寬容,社會也就多一分人情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