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0 09:08:00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就想隨便說說為這個影片正個名吧,不少人都罵它是「男權毒瘤」。講道理我完全不能接受。
首先第一點無法認同的是【父親為了自己的夢想,強迫女兒進行摔跤練習,剝奪了女兒的選擇權】
在考慮這個問題前,首先要了解這部影片的背景——80年代印度的一個小農村。
三個關鍵詞都是落後的典型代表。印度這個國家就不多說了,《印度的女兒》想必大家都有了解。而印度一個定語完全不夠,80年代的小農村意味著你能想到的一切貧窮和落後,女孩們從一出生就有一個既定的命運。你首先要有選擇的權利,才能有談判的條件,然而這樣一個社會環境講求自由發展尊重選擇,可不就是當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一個人的生長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生的命運。一個落後的印度小農村,兩個家境並不富裕的普通小女孩,如果沒有父親硬生生地另闢蹊徑,她們的生活圈就是她們的未來。周圍同樣沒什麼文化的朋友閨蜜會直接影響著自己的三觀,最後同所有女人一樣早早嫁做人婦。值得注意的是,我對「家庭主婦」沒有任何歧視意味,而在這個語境下,並不是她們選擇嫁做人婦,而是面前只有這麼一條道路。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父親並不是限制了女兒的路,反而是開拓了一條新路。父親原話是「給我一年,如果一年後不行,我就放棄我的夢想。」換句話說,這是女兒們首次,在命運面前,由自己的父親撐起了一次選擇人生的權利,只是行使的期限在一年後。
其次是教育女兒的方式。很多人覺得父親的逼迫讓人作嘔,抹煞了女兒向其他方面發展興趣的可能。
興趣只有碰上了天賦和努力才有可能成為人生的指路標,缺少任何一樣都只能叫業餘愛好。而一個貧困印度農村的孩子(不管男女)有資格去培養一個業餘愛好嗎?沒有。愛好是要花錢的,站在一個相對已開發國家發達城市的立場上,資源眾多,自然可以隨意選擇自己的喜好,甚至不需要計較成果,可以毫不費力地說「開心就好」。奧運會上就有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傅園慧把游泳當作一個興趣,贏自然是好事,即便輸也能輸得起。而對年紀相仿的商春松來說,體操就是生命。
一來,這兩個女孩有摔跤的天賦,二來她們沒有任何資本去選擇其他的愛好,同時又有父親的強壓逼迫著努力。這才是她們得以成功的條件。
「大女兒在國家體育學院裡只不過過了正常女性的生活,為什麼會被當成是反面例子?難道只有像一個男人婆一樣才能勝利嗎?」
其實這一點跟女權沒有任何關係。
只跟貧困相關。
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個人如果想擺脫貧困階級,將會非常非常的困難。不是危言聳聽,因為他的敵人不僅是自己的控制力,還有一個更可怕的對手,叫上帝。
有一部英國紀錄片叫做《56up》,每隔7年採訪一次被選中的14個孩子,從7歲一直到56歲。這些孩子中有上層階級的貴公子,也有福利院長大的孤兒,毫無疑問上層階級的孩子最後都過上了優渥的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而幾個家境貧寒的孩子除了其中一個成為了大學老師脫離了原來的階級,多數不過重複著父母的老路,過早的結婚生子,過早的發福,過著相對貧困的生活。
我並非傳播負能量,很多人從一出生就已經被劃定好了未來的階層。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不僅是傳達「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更多的在我看來是表達不同物種之間難以跨越的某種界規。
當然,努力不是沒有用的。而《56up》中上層社會的小孩7歲就開始讀《金融報》和《觀察家》,這樣的資源鴻溝,要用多少努力去填補?
回到影片。同樣也是這樣,一個富裕的孩子,資源豐富,條件優渥,即便邊學邊玩也能取得好成績。而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絲毫不鬆懈的努力是全部的機會。
大女兒能夠成為全國冠軍,靠的就是天賦和一絲不苟的努力。自律的生活很枯燥,甚至很反人類,養成一個自律的生活需要漫長而痛苦的過程,但是放棄自律的生活,卻只需要一秒。
大女兒在國家體育館裡過得不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有什麼值得失望的呢?普通人的生活是對於認為其普通的人來說的,但對大女兒來說,代價卻是放棄自己全部的賭注。
窮人真的輸不起。這也是很多新聞報導中提到的問題,不少家境貧寒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學出人頭地,然而在大學卻極易墮落。也是這個道理。
最後一點「只有金牌才能讓人記住你,銀牌轉眼就會被忘記」
(這點挺有意思的,明天再說,我先睡覺明天還要上班)
一個小ps:我在這裡奉勸各位的是,討論一個事情的對錯需要放入特定的時期和背景,非要用白左的思維去解決全世界的問題只能落成笑柄。這也是這兩年來,網路輿論常見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