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石力.Lison

2017-05-11 01:02:00

父愛真的很偉大,但絕沒到你想像的高度!


刷完口碑爆棚的印度新作《摔跤吧!爸爸》,再次印證了刷豆瓣高分電影絕對沒錯的真理,且不從電影藝術手法角度切入評價這部電影,諸多影評從男權女權角度切入抨擊,也有人結合印度環境提出堅持夢想和父愛的偉大的觀點。而我想討論的是電影帶給我值得思考的【問題】:父親對女兒的人生規劃更多的是出於愛還是為了實現自己未完的夢想? 很多人會說這重要嗎?一個happy ending非要扯出這些幹啥?搞事情?我覺得成功者畢竟是少數人,成功了放個屁都是香的,可失敗了總要找人承擔責任,這就好比如工作中做項目,成功了大家一起辦慶功宴,而實際工作中更多的場景是項目失敗後撕逼追責自我檢討得以進步。而假定電影中兩個小女孩失敗了,並沒有獲得最後的金牌(例如電影中其他印度女摔跤手)那追究責任,一定是落在父親的頭上(沒必要考慮還有社會政治等其他因素,因為和【問題】無關)而父親他做錯了什麼?他錯在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子女身上,認為子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這樣看來子女就像是附屬品一樣,失去了一定的人格自由。(也許「錯」這個字眼放在父親這樣的角色身上顯得格外刺眼,但暫時找不到更能表達我觀點的字眼,請諒解) 我先給出對於【問題】的個人解答,我認為劇中父親對於女兒摔跤事業的規劃更多是出於自身的夢想寄託而不完全是出於愛! 以下從 *父親是否把子女當作自己夢想延續 *父親是否真的那麼愛自己的孩子 *兩姐妹對於摔跤手態度的轉變 三個角度進行論述 1.父親認為子女有實現自己夢想的義務! 首先,我並不認同網友們所說的歧視女性這一觀點,父親並不看重自己的孩子是男是女,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獲得一枚金牌以實現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由於自身思維侷限,給自己下了「拿金牌=生男孩」的設定,所以導致他表現出對於生男孩的渴望(如果他的夢想是當芭蕾舞蹈演員,那麼很可能對於生女孩一事就十分看重),在電影中,母親由於接連生出女孩沒能為丈夫生出男孩而自責時,父親也說到,他很愛兩個女兒,但是只有男孩才能實現他的夢想。這說明父親對於孩子的愛是一樣的,無關性別!OK,現在我們明白了,父親對於子女除了愛,還有一份寄託,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好比如父母由於舉不動 夢想 這一重物,需要生出一個合適的器皿來承載,於是需要一個男孩來實現自己的摔跤夢。《巨嬰國》一書中也有提到,有時候父母和孩子是共生關係,也許是父母離不開孩子,而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所以我們可以明白的是Geeta父親對於子女除了愛之外,確確實實還有一份夢想寄託在其中,需要他們來實現,且不評論這順應人性,是否合乎倫理道德,夢想寄託在劇中父親身上已然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2.父親培養女兒成為摔跤手的出發點並不是考慮她們的未來,而是為了自己的夢想! 上一段內容從生男生女得出了父親對於子女的夢想延續是有一定份量的結論,那麼我們再討論一下父親對於子女的愛有多大的份量!很多人提到父親十分偉大,在當下環境有別於其他家庭,幫助兩個女兒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軌跡,免於遭受印度普通女孩只做家務等著包辦婚姻的厄運,兩個小女孩也是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後「煥然大悟」,感受到父親的愛後自發地訓練,真正地走上了摔跤手的道路。可事實就是如此嗎?假定「父親的愛=幫助女兒成為更好的自己」是不是意味著即使父親沒有摔跤手的夢想亦或是沒有發現兩個女兒有摔跤手的潛質,他都能保證為女兒謀求其他出路而不與其他父親苟同了呢?我想這兩種情況下,兩個女兒都會成為平凡人,只是做著家務等著包辦的婚姻,因為在父親發現兩姐妹有摔跤潛質之前,父親並未她們的未來做過些什麼,如果你同意我的假設,那麼也就明白了父親讓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並不能為他的父愛說明些什麼。 