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歡脫

2017-05-10 23:49:03

《摔跤吧,爸爸!》:女人,你想改變命運還得靠男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冷炮 (微信訂閱號:gogogolp)

我昨天去看了《摔跤吧,爸爸!》。
這部電影情節平淡,卻拍得激情澎湃,讓我看完熱血沸騰,一時間感覺把自己丟南極的冰窟窿里也難以平復。
所以今天才寫評。
 

注意,本文有嚴重劇透,不過這部電影是即使被劇透也不妨礙觀賞的影片。
而且我準備二刷傳說中的169分鐘未刪減版。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電影講述了一個摔跤手為了實現自己為國爭光的夢想,殘酷地訓練兩個女兒成為職業摔跤運動員,去參加世界級比賽,終於替印度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金牌,並且從側面反映了印度女權現狀堪憂的故事。
才怪,這電影其實主題只有一個:
父愛如山。
這裡的父愛,並不是從父權的角度出發,而是從一個爸爸疼惜女兒,不得不替她們做出選擇,甘願忍受全村人的誤解和嘲諷。
 
1
 
故事要從二十多年前的印度一個小村莊說起:
阿米爾汗飾演的帕尕是一名優秀的摔跤運動員,曾經獲得過全國比賽冠軍,由於種種原因,他沒能代表印度去參加世界級比賽,沒能親自在世界賽場上替印度奪回一個金牌。
他是個不屈不撓的人。
他在他的領域裡是個絕對強者。
他的格言是:只有拿到金牌才會讓別人記住你,銀牌和最後一名沒有區別。
 
命運弄人,讓他抱憾終身的是沒機會在世界級的賽場上拿到金牌,他決定把這個夢想交給自己的兒子來實現。
他把生兒子這件事當成自己的任務來做。
一開始,帕尕的老婆生了個女兒,帕尕稍微有點沮喪,他不是不愛新出生的小傢伙,只是想快點實現自己的夢想。
他於是繼續努力唄,結果第二胎還是女兒。
帕尕有點沉不住氣了,同時村里人也開始獻計獻策,什麼奇葩點子都給他講了個遍。
帕尕也虔誠地依計行事。


然而命運繼續弄人,他和老婆前後接連生了四個女兒。
 

這讓帕尕很絕望。
直到有天同村人帶著被帕尕女兒海扁一通的同齡男孩上門討說法時,他望著兩個女兒,突然豁然開朗:
誰說女孩不可以練摔跤?


這個念頭如醍醐灌頂,帕尕整個人一下子燃了。
而且他說幹就幹,在跟老婆申請了對女兒一年限的自由管教權後,他的兩個女兒也開啟了365天的煉獄式摔跤手訓練生涯。


中國的老話,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一個優秀摔跤手的訓練課程可不是亂蓋的,直接讓帕尕的兩個女兒分分鐘懷疑人生:
凌晨五點爬起來跑步,目測起碼跑了一個小時;
回來繼續開合跳,目測起碼跳了一個小時;
接著被人抱腳伏地挺身,目測起碼幾百個。
諸如此類吧。


另外這個電影拍的很真實,像拖輪胎這類常見的橋段倒是沒有,畢竟兩個女孩嘛。
但是喜好健身的朋友大概都清楚,基礎體能訓練有多難熬,咬碎呀硬挺著做完累成一灘水。
不信你看在健身房,很多雄壯地青年人在一開始都吃不消,更何況倆正值豆蔻的小姑娘。
於是她們恨爸爸。
這在襯映著她們平時訓練場景的背景音樂里有充分體現:
爸爸,我不想這樣,你到底是愛我,還是在虐待我?(大意)
此處你要腦補個帕尕的低沉男中音:
嗯,為了你們,我願意對抗全世界。
 
2
 
為什麼這樣講?
因為他遇到的現實阻力太多,在他們當地,女孩子練習摔跤簡直不可思議。


村子裡的人都嘲笑他,帕尕怒目懟回去;
正規的摔跤場不允許她們進入,不給她們提供訓練場地,帕尕就自己去田野里開闢出一塊泥地,搭了個涼棚,給兩個女兒做練習場,並且還找來她們的堂哥來做陪練;
當地的體育官員懶政,不給帕尕提供買體育器材的錢,不過就是一個專業摔跤墊的錢,他就自己想辦法用床墊來湊合。
這點現實中的困難對一個堅毅的男人來說根本不算事,他有他的夢想做後盾。
劇中帕尕有句台詞:
一直以來,我都不顧一切地想要個兒子,指望他能為國爭光。
不過現在不同的是,金牌還是金牌,男女誰拿都一樣。
 
這種表白在極端父權的印度社會裡簡直不可想像。
要是大家以為電影在這裡是說帕尕為了自己的夢想把女兒當成男孩養那就大錯特錯了。
要清楚,真正的直男癌父權觀念是:
只有男孩才能繼承父親的志願,就好像國王的王位只能傳給王子一樣,公主是半毛錢機會都沒有的,只能嫁人了事。
帕尕肯把實現夙願的重任交託在女兒身上,說明他對女兒的愛毫無一絲保留和遮掩。
只是女兒們一開始並沒有理解和感受到這份過於深沉的愛意。
 
她們在訓練之初還搞了一些小調皮的反抗計劃,當然都被無情地挫敗了。
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被無情地剃光了頭(當然不是為了懲罰,只是方便練習摔跤)。
但隨之也迎來了本片第一個重要轉折。
在吉塔和巴比塔偷溜出來去參加同齡女友的婚禮一場戲中,她們的朋友,一個被迫童婚的女孩,有段扎心獨白:
我寧願有你們這樣的爸爸,起碼他是為你們著想,不像我14歲就要因為減輕家裡的負擔,去嫁給一個從未見過面的男人,以後每天幹活,一輩子就跟鍋碗瓢盆打交道,過著相夫教子的日子。
 

