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部片子之前,應該了解一下這些知識
【寫在前面】
前天帶女兒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好評如潮的《摔跤吧!爸爸》,然後準備昨天寫個觀後感的,然後昨天一大早我就看到一位個人觀念極強的直男癌晚期患者寫的一篇影評,說這部片子無比噁心、偽女權、偽父愛、偽愛國、綁架等等,總之就是一無是處,然後我就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觀後感暫時不寫了,我覺得看這部影片的朋友可以先熟悉一下背景知識。
【影片介紹】
摔跤吧!爸爸(Dangal)
導演: 尼特什·提瓦瑞
編劇:比於什·古普塔、施熱亞·簡、尼特什·提瓦瑞
主演: 阿米爾·汗等
烏 / Vasile Albinet / Doru Ana
類型: 劇情、喜劇、傳記、運動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片長: 169分鐘(國內140分鐘)
雖然這部劇在我們看來男性光環籠罩痕跡確實比較濃重,甚至兩位女主角的勵志路都難擋米叔散發出的男性光輝。但我們不能偏激的去否定所有的故事情節,總體來說是比較勵志的,劇情、配樂都很燃。
少年Geeta那小眼神兒,Word天,我在東方不敗身上才看到過。。。
這部片子在印度本土上映是票房冠軍,今年國內上映也是好評如潮到逆天,豆瓣評分都在逆天的9分區。同時爭論也是蠻大的,基本分兩派男權派和女權派,我只能說,在相應的國情下這樣的片子算是可以了,在直男癌高發的寶萊塢有這樣的視角也算是進步了。這種進步不亞於片中的爸爸讓女兒和男孩子們練印度摔跤。
看這部片子之前,我覺得應該了解一下這些知識:
》故事原型
本片裡的嚴厲爸爸其原型是印度著名摔跤手馬哈維亞·辛格·珀尕,他夢想成為世界冠軍,但因為種種原因直到退役也與金牌無緣。但最終他培養出了兩位成績不俗的女兒。
影片裡很多人詬病爸爸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但爸爸也是在看到了孩子的天賦以後才去「強加」並且訂了個一年期限,而孩子們最終也真心接納了這項運動。在很多比較落後的國家或者中國偏遠落後的農村,孩子們見到的太少,根本無法發現自己的天賦,在這種情況下談個人選擇就是放開了拉著孩子的那隻手,在這種背景下有這樣的爸爸應該感恩並且在不遠的未來孩子也必會無比感恩。
大女兒的原型Geeta Phogat在2010年大英國協運動會55公斤級獲得冠軍,她是第一位贏得大英國協運動會的印度摔跤選手。2012年成為第一位取得夏季奧運會參賽資格的印度摔跤運動員。
二女兒的原型Babita Kumari在2014年格拉斯哥大英國協運動會55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獲得金牌,分別於2009年51公斤級、2011年48公斤級兩次獲得大英國協摔跤錦標賽金牌。
這對姐妹確實是為國爭光了,在印度這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度里,女性從事摔跤行業是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她們的父親能讓孩子們徹徹底底的出格所承受的外加世俗壓力、家庭生活壓力應該是非常大的。最終她們改寫了印度女子摔跤的歷史,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印度的體育背景
印度雖然是個人口大國,但體育卻一直孱弱不堪,讓我們看看歷次奧運會同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和印度的獎牌數就知道了。
2008年北京奧運會:
中國:金51 銀21 銅28 總100(女子共獲57枚獎牌);
印度:金1 銀0 銅2 總3(女子沒有獲得獎牌)
2012年倫敦奧運會:
中國:金38 銀27 銅23 總88(女子共斬獲50枚獎牌);
印度:金0 銀2 銅4 總6(其中2枚銅牌為女子獲得)
2016年里約奧運會:
中國:金26 銀18 銅26 總70(女子共斬獲41枚);
印度:金0 銀1 銅1 總2(全部為女子獲得)
所以這個家族的集體「出格」也推進了印度的體育發展歷史。
》印度摔跤
作為印度最古老的傳統項目之一,印度式摔跤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在當時,印度摔跤被作為皇家土著民族體育形式進行,並一度在沙灘或者海岸中進行。
印度摔跤的特點是在粘土或者髒泥上進行,並且基本上在每場比賽的土中都混有酥油和其他東西。
伴隨著時代的更迭,目前這項古老的運動正在印度國內日趨衰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放棄這項運動。
這項運動的力量訓練本身與其他的傳統摔跤項目區別不大,包括抬巨石、做蹲起,以及爬繩子等鍛鍊方式都被包含在這項運動的鍛鍊序列當中。
