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09 23:53:49
總結來看,網友們爭(si)論(bi)的關鍵點在於: 以父親的理想和權威為開始,強迫女兒學習,然後帶領女兒走上冠軍之路,體現的究竟是女權的進步還是男權的又一次彰顯? 但是,不以實際情況為前提談意義都是耍流氓啊。 在最終給這個問題下結論前,我們有必要先看一看電影所根植的實際環境
提醒:有輕度劇透
本月初,期盼已久的米叔主演的《Dangal》,這部在印度已口碑炸裂的影片終於在上映。
在打開朋友圈以及影評以及知乎的各種爭(si)論(bi)大戰前,我還是天真地覺得該影片應該是一致好評。
事實證明,我果然是不young卻仍舊naive。
支持一方是預想般的口碑炸裂。
反對的也是有理有據,邏輯沒毛病。
連IMDB的一路好評中也有質疑之聲。
總結來看,網友們爭(si)論(bi)的關鍵點在於:
以父親的理想和權威為開始,強迫女兒學習,然後帶領女兒走上冠軍之路,體現的究竟是女權的進步還是男權的又一次彰顯?
但是,不以實際情況為前提談意義都是耍流氓啊。
在最終給這個問題下結論前,我們有必要先看一看電影所根植的實際的社會環境。
沉默的女嬰米叔以一己之力揭露印度尖銳社會問題的電視節目《真相訪談》,第一季的第一期就觸及了這個存在已久的印度之殤——殺女嬰。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11月最新發佈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印度的新生兒性別比為0.893,全球排名第142,所有國家中倒數第三位。
但冰冷的數字並不能反映背後實際狀況的觸目驚心。
《真相訪談》中,幾位母親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披露了這些被冠以社會名義、政府漠不關心的殺害女孩的惡行。
擁有六歲可愛女兒的母親,在夫家的逼迫下8年內遭遇6次流產。每次只要是女兒,都會在男方授意下強制流掉。
甚至她都不知道,這些醫生和男方家庭早已形成規範化系統化的勾結。毫不在意、輕而易舉地就剝奪掉一位女性的生育權利。
另一位母親,一次又一次的懷孕,一次又一次的被流產,在一次懷孕檢測又為女孩被逼迫去醫院時終於反抗,卻被丈夫打到皮開肉綻、面目全非。
而重男輕女所導致的殺害女孩並不像人們所以為的那樣,僅僅只發生在農村地區、文化水平低的階層中。
第三位訪談對象,來自高知家庭。她本人是一名醫生,丈夫是外科整形醫生,公公是德里大學歷史學教授,婆婆之前是一所學校的副校長。但是在她懷上雙胞胎女兒的那天開始,噩夢就降臨了。
更令人憤懣的是,政府的不作為,醫院的以私牟利,他們與冷酷的丈夫家庭一起,將母親還有數百萬女嬰裹進一張不見天日的大網中。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新生兒性別比,中國為0.87,排名倒數第一、這是農業國家長久以來的重男輕女觀念、計劃生育帶來的人為性別選擇共同作用的惡果。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實行「一孩半」政策(第一胎生育女孩可以再生一個孩子)的農村地區,性別比失衡嚴重。當年全國第一胎性別比為107.1,基本正常,但第二胎性別比卻猛增到151.9。
要知道計劃生育未實施的六七十年代,重男輕女觀念雖在,但是中國的出生性別比並未失衡。
那麼,未曾實施計劃生育的印度,為何殺女嬰的現象如此普遍?
