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09,150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寒枝雀靜

2017-05-09 12:32:19

《摔爸》的問題,真的是「男權癌」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感謝所有評論區願意平心討論的豆友,我也的確有些收穫。但是那些直接罵一句就走的,或者指責「譁眾取寵」的,或者讓我自己去拍一部試試的,或者給我扣影評人帽子諷刺我鄙夷群眾的,我想說:我是普通影迷,也是群眾,我不會刪任何評論,但還是請估量表達的尺度,其他閱讀者自有評判。謝謝配合。

本文修改版可見公眾號:

風影電影紀 談談《摔跤吧!爸爸》的三觀問題,真的是「男權癌」嗎?

迷影課 《摔跤吧!爸爸》不會真的是「男/父權癌」吧?

補充一些話/5.16:

看到兩篇很有趣的文章。雖然評價的標準也比較苛刻,但是我覺得很多觀點說得非常清楚且更有說服力。如果感興趣的豆友可以看一下~

《摔跤吧!爸爸》到底是不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

藍江論電影|父親之名:《摔跤吧!爸爸》的精神分析學

補充一些話/5.12:

以下所有評論僅針對大陸公映140min國語配音版。只針對電影作品,不針對事實。只是個人觀點,歡迎討論。本人評星的要求較為苛刻,請尊重每個人的打分標準。

假如您讀完本篇影評依然有很多疑問,可以先翻一下評論區看看是否有可以解決您的疑惑的回答。假如您讀完覺得我是在談三觀的問題,那麼可能是我的表達方式不夠明確,是否可以先請您再閱讀一下?

謝謝!

一、

一週前的我恐怕完全想不到自己會去看《摔爸》。

一直以來個人都對自己的友鄰評分頗為信任,因而當看到關於「極度噁心的男權價值觀」下的「偽女權」的評論再結合《百鳥朝鳳》式的劇情,並且友鄰分僅有5.5時,我基本確定,這部電影不會在我能夠欣賞的範圍內。

而之後的劇情,可以說和《摔爸》故事本身一樣勵志了。

5月5日,《摔爸》與《銀護2》同期上映。前者的排片不到後者的三分之一,票房則是不到後者的六分之一。5月8日,《摔爸》的排片占比上漲到《銀護2》的五分之二左右,票房則達到了其五分之三,上座率更是兩倍於《銀護2》。豆瓣上的評分,它從8.8上升至9.3,以這個速度與口碑,他進入以《肖申克的救贖》為榜首、《三傻大鬧寶萊塢》位居第12的豆瓣電影TOP250榜單只是時間問題。個人豆瓣友鄰評分則從5.5飆升至7.0。在全國使用最廣泛的的貓眼電影APP上,觀眾評分已經達到了驚人的9.8,專業評分也達到了8.2,豈止是《星際異攻隊》,《樂來越愛你》也早已不在話下。在向來因苛刻飽受詬病的專業評審面前,它也似乎鎖定了年度榜單前列的席位。

與此同時,關於影片價值觀的討論掀起了一波對之前觀點的逆潮。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要用「印度國情」來衡量作品,「不要用三觀綁架作品」,「被白左洗腦的人滾粗」等等。

我坐不住了。真是一場好戲,實在忍不住插一腳(更何況自己一直以來對電影中的性別問題很感興趣)。

男性的摔跤世界

然而當我觀影完畢才發覺,這部燃得我這個對體育基本無感的人也時而激情澎湃的作品,背後的問題,恐怕並不是「男權癌」。或者說:「男權癌」只是經某種處理後恰好呈現出的表徵。

二、

影片的開頭用極富韻律的敘事節奏展示了摔跤的夢想被移植於女孩的過程。

其中父女矛盾的展現是我頗為欣賞的段落。影片沒有停滯於對父親夢想的片面讚頌,而是不斷地展現父親與女兒之間的矛盾張力,質疑父親的專斷「獨裁」;同時呈現社會的文化環境對這個家庭的凝視。這一段人物關係與社會背景的呈現,可以說精當程度要勝過劇情類似的《百鳥朝鳳》。

