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5 / 1,233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鹿蜀

2017-05-11 04:07:13

鏡頭的選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大師是個比較剛性的大的名詞,以此為系列需要大事件、大精神、大力量、大世界觀。如果初衷如此,選擇導演理應是大氣魄、大體量、大幻想、大肚能容的類型才合適。而目前的陰柔、纖細、敏感、小情緒顯然是以上所有「大」的反面。外表的反面可以做出另一種極致,核心的反面只能起到破壞原命題的作用。

當電影只能是電影時,我們往往會說這是一部好的電影:因為似乎唯一的選擇使得觀眾不得不深入其中探究那內部的多姿多彩。當電影可以是道具可以是美術可以是概念時,我們往往說這是一部二流的電影:因為似乎更多的選擇使得觀眾懶惰懈怠完全無心真的投入,只滿足於表象的光影。而《記憶大師》正是這麼一部把每個環節都做到60分用光影美術滿足了話題的被叫做電影的項目。

項目只需考慮單獨的這一筆是否成立,系列項目只需要考慮還會不會有人來接著投入。小馬奔騰在此上做的顯然是合理合適的。但從電影項目角度而言,則可能還存在著其他的可能。項目上有其他的可能,電影裡有其他選項,似乎一直都是一流影人、一流公司所追求和嚮往的。以此為前提,不妨再看下《記憶大師》。

一、故事的整度

架空異世界的近未來感,人對新科技的理解和麵對都還懵懂,一對男女要離婚,由於陰差陽錯男人陷入了一樁命案。框架本身設置沒有問題。大世界、小人類、個人視角、通過技術本身切換視角乃至推進案件。故事大綱也沒有問題。但最終呈現比較散。為何如此?

1、異世界本身沒有問題,為此做出的美術設計、道具模型等等都為異世界本身加分。

2、個體面對了新事物,個體重新面對記憶和其他人的記憶。本身也沒有問題。但全部平著給出是偷懶的法子。偷懶並不是說肉體不努力,是說設計鏡頭的人對記憶本身和新事物本身都沒有投入研究建立出自己的心得、思路、體系。

3、命案破獲一波三折,誰是兇手撲朔迷離。本身也是好的,用記憶本身破案這個點子也是新穎有趣的。但鏡頭很美也很無趣。這個的主要原因是對個人風格的迷戀而忘記影片本身呈現。

以上三點每一點說的都是可能性和可行性,但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一個電影想突出三個重點!一部119分鐘的電影想一口氣強調三個很大的標籤點!一部籌備期、研發期都並不十分充分的119分鐘的故事片想一下子放進去三個核心!

這是沒有誠意的方式,也是投機取巧的手法。直接結果就是觀眾完全無法記住任何一個點。或者你記住了你的,我記住了我的,咱倆看的可能都不是一部電影吧?觀眾似乎擁有了更多的話題和想法,然而以此為基礎的話題是空洞的、以此為依託的系列是虛浮的、以此為參照的項目是不具備延續性的。

二、人物的準度

電影人物塑造和現實生活不同。現實中的人類無論多單薄也還是立體的,電影世界中的人偶不管多豐滿也都是扁平的。唯有扁平才能直接、只有直接才好準確、必須準確才留有印象。觀眾的第一印象即是對電影的記憶,即使片名《記憶大師》也不能例外。

1、外形:這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每個人物的設置圖、服裝款式、小飾品、小細節等等都一絲不苟清晰且貼切每一場戲的環境。這不單的人設師、道具師、化妝師單方面累加的結果,必然是核心層有具體而細緻的要求的結果。核心層有標準,執行層有真的落實,觀眾有眼福。