這就是局外人的慧眼如炬。
吉塔和巴比塔一下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她們不再反抗,開始真心誠意地去訓練,她們要用自己的努力,來回答爸爸給她們提供的這份,可以自己去選擇未來的機會。
 
緊接著,本片的第一場高潮部份也要開始上演了:
在電影裡,功夫從來不負有心人,當吉塔的陪練——她堂哥——已經遠不是她的對手時,父親帕尕決定讓吉塔去參加正式的泥地摔跤比賽。


這對她是個極大的挑戰。
吉塔必須和受過專業訓練的男孩摔跤手同場競技。
不過不必擔心,上面說過,在電影裡,功夫從來不負有心人。
吉塔的第一場正式摔跤競技就順利地輸給了男性選手。
但她獲得了比賽贊助商給她的特別獎,獎金高出第一名優勝者一倍強。
這份獎金不是鼓勵,不是安慰,是對吉塔的尊敬。
 
即便如此,不服輸的吉塔還是兩眼冒火,她的志氣告訴她,她不比任何一個男孩子差。
此後吉塔用行動驗證了她的志氣。
她接連在各種泥地摔跤比賽中對決男性選手,屢屢獲勝。
吉塔飛快躥紅泥地摔跤比賽場,讓對手望而生畏。
同時,帕尕欣慰地望著女兒,開始幫她報名全國正式摔跤比賽,他看著他的計劃一步步實施,夢想也越來越近。

吉塔在正式摔跤比賽中依舊錶現不俗,很快從邦冠軍,一路過關斬將來到全國比賽,並且一舉獲得金牌。


這時候的吉塔,已經成長為一個大姑娘,眼神中充滿堅韌,果敢和鬥志,她的美麗面龐絲毫遮掩不住她身上那股強者的氣勢。
 

3
 
吉塔在拿到全國冠軍之後,按照慣例進入國家體育學校進行更加專業的訓練。
她的爸爸對所謂的專業訓練將信將疑,但又無能為力,只好專門囑託吉塔的教練千萬別荒廢了吉塔的天賦。
吉塔的爸爸會擔憂不是沒道理的。
 
國家隊的教練一如爸爸所願開始摧毀吉塔的天賦。
教練讓一個在賽場上不可一世的王者變成了只關心分數的應試學生,他壓抑了吉塔的驕傲,讓她變成了一個只會聽話的孩子。
並且吉塔在接受新規則後變得洋洋自得,以為爸爸那一套摔跤技巧已經過時了。
這裡迎來了整部電影的第二個重要轉折:
吉塔以為自己羽翼豐滿,正面向父親提出挑戰,一場精彩地代表兩個時代的泥地摔跤對決展開了。


結果帕尕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老了,他輸給體能上佔優的女兒,他輸給了歲月。


他剩下的還有什麼呢?
只有作為一個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
這種愛在吉塔最關鍵的時刻,在她征戰國家賽場屢戰屢敗時,只需一通電話,一聲道歉,爸爸就再次奮不顧身踏上征程,義無反顧地陪伴她,傾盡所有去指導她。


帕尕因為愛自己的女兒而使自己強大,此時他已經不再是那個弱小的公務員和農民,而是一個專心致志的父親。
他對女兒的教導也不再是為了自己那個無數個夜裡讓他輾轉反側不得安寧的夢想,而是為了女兒,為了那個摔跤場上的霸主,為了一個拋去美貌女孩外衣的強者。
帕尕當年把堅韌種進吉塔的心裡,一邊小心呵護她,磨礪她,看著這份堅韌著裝成長。
當吉塔出現迷茫和懷疑時,他又義不容辭地去支持她,把這份堅韌好好看守,嚴厲而又不失溫柔地守候著它怒放!
 
這是父愛。
只會用行動表達。
就好像那些教孩子初學自行車的父親們,會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放手,但只要孩子回頭,便會發現爸爸正在不遠處安靜地凝望著自己,這份安全感不遠不近,只要孩子需要,他永遠在。
這個比喻雖然有點俗套,但很好說明問題,太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就是真理。
 
有了這份愛的加持,吉塔的狀態開始好轉,在大英國協舉辦的國際賽事上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
吉塔決賽的對手正是她以往從未贏過的宿敵,蟬聯兩屆冠軍的澳洲選手。
賽前,吉塔向父親請教對戰策略。
帕尕告訴她:
你的勝利不是你一個人的,是所有不願意一輩子面對鍋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樣。
有了這句話,吉塔明白她必須也必然勝利。
這場摔跤場上的決賽已經不是國家榮譽之爭,也不是女人向男人的宣戰,而是一個走向強者之路的必經考驗。
無論成敗,她都要向世界證明,她曾經揮灑過的汗水,她曾經遭受的不公,她所拒絕的誘惑,都在滋養著她的勇氣,使她更加強壯!
 

我所講的故事就到這裡戛然而止吧。
因為結局早已經不重要,觀眾們能在螢幕上深深感受到一份來自體育精神的激情:
更快,更高,更強。
 
正是這份體育激情衝破藩籬,去追求它背後的深意:
任何人都不應該被歧視!
 
這是來自多少千千萬萬平凡人的榮耀,想想在健身房揮汗如雨的你吧,想想在電腦前埋頭伏案的你吧,想想那些正在成功路上堅定前行的你吧,不用通過大螢幕我也能看到你們的故事,你們的堅持,請收好這份來自陌生人的注目,繼續去不斷挑戰自己吧!
 
THE END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