【關於中間剪頭發到底是對女性的「男性化」還是破除對女性的刻板印象,這其實兩種都解釋得通,在這裡不作贅述。】

然而,一場婚禮過後,畫風開始變得詭異。女孩們的朋友一句「你們爸爸都是為了你」讓我腦子裡飄過了無數黑人問號,而女孩在此刻又極為順暢地接受了朋友的觀點。我轉念想了想先前關於東亞文化圈區別於西方的「家庭」意涵的討論,暫時地忽略了這個有點難以體會的突然轉折(畢竟也有可能是刪減造成的)。

之後的故事的流暢度讓我沉浸其中,女孩勢如破竹,走向階段性的成功。女性不斷地戰勝男性。她的確做到了男性無法做到的事情,的確一定程度地突破了社會所構造的牢籠,讓狹窄的鄉村世界對女性刮目相看。此時,我對這部影片的好感達到峰值。這一段歷程,對中國目前的性別狀況具備同樣重要的社會意義。

然而當大姐進入國家隊,開始和父親的訓練觀念產生激烈矛盾之時,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謎一般的不適感。

為什麼她受父親訓練那麼久,卻能夠如此毫無抗拒地接受(一個明顯是反派的)教練的新指示呢?

為什麼她能夠如此心安理得地以自己「城市的」、「發達的」、「科學的」訓練方式來睥睨父親「古老的」、「陳舊的」、「落實」的訓練方式呢?

為什麼她已經戰勝了那麼多男性,自己也有了足夠的自信,卻沒有話語權去參與自己的訓練計劃制定呢?

我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她具備了發達的四肢和競技技巧,卻並沒有養成自己獨立判斷思考的習慣。我想,這必然會是影片最終要突破的一層天花板。這種「傳統」與「現代」的二元對立,總是要被打破,最終回到因變幻莫測而迷人的體育競技本身吧。140分鐘,我大可不必著急。

然而之後的故事似乎並沒有呈現出我預想的跡象。

影片中這一段極為精彩又極為揪心的平行蒙太奇,鮮明地展現了這種繼續固化的對立。姐姐節節敗退,妹妹步步為「贏」——顯然,「傳統」戰勝了所謂的「現代」「假像」(配樂歌詞語)。

因而姐妹重逢之時,妹妹帶來的也並不是戰術上的實用、靈活與「和解」,而是「爸爸的話」。所謂的「傳統」技巧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隔著一層平行的空間打敗了「現代」,宣揚著其不容置喙的「草根」式權威意義。

此時我心中的疑問愈加騷動。

「現代」的戰術與訓練真的就是「假像」嗎?

「傳統」的技巧就真的沒有改進與進一步整合的空間了嗎?

此時,姐妹二人依然沒有展現出絲毫更具體的主體選擇意識。姐姐只是從一個所謂的「偏離」的軌道中回到「正途」,妹妹不過是一個完全遵循父親的教誨並以此包容了姐姐的存在。

選擇繼承父親和自己共同熱愛的摔跤事業之後,她們真正的「自我」在思索著什麼?在選擇著什麼?這依然是一團迷霧。我依然期待著故事最終這一團迷霧的解開——儘管已經無法認同進行到這個地步卻依然沒有展現在摔跤這一維度真正的女性「主體」。

我繼續被精彩絕倫的摔跤段落所震懾,戰術已經在改變,而我同時不斷懷疑,這到底是「爸爸的指令」的執行,還是已經暗藏著姐姐自己的思索與選擇?到了最終的大決戰,謎底終將揭曉。

父親不在場的焦慮深深擾動著姐姐的心緒。父親的陪伴是一種精神的支持,這在運動員的角度完全能夠理解。她頂住了壓力,堅韌地完成了比賽前兩局。

到了關鍵決勝局,女兒的步伐愈加慌亂,她處於架勢崩潰的邊緣。父親不在場,她必將做出自己的選擇,我期待著她以自己運動員的直覺與智慧——無論是來自經驗的還是創意迸發的——做出自己的抉擇,獲得自己的勝利。