2、行動:女順男怪。太太曾經是作家,為了丈夫和家庭做出犧牲,最後再次做出個人選擇。每一步都符合常理、每一步都符合自己、每一步都推動劇情。女醫生,為患者著想、只為患者著想、只為患者著想甚至不管不顧。每一步都符合常理、每一步都符合自己、每一步都推動案情。小女孩,家暴核心目擊人,影片的開端和結尾的目擊者,雖然戲份不大卻也恰如其分的對照、比照、帶動了案件線。這些都是合情合理合節拍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3、表面+動作=性格:男性角色則都不同。男作家一開始就做去除記憶決定、沒有強理由,再回去恢復記憶、被動推過去,做夢進入別的記憶、被記憶牽著走,準備越獄、被記憶影響,最後找到妻子、被妻子救——可以說這是個最弱的男主。他每次發力、質疑、奔跑都看起來Man,偏偏最後反觀娘到爆。男警察一開始好警察形象、然後是個有人性警察形象、然後是個變態警察、然後又恢復成有人性警察。每次變換都是唰的就變了,但嘴上唰就變了身體還是很老實的按部就班。這又不是卡夫卡的小說啊。小跟班長得很帥,人很蠢。呆蠢可愛其實挺好,但他不,他要進步。於是他被推下樓梯,瞬間蛻變01;他分析案件人物關係一夜之間,瞬間蛻變02;他帶小女孩放學回家,瞬間蛻變03。

群戲難寫,因為人物多線索多大小起伏多,聰明的片方會拉入資深女編劇來一起做架構和碓壘。《記憶大師》的片方是太聰明了,覺得世界有母系就足夠了。哪怕作為一個女權主義者,筆者依舊以為,選擇母系氏族本身並沒有不好和不對,但和《大師》的概念相符全匹配是另一件事。

三、敘述的純度

1、力度

人物有女無男,勢必導致影片陰盛陽衰。陰盛陽衰如果是一種風格,那麼本無可厚非。但偏偏第一主角是男主,大部份視角都是男主視角。這種偏差只能用影片核心娘卻非要學硬漢來解釋了。有的人本身天然缺乏力度和氣魄,但相應的擁有超強的審美與細節。「筆上眉痕刀上血,用來不錯是英雄」。如此看來,《大師》項目里有買賣人和細膩人,但沒有英雄。

2、節奏

一般意義上好的節奏是張弛有度。《記憶大師》的節奏是弛弛有松。如果沒有科幻框架、破案線索、異世界環境,弛弛有松的風格一定沒有問題。可惜這是個命題作文,八股文固然萬惡,但在寫八股是就理應按八股來寫才符合規矩,不是嗎?於是每當我覺得要思考時,男女情感了;每當我覺得個體突襲環境時,男女情感了;每當我覺得兒童準備進步、小警察準備進化時,男女情感了。既然只會男女情感這一種套路,又何必非趟科幻這類八股文的渾水呢?節奏是為影片服務給視聽的故事加分的,這個基本點無論哪種套路哪類文體都一般的,不是嗎?

3、選擇

選擇分幾層:有的選、二選一、多選一、多選多

小女孩是唯一擁有多選多的人,小警察是可以多選一的人,太太掌控著所有情感線可以二選一,警察和女醫生都只有一次選擇權。獨獨男主自始至終沒得選,沒有一次是他有主動權主導權的。而觀眾又是被主角生理性帶動最直接的人:坐下來了、身體沒得選了,看起來了、心理也沒得選了。這太讓人尷尬了。

我們只能羨慕小女孩、看著小警察、陪著太太、配合警察和醫生,然後繼續全然被動窩囊的做個還不如本來自己的所謂自己。這特麼要就是我的未來我絕對不樂意!這特麼要就是記憶件我絕對要開槍!電影是個要嘛滿足人好奇要嘛激發人思考的載體,有些影人天然陰鬱天生柔弱自然只能被動這點我沒有任何意見也沒資格給出建議。但,給觀眾以選擇難道就和陰鬱和柔弱和被動是全然相悖的選項嗎?日本電影《秘密》《橫道世之介》《無所事事的松子》分別講了柔弱、敏感、被動的故事。影片結束,觀眾反照自己不會覺得自己更沒希望更不爭氣更沒可能了。這個「本分」對「大師」系列是否太高了呢?

大師是個比較剛性的大的名詞,以此為系列需要大事件、大精神、大力量、大世界觀。如果初衷如此,選擇導演理應是大氣魄、大體量、大幻想、大肚能容的類型才合適。而目前的陰柔、纖細、敏感、小情緒顯然是以上所有「大」的反面。外表的反面可以做出另一種極致,核心的反面只能起到破壞原命題的作用。

但願對於小大、強弱、力軟、陰陽的思考僅僅是我一人的想像;但願《大師》系列也完全沒有影響到所有目標受眾的豐富想像;但願任何思考都可以成為後人的階梯;但願任何系列都不要限制住觀眾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