但與其他摔跤項目不同的是,印度傳統摔跤的所有動作基本都是在倒地之後的地面纏鬥中進行,並且大量的運用腿部的關節技法。
此外,這項運動除了場上的競技以外還很注重對賽手進行賽後的恢復,比如用泥巴等奇怪的東西敷滿賽手全身,並以此方法進行全身的按摩。印度摔跤是在粘土或者髒泥上進行。
在印度,泥地摔跤是一項充滿宗教色彩的傳統運動,勝出並不是摔跤手們的終極目標,他們更渴望通過孤獨的訓練,達到身體上、思想上、心靈上的聖潔境界。
》男權國家
在印度男尊女卑的思想太過於根深蒂固,我們經常聽聞聳人聽聞的輪姦案,要破解印度女性所遭受的性暴力的境況,印度宗教中艷欲主義(縱慾主義)的文化傳統是不容忽視的淵藪。印度女性的身體除了生育,主要用來供男人娛樂,洩慾。
對南亞地區宗教有著深遠影響的史詩巨著《羅摩衍那》,就用一個「香艷」的故事闡述著印度文明的誕生。書中稱,印度教的大神濕婆與妻子烏瑪做愛時,一次就達100多年之久,中間從不間斷,精液噴灑成了恆河,孕育了印度文明。
印度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與伊斯蘭教,而這種宗教都歧視女性,男尊女卑的觀念深植入們心中。印度教剛剛成型的時候,婆羅門耗費了大量的精力編撰了很多規範人民生活的法典,其中尤以《摩奴法論》最為有名,在這部法典里有很多歧視婦女的條款,這就等於把對婦女的歧視理論化,法律化了。「女子必須幼年從夫,夫死從子,女子不得享有自主的地位。」印度女性無異於家中的奴僕,不許在外拋頭露面,很少有機會受教育,也難以獨立謀生。
》嫁妝制度
儘管1961年印度就出台了「禁止嫁妝法案」但至今收效甚微。很多不了解印度國慶的人可能會問:有嫁妝還不好嗎?然而印度的嫁妝和中國的嫁妝是反的,打個比方,你在中國要男方買房買車才能把你的寶貝女兒嫁出去。在印度就是為了把女兒嫁出去必須給夫家高額的嫁妝。
另外,嫁妝導致的家庭暴力和婦女虐待問題愈演愈烈,而且還正好是在 1983 年反嫁妝法重新修訂之後。1975 年的時候,印度因嫁妝而導致的死亡人數為 679 人,而到了 2012 年,有 8233 名印度婦女因為與嫁妝相關的原因而喪命,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名女性因嫁妝被虐殺!過去30年,印度因各種原因而意外「失蹤」的女孩約1200萬人之多
》種姓制度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一說印度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印度把姓氏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必須以佈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屬於賤民。
種姓制度規定,男方不可以娶比自己地位高的女方,但可以娶比自己地位低下的種姓。這就導致了一個後果,嫁妝日益成為女方家族通過嫁女提高自身地位的、「賄賂」男方家庭的一項手段,而嫁妝的金額也越來越高。
》童婚
在中國高學歷的女孩子那都是高傲的孔雀,在印度高學歷意味著年齡增加,嫁妝的金額反而會更高,在中國姑娘30了還會覺得自己萌萌噠,在印度二十多歲就已經是大齡剩女了。很多貧困的父母為了少支付嫁妝就不讓女孩上學並且在儘量小的年齡嫁出去,而這也導致印度童婚的盛行以及女性的覺醒意識緩慢。
同時印度是全球溺嬰最多的國家之一,第一胎是個女兒也許還會留下來,如果後面還是女孩那遭受厄運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有英國媒體將之稱為「世界最大民主主義國家的性別滅絕」
》再回來說這部劇
在這部影片裡有一個情節就是姐妹倆參加一次朋友的婚禮時覺醒了,開始勤奮的訓練,我覺得這種覺醒太遲鈍了,在現實生活里她們應該從懂事開始就有這種恐懼的意識了,因為六七歲就嫁人的女孩太多了,自己的或者別人的妹妹生下來就被溺死也有可能看到,光看別人就可以聯想聯想自己的命運了。
這個時候你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是不是就會覺得這個爸爸太偉大了,父愛如山。發現女兒的天賦不顧世俗加以培養而不是草草嫁於他人婦。幸福也是有可能,但再幸福都是平凡的,而爸爸引領孩子們走的這條路註定是不平凡的。
在現在的中國,有這樣的爸爸也許很多人會吐槽,但是在印度,有這樣的爸爸就真的需要感恩。他以孩子自身的天賦為孩子們設計了一個可以看到更大世界的未來,而且,這個設計最終孩子們也是熱愛的不是嗎?儘管籠罩著男權的光環,但依舊值得每個人看一看。
所以,爭論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存在即合理,就像這部片子的高評分和高票房,這些人又不是傻子,無緣無故就給高評分。
社會是一步一步前進的,唸唸不忘,必有迴響,有一口氣,點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