然而,她再一次開始回想「父親」的教誨,按照父親的指示,最終把對手掄起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獲得了勝利。

父親身不在場,他的魂魄卻早已滲入了姐姐的心靈。他無處不在,充當著教導與指引的角色。

姐姐作為一名國家級的運動員,她對外界教育的自我消化、自我整合、自我熔煉、最終自我的隨機應變與選擇——毫無疑問,現實中必然存在,不然她幾乎不可能取得勝利——在影片中,竟然真的沒有絲毫的呈現。影片所呈現的內容告訴我們的僅僅是:

「聽爸爸的話,你會成功的。」

沒錯,這種「成功」,的確應該屬於爸爸。

如此一來,我基本上已經得出了這部影片「男權癌」的結論。

然而,影片前半部份的女權色彩又始終在對我自己提出詰難:

這真的是「男權癌」的問題嗎?

或者不如問:如此漫長的140min的影片中,沒有豐富的自我選擇過程的人物,只有姐妹二人而已嗎?

三、

巴赫金創立了「對話」的理論。他眼中的「對話」是一種言語的交際過程,而在這種與他人的互動之中,自我的「主體」獲得不斷地確立。在聯動的、平等的、交互的「對話」關係中,每一個自我的地位都是唯一而不可取代的。他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巨作《卡拉馬佐夫兄弟》為例闡釋了這一理論。

當然,我並不是以此要求一切的文藝作品都具備如此的視角與創作方式。從「對話」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的啟示可以是:基本的人物需要具備獨特而豐滿的聲音,而人物之間也需要進行有效的、雙向的交流,以此豐富人物的形象,也加深故事的維度。

《摔爸》的開頭,侄子是故事的講述者,他在故事之外作為敘述者發出了他的聲音。然而在之後,隨著故事的進展,這個聲音就此逐漸隱沒。隨之而來的是:他的工作是跟從父親的事業,服務姐妹倆的比賽期間生活,並時而注意年輕貌美的女性,插科打諢。

他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固然是不平等的,而這種不平等中,也沒能催生出有效的角色間互動。

母親的角色,一開始就被父親單方面判處「一週年」的失語狀態。而之後,她也僅僅是在不斷地提供無私的幫助。最終在電視機前留下感動的晶瑩淚花。我們看不到她與父親角色有機的交流與融合,更不必說作為印度女性複雜的內心世界。

最誇張最符號化的莫過於教練這一角色。他就這樣完完全全地被塑造為一個「現代」而「失敗」、「先進」而「腐朽」、「光榮」而「苟且」「虛偽」的反派角色。他極其愚蠢、固執、大大咧咧地進行著所有的活動,智商之下限勝過雅魯藏布大峽谷。

這個角色的意圖太過明顯了,他就是父親的極端反襯。他本身沒有思考的能力,只有擰已與對立的能力。愚昧到底,自負到底,邪惡到底。他喚起的就是觀眾最本能而無需絲毫再判斷的厭惡與憎恨。他不可能有自己真正的豐富的心理變遷,何談與父親這一中心角色的對話。

觀影中的一種經歷非常獨特,當教練極其愚蠢而直白地變換戰術時,場內許多觀眾開始大聲呵斥他——這顯然不是對這一角色塑造的失望,而是被這種「正邪」對立交戰的情緒完全主導的情緒迸發。教練這一角色契合了目前許多觀眾最為簡單粗暴的思維方式,正與邪的對立,帶動最純粹最不假思索的情緒釋放,然後獲得道德上征服與凌駕的快感。這是何等的酣暢淋漓,不必要也不需要再多作思考。

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失語了,唯一的父親屹立在宇宙的中央,睥睨著包括女性在內的所有其他人物。沒有自我存在意義的符號星羅棋布,將他的形象襯托得無比燦爛生輝。

