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和名姝:他們的孩子還有選擇嗎?
今天早上刷豆瓣,剛好看到一句話,認為名姝當中的夏洛特等人活的更自由奔放,而摔跤吧,爸爸當中的孩子則是背負著爸爸的夢想成長的,並不值得推薦。
而名姝當中瑪格麗特當中的女兒們就有選擇了嗎,就更自由了嗎?我看未必。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時代,女性的職業選擇面相當狹窄,而作為女工和女僕的收入極其菲薄。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妓女的社會地位也許不高,但是在財務上的自由卻是比女工和女僕要多一些。因此,瑪格麗特寧願女兒給有地位的人做情婦,也不願意她們嫁給一個賣麵包的小店老闆,依靠老闆一點菲薄的收入度日可見一斑。但是,瑪格麗特卻忽略了,女性依然不自由,他們是作為男性的附庸出現的,被男性視為玩物,男性對她們沒有基本的尊重。比如喬治公爵對夏洛特,嘴上說著愛的死去活來,實際上仍然是一種令人厭惡的掌控欲和征服欲。以色侍人,色衰而愛弛。成為了情婦又能怎樣,只是男人眼中的財產的另一種形式而已。錢並不能保障他們的每個選擇都是發自內心的,而這種選擇又怎麼能夠稱的上是自由嗎?
而摔跤吧,爸爸中,究其本源,孩子從一開始依然也沒有選擇。摔跤只是爸爸的夢想,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是吉塔還是巴比塔都是被動地去完成爸爸的夢想,直到她們成功。或許彼時彼刻,摔跤才真正成為他們的目標所在和精神寄託所在。
但這不妨礙成為一部好電影,不妨礙我的朋友圈依然被眼淚和紙巾刷屏。
怎麼說呢,或許這部電影太符合我們的國情了。從小我們就被父母鞭笞著要努力要奮鬥,心裡嘴裡雖有種種不滿,卻依然在父母怒極的情況下感到膽怯,心中早已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路,知道如今的努力無非是以後可以多一種選擇,不用哭哭啼啼的接受命運的安排。(結婚那一幕讓我想到了三毛散文集裡的幼女出嫁的一幕,同樣也是一種悲欣交集),在長大了,有了本領之後開始躍躍欲試,想要和父母一比高低,出手狠辣不留情就像我們習慣性地去反對父母的聲音,拿新生的事物去嘲笑父母的頑固無知。
是的,截止到吉塔打敗父親我覺得都是一部無懈可擊的好電影。然而到了後面,劇情就開始神化爸爸的角色了。無論是和教練持不同的意見,還是親自分析錄像尋找摔跤比賽的突破點,或者在關鍵時刻的賽場指點。我覺得這反而僵化了父親這一角色。將爸爸推上了寶座,降低了他的煙火氣息。
或許我更想看到的是父女爭吵,女兒反思她選擇摔跤作為自己的目標是否是她真正的興趣和選擇所在,而不是父親向校董們展示女兒的成功歷程,滿含眼淚的說希望女兒為國爭光;
我更想看到爸爸向女兒妥協的情景,向好的,新的事物妥協,看到父親滿滿的固執化作默默地柔情,想看到父親蹣跚又有點倔強的背影,離女兒越來越遠。想看到父親開始相信女兒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大力出奇蹟,每個關口都有父親指點江山,逢凶化吉。(所以,其實電影最後處理也算勉強合格,父親終於退場了,儘管這也許是為了烘托情感而非突出女兒的個性。)
有的時候我又在想,或許個人經驗和父母為子女所設置具體目標本來就是悖論吧,借用課程論當中的描述,當經濟比較繁榮的時候,課程專家有可能把重點放在個人經驗上,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課程專家有可能把重點放在具體目標的實現上。其中的經濟如果換成父母對成就感體驗或許也同樣適用。當父母對自己本人的一生(例如社會地位、生活等等)感到滿意的時候,他們有可能把重點放在孩子個人體驗上,而當父母對自己的一生感到不滿意的時候,他們就會為孩子設置各種各樣具體的目標。
究竟是個人體驗重要還是具體目標重要,這是一個永遠也不會有答案的問題。因為人性和社會境遇該如何去控制且進行實驗呢?又或者,原生家庭的烙印不知不覺也影響了事物的形式,即我們做選擇的時候其實是按照父母的思維在選擇,只是內容更新了罷了。又或者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什麼選擇都一樣,只是我們的努力決定了選擇的結果。
不過,無論是多卓越的父親和母親,他們不可能替自己的子女操一輩子的心,做一輩子的選擇。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今生今世,看著彼此的背影越走越遠。所以,正像名姝當中,我們會更喜歡莽撞的夏洛特,而不是一直被媽媽呵護著的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