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0 08:58:5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螢幕中所有人都呆住了,影院裡卻響起了掌聲--我從沒見過這種場面--能讓整場的觀眾面對冷冰冰的螢幕發出這種由衷的讚美,就好像自己也在決賽現場一樣。也許這是所有關於體育的影片都可能有的通性,但我覺得當你情不自禁得為吉塔鼓掌,隨爸爸的眼神望向女兒,並在國歌聲中濕了眼眶的時候,無論是誰肯定都會給它打一個滿分。
這是因為人們都會有共鳴嗎?或許是。相信每個人身邊都不難找到一個家裡閒置一架鋼琴的人,他們會說,要是我小時候爸媽接著逼我學鋼琴就好了!可是他們小時候可不是這樣認為的。就像婚禮上姐妹倆對新娘的抱怨,同時新娘的回答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爸爸對你們好,他為你們選擇了更好的生活道路。」
可是影片剛開始展示的道路是無比艱難的,甚至可以說是荒唐。在姑娘們的長髮被剪掉的時候,姐妹不得不鍛鍊出強壯的雙臂的時候,讓人不得不質疑爸爸就能這麼獨斷地為女兒們規劃好未來嗎?不能不算清秀的兩個小姑娘,為了父親一個未竟的遙遠的心願,就告別了楚楚動人的未來,在泥地中摸爬滾打?看這一段,是不是又想說滿滿的都是強橫父權的表現?
那麼倘若馬哈維亞有個兒子,這兩個女兒的命運,就會像千萬印度女孩一樣,學習做家務,出嫁從夫,終身忙碌…這才是符合當地人認知的生活,才是正常的道路,才沒有受到她們強勢父親的影響--這是傳統,是正途,和在中國讀書出仕的莘莘學子何其相似。
孩子的天性肯定是愛玩多於讀書的,兩個姑娘肯定也不願意做家務庸碌一生。孩子們在小時候一定需要得到正確的指引,既然道路都是由父母決定的,憑什麼說讓吉塔摔跤就是極端父權的表現?讓她們兩個在廚房呆一輩子就顯得更加自由?這種觀點不值一哂。馬哈維亞是一個父親,還是一個拿過全國比賽的冠軍見過世面的父親,他當然知道女兒的生涯道路會通向何方,更不難看出他很自信,相信自己為她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與千萬印度女孩的命運相比,這可以說是違背傳統,但肯定沒有更加強硬地行使一個父親的權利。
或許影片最後父親的一句話,「有眾多和你一樣的女孩和你一塊勝利」,更是觸動了眾多女權主義者敏感的神經。不過憑這一句話要反映女權意識的覺醒,從整部影片來看還是有些過度解讀了。不難看出印度女子摔跤存在的時間肯定不會短,國家冠軍出了一屆又一屆,體育學院裡也出現了沾染著不良習氣的老油條。單憑主人公生活的小村落里人們淺短的見識,我相信電影前半段其他人的反映更想表現的是父親堅定的信念,而非婦女地位的低微。
自從《摔跤》票房逆襲之後,眾多網站紛紛推文,題目也都千篇一律,還都想往更高端的意識形態上附庸風雅,父權爭取女權,婦女意識覺醒,在我看來,有些難為這些作者了。整部電影和《三傻》相通之處很多,其實想從前一部作品反映的教育問題,來表現這部作品反映了多麼深刻的現實沒有很大必要。從飽受詬病的譯名來看,電影的靈魂所在肯定是這位偉大的父親,我們觀眾只要體會到他對女兒,對摔跤運動,對國家深沉的愛就好了。至幹什麼父權女權的話題,不管是製片表現本意也好觀眾刻意解讀也好,在我看來都拉低了這部電影的檔次。
「我以你為傲。」它令我恍惚,多久沒有從爸媽口中聽見這句話了?高考錄取了一個不溫不火的985,成績始終處於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份,學生工作也推得一乾二淨,唯一的愛好是到處窮游……小時候優異成績的風光不再,有困難也只能硬著頭皮解決,我漸漸發現,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路人,可那是指路,不是帶路。就像吉塔最後剪掉了辛苦留長的頭髮,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戰術一樣,生命最長的旅途,能陪你走過的只有自己。能把孩子培養到這種程度的父母,無疑都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