唯一的思考、唯一的自我、唯一的價值判斷,這就是影片呈現的現實。

同樣,展現在價值觀中,「正」與「邪」是極端對立的,「傳統」與「現代」是極端對立的——而唯獨「自我」是可以被一個皇帝般的「他者」所完全侵入的。這或許是編劇上的重大失誤,而在影片中,就是人物對人物的專制。一批人物架空,留下極端血肉飽滿的主人公。反而是同期上映的《銀護2》,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上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他看似坐擁千萬的掌聲與榮光,而實際上,他身邊不過是一堆白骨。

孤立,這就是影片所呈現的最大的現實。

四、

前兩天參與了上海影城的「電影與音樂」大師展。恰好也看了一部紀錄片,兩部傳記片,一部半自傳片。或多或少都和藝術與現實的「真實」有一定聯繫。

《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不僅展示了一代人的理想與(哪怕是三天的)實踐,也展示了這個夢幻般的三天之外不同階層的人的態度。總體來看,這是一部有更多現實維度追求的紀錄片。

《爵士春秋》以一個藝術工作者的最後的生命歷程為故事內容,將真實與藝術的幻夢巧妙地穿插融合。達到了一直以來「造夢」的歌舞片從未達到的「現實」與「夢」相互確證的高度。

《莫扎特傳》從一個「庸才」的視角,極為主觀地建構了莫扎特瘋癲而傳奇的一生。「庸才」的敘述視角自始至終貫穿其中並與「天才」莫扎特的創作形成精妙的互文。

《憤怒的公牛》與《摔爸》類似地塑造了一個極端中心的運動員人物。然而每一個其他的人物都有著恰如其分的表達,都與主角形成了值得信任的交流關係,我們可以摸索到其中順暢的內部邏輯。而與此同時又極端地強化了主角的中心色彩。

亦真亦幻的《爵士春秋》

以上幾部作品,都達到了「藝術的真實」,也一定程度地觸及了真正現實的「真實」。

然而《摔爸》選擇的極端孤立、片面的方式,不僅僅呈現出了「男權」的效果,而且呈現了主人公與人物本身對一切的控制力——「現實的真實」顯然不會如此,但它也完全背離了「藝術的真實」,形成一個真正空虛的僅供情緒釋放的場域。

除了阿米爾·汗,一切內容都是如此蒼白。只剩下偶爾的笑料、流暢且極具控制力的敘事、印度風情的配樂來掩蓋內部的種種潰爛。

五、

某知名電影公眾號針對《摔爸》寫道:

「面對好萊塢,這個通殺全球的強大對手,沒人敢掉以輕心——即使你是印度影史票房冠軍。」

短短一句話,好萊塢的統治力,印度電影的弱勢,充分地喚起了讀者的弱者情懷。

「這是和好萊塢不一樣的不被重視的好作品啊!我們要好好支持它啊!」

美版海報鮮明的迪士尼標籤

然而它又的確受到了迪士尼的支持,得以在美國上映。

當我們追問它內含的價值觀,「金牌」、「冠軍」、「第二名就是失敗」——這或許是運動員生活的真實,但卻又和好萊塢的資本主義成功學何其相似呢?這是否又證明,體育競技發展到如今,也不過是被資本世界控制的一個部份,而非喚醒人本身的真實「主體」的引導呢?

我們的確需要更多的可能性。而《摔爸》除了一點形似的「女權」,剩下的只有一個人物無窮的膨脹與統治,然後用硬件基礎與衝動情懷來佔據僅餘的思考可能性。即使是五一檔的《喜歡你》、《拆彈專家》,都讓我感受到更為豐富的可能。

對所有作品都強硬地以自己的三觀進行切分固然有些矯枉過正。然而,回到電影中去,有些問題不是憑空而生的。當「三觀」的質疑產生時,我們所期待的並不是阿米爾·汗在《瓣嘴》裡一句「女人們做到了男人做不到的事情」,也不是「白左」、「不看社會背景就是耍流氓」的指責,而是更具體的更細緻的關於影片的討論,與創作者更值得推敲的故事編排。

所以《摔爸》的問題,恐怕真的比「男權癌」複雜得多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