天價嫁妝、童婚——無法自主的婚姻印度的婚禮習俗中,新娘家庭要為女兒準備嫁妝,而新郎則不必支付彩禮。
高額嫁妝的產生來源於印度教的「順婚「。種姓制度規定,男子不可娶種姓高於自己的女子,女子可以嫁種姓高於自己的男子。於是,嫁妝也就演變成女方家庭為提高社會地位,把女兒嫁往高種姓家庭的成本費用。
儘管印度已經分別在1947年和1961年廢除了種姓制和嫁妝制度,但是法律並沒能抵擋住根植已久的文化觀念在民間的繼續蔓延。
更加荒誕的是,男方因不滿女方嫁妝的額度而將女方殺害或強迫自殺的事情也已經成為公共性社會事件。2012 年,有 8233 名印度婦女因為與嫁妝相關的原因而喪命,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名女性因嫁妝被虐殺,大部份是年齡在18-30 歲之間年輕女性。
阿米爾·汗《真相訪談》也專門做一期節目來討論「天價嫁妝」這一議題。
隨著印度經濟的發展,嫁妝的額度也隨之水漲船高。中產家庭為女兒一次婚姻就破產的事情比比皆是,經濟情況差的低收入家庭例如農村地區家庭,大多數人向銀行貸款則是為了支付女兒成婚的嫁妝。而越是高教育水平的女性(年齡越大),男方家庭收取的嫁妝也越高。由此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婦女受教育水準增長緩慢以及童婚的產生。新娘越小,嫁妝的額度也隨之降低,顯而易見,低收人人群害怕女兒嫁不出去以及昂貴的婚姻成本,更加會選擇早早把女兒嫁出。嫁妝習俗也由此成為女嬰夭折的誘因之一。
童婚據傳始於吠陀時期,且為宗教所支持。《摩奴法典》 明確寫道:「30歲的男人應同12歲的幼女結婚 ,24歲的男子應同8歲的幼女結婚。」
在當代印度,童婚這一落後習俗仍存在於部份地區尤其山區村莊。
印度2005-2006年進行的一次全國家庭健康調查顯示,22.6%的女性16歲以前結婚,44.5%的女性16-17歲間結婚,2.6%的女性不到13歲結婚。
根據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數據,19歲女孩平均已婚比例41.3%。
而電影中阿米爾·汗一家,就是生活在一個落後的村莊,並且還是20多年前的村莊。正如Geeta的朋友,那位在自己的婚禮上一直面無表情的小新娘後來所說:
「我倒是希望上天能給我這樣一位父親。至少他很關心你們。否則我們的現實只能是這樣。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與廚房的一切為伍,終日操持家務。然後等到14歲就要嫁為人婦,以便減輕家庭負擔。父親牽著她的手,走向她素未謀面的丈夫,讓她從此忍受養兒育女的生活。這便是她所有的使命。你們的父親,至少他把你們當做自己的孩子,為你們遮風擋雨,忍辱負重。為什麼?就是希望你們未來能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麼錯呢?」
平等訴求的艱難進程2012年印度的一起惡性強姦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讓印度幪上「強姦之都」的羞恥之名。
一名23歲的醫學院女學生,晚上和朋友看完電影后一起乘公交車回家,在車上被五名男子輪姦並虐待,腸子都被扯出,之後他們把她和她的朋友扔下車揚長而去。
案件發生後,舉國震驚,一直以來積累的強姦案的被漠視、女性不被尊重的怨念終於爆發,從首都開始,大規模的民眾抗議遊行席捲全國。
也許可以從罪犯及辯護律師的言行中看到是怎樣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觀念,造成了如此嚴重的後果。
除了強姦本身的傷害,在案件後續的處理中,警察的不作為,醫院的不友善,司法機構的不公平,以及周圍的異樣眼光,對於受害者本身及其家庭又會造成不啻於案件發生時的二次傷害。
《真相訪談》第二季的第一期也詳細披露了關於「強姦」以及其後續處理過程中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無法否認父親開始時選用了些許強迫性的手段逼迫女兒開始練習摔跤,無法否認父親那時候想的還是他未竟的夢想需要後代替他完成。就像很多人小時候被父母逼迫著上各種班,做父母年輕時喜歡但沒有條件完成的事情。
然而當Geeta憑藉自己的力量,拿到一個又一個冠軍,甚至戰勝比自己強壯許多的男孩的時候,她開始領略到自己練習這項運動的意義所在,變得自信,開始肯定自己的價值。
電影快到結尾處,世界級決賽的前夕,Geeta請教父親明天如何去戰鬥。父親對女兒說:「只有一條策略,你一定要技驚四座。要是你得到銀牌,過不了多久就會被遺忘。要是獲得了金牌,你就會成為榜樣。而榜樣,將會永載史冊,」他把目光轉向了不遠處的小女孩。
「看到那邊的姑娘了嗎?如果明天你贏了,並不是你獨自勝利,將會有千千萬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和你一起享受勝利的滋味。
「這是被認為不如男孩的女孩的勝利,是被禁錮在家務裡的女孩的勝利,是只能相夫教子的女孩的勝利。明天的比賽,是最重要的一場。因為你不僅是和那個澳洲人戰鬥,而是和所有輕視你的人較量。」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經典之語:「當你想批評人時,記住,並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樣的條件」。
換成中國人所理解的,就是那句高高在上的——「何不食肉糜?」。
Geeta用「男性化」的方式去突破環境,最後迎來了自己的勝利。
這也許是在當時那個環境中能選擇的唯一方式。
正像一位網友所說:
「這種電影在美國拍出來不算什麼,甚至在中國拍可能也不算什麼。但是能在印度拍出來,還是很偉大的。」
我想要再補充的是,這種電影,即便是在現在因新舊價值觀交替而引發爭議與碰撞的中國,也是很偉大的。
當然更理想的是,有一天,女孩不必非要用「男性化」的方式去證明白己的價值,同樣,也不必一定要以特別「女性化」的。她可以選擇任意所愛的一種方式去成為自己。
對於男孩來說,亦是如此。
畢竟性別刻板印象,束縛的又何止是一方呢。
最後,我想附上米叔本人對於質疑的回應。也許由米叔之口,才能更好地明白這部電影對於他自己的國家的意義。
(圖片來自網路及部份視訊截圖)
公眾號:雪野xueye 簡書: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