3.兩姐妹對於摔跤手的態度轉變可能是一種妥協! 再來分析兩個女兒對於摔跤手的態度轉變。從電影情節中我們知道,父親在一次小事故中(Geeta和Babita因為被語言中傷打傷了同齡男孩)發現了女兒的摔跤手潛質,從此兩姐妹走上了摔跤手的「不歸路」每天5點起來接受訓練,飲食也受到了嚴格的控制,換作是誰都受不了這樣的苦,兩姐妹還因此受到同村人和同學的冷嘲熱諷。深惡摔跤的兩姐妹也試圖反抗,尋求母親的幫助未果,鼓起勇氣隱晦地向父親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被父親以「小問題」打發,耍小聰明改了父親鬧鐘被識破後還遭到了削髮的「酷刑」,正是因為自己的弱小無法有效地反抗父親,兩姐妹需要一個理由來說服自己妥協,而這個理由正是好友Sunita說出的那段話「我好羨慕你們,這樣的父親能為自己女兒的未來著想,而我的命運就只能是全身心的做家務,成年後嫁出去!」問題就出在父親為自己女兒的未來著想這句話,Geeta父親更多是出於自己的夢想考慮(這裡補充一點,Geeta父親在Geeat奪得全國冠軍後,在眾人祝賀其夢想實現時,父親仍表態離自己的夢想還差一步,就是奪得國際金牌,這時的他並不是說為了女兒更好的未來,應該去爭取國際金牌,他的第一反應正是自己的夢想!),而兩姐妹在聽到這番話後,被自己父親的父愛所感動,也為自己成為摔跤手有了一個妥協的理由,後面的故事不用多說, 說完三個論據在分析一個題外話:父親與母親為期一年的約定是否能為其父親形象加分?NO! 有些人說父親與母親曾約定一年期限來試驗訓練兩姐妹成為職業摔跤手是否可行,不成功將永遠埋葬自己的夢想。前半段話我是相信的,可後半段話,放在父親這樣一位「不瘋魔不成話」的人物角色上,我是拒絕相信的,父親真的是一位關於自己的夢想能做到輕言放棄的人嗎?(即使在許諾了的情況下)電影中有個情節,父親干涉Geeta在國家運動學院訓練遭到主席取消女兒參賽資格時,他 許諾了不再踏進學院半步,但他的做法是通過和女兒通話間接教導女兒摔跤技巧,且不說這樣的做法是對是錯,或者說因為這樣的結果鑄就了女兒的成功,我想說明的是父親不是一個對夢想輕言放棄的人。所以父親許諾為期一年的訓練並不能說明父親對女兒的愛有多大,也許只是當下的妥協罷了。 以上所有論證角度和個人觀點並沒有深挖其緣由,全是點到為止,因為單單從一部169分鐘電影並不能了解事情的全貌,也不能了解人物真正的內心變化,一切都是YY,但我只是想辯證地看待Phogat家族對於印度體育產業乃至女權觀念的影響這一事實,回到【問題】父親對於女兒的人生規劃,愛和夢想延續的比例是多少,現在看來並沒有那麼的重要,只是根據墨菲定律,請不要忽視夢想延續的客觀存在。這也就引出了一個真正值得討【問題】父母如何幫助子女制定人生規劃來解決一個社會現象: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強加於子女身上!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話題十分敏感,以致於一切都可以父愛母愛之名來畫上完美的句號,現實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人們喜歡幻想美好的事情,即使身處黑暗也想望向光明。這並不是否認陽光心態的不好,而是應該認識或者直面現實的黑暗才能走出黑暗困境,真正的身處光明! 記得電視劇《天道》中有一段丁元英關於養兒防老的理解,他說道:「如果你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你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事實聽起來永遠是那麼的刺耳! 在觀看電影前半段的時候就有了父母不應強加夢想於子女的觀點,但後半段Geeta和Babita的成功讓我沉浸在感激涕零的情緒當中,一度想放棄論述觀點。但是在冷靜之後還是覺得有義務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子女發聲,引發思考。所以要理解這一觀點就必須忽視女主成功的光環,才能發現被光環掩蓋的某些黑暗的原罪。 最後,感謝我的母親,給了我自由的發展空間,雖然發展地「不盡人意」。預祝所有母親5.14母親節快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