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盜塔

2017-05-12 09:26:24

印度電影中的父與女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講述了一個曾經的全國摔跤冠軍爸爸,心懷讓自己的後代獲得世界冠軍為祖國爭光的夢想。在幾次求子不得後,不得不面對現實。在一次偶然中發現女兒的摔跤天賦,於是走上了對抗社會、對抗體制的道路,在重重困難中使女兒獲得了世界冠軍。

***

一、父與女

電影本身就沒有在迴避印度具有的「父權主義」,故事的起源就是父權,只不過在發展過程中「父權」逐漸轉換為「女權的覺醒」。在電影中多處體現父與女的對抗與協助,一方面女兒在父親的庇護與強權下成長,另一方面女兒在父權下慢慢成長,與父親對抗,而父親也女兒的成長中潛移默化的改變父權意識。電影中體現了父與女、父與社會、父與體制的多重關係。

在最後的情節中,父親被教練設計關了起來,女兒在沒有父親的賽場上遇到了困境。相信在那個時刻,在場的許多觀眾們都在期待父親在最後關頭回到賽場拯救女兒。直到最後一分鐘,我都以為父親一定會回來。我陷入了編劇設計的圈套,因為父親一直是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現,但我忘記了電影並不是體現「父權的英雄主義」。最後女兒在父親的缺位下獲得了勝利。

假設父親最後逃了出來回到了賽場,女兒再次在父親的指導下獲得勝利,雖然這樣也感人肺腑,體現父親對抗體制勝利,但卻不能突出女性脫離父權了。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女性的驕傲。」

父親的缺位是體制腐敗中的教練設計的結果,父親一直在為了女兒對抗社會的體制,但最後又因為這種意料之外的缺陷成就了更完美的結果。這樣的設計巧妙又戲劇,也更合乎電影的主題。之前的勝利都是因為父親的指導,而最重要最後的勝利,女兒脫離了父親,這才是真的獨立。這一方面體現了傳統的父子(女)關係,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了在父權庇護下的女性成長與獨立。這樣的一系列設計,不絕對的父權、不絕對的女權,這種混合與矛盾,才是符合現實,也更符合電影的邏輯。

二、體育競技的魅力

不得不提的就是電影中的比賽設計。相信每個人在看過電影之後,都會疑惑的問一句,她們是真的摔跤運動員嗎?

不,不是。

千真萬確。

她們只是演員。

女演員們為了電影苦練九個月,阿米爾汗為了體現電影中人物19歲、29歲、59歲的變化,苦苦增肥了六十斤。之後為了出演青年時代,又減肥健身成為運動員身材。五十多歲的阿米爾汗這樣折磨自己,不得不佩服他的敬業。演員們的敬業與努力,為電影的呈現完善了硬件標準。

體育運動,從來就讓人熱血沸騰。這種競技式的運動,是在滿足人類原始的戰鬥本能。這就為什麼不難理解,在各種體育運動賽場上,粉絲們的瘋狂與投入,甚至為此大打出手。更何況在代表國家的體育運動上,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能使我們在此忘卻一切。以體育運動為題材的電影如果少了這些,那麼就失去了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力的根本,而要做到這些的前提是——真實。毫無疑問,《摔跤吧!爸爸》做到了。

在電視上看體育運動就足夠跳動我們的神經了。

在現場看體育運動,完全不需要挑動,神經就已經沸騰了。

那麼,在電影院呢?

立體環繞的音效,放大n倍的螢幕,再配合上電影劇情的巧妙設計。

我明白了,這是要讓我們神經爆炸。

真槍實彈的摔跤比賽,肉體與肉體的碰撞,賽場上的風起雲湧已經足夠讓我們緊張了,偏偏還有場外教練的干擾。這使得我們脆弱的小心臟始終吊在嗓子眼上,可以看齣電影製作方折磨觀眾的用心良苦了。但在比賽獲得勝利時,我們又忍不住為勝利而歡呼雀躍。甚至在印度國旗升起的時候,我都能很真實的感受到他們的自豪。在女兒獲得最終勝利時,阿米爾汗飽含熱淚的大特寫,沒有言語只有國歌,也足夠令我們動容了。運動競技從來就讓人代入感很強,這部以摔跤運動為題材的電影,真正的發揮了體育運動的這一魅力。

三、歌與舞

歌舞是印度電影的特點,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印象少不了「一言不合就跳舞」。據說,國內版刪減了一部份歌舞,這令我感到很可惜,因為我覺得電影裡的印度歌舞非常有煽動力。由於印度人的民族色彩很濃厚,對風俗習慣也保留的比較完整,在性格上也非常熱情,就像他們所處的熱帶一樣火熱。如同普通黑人唱rap一樣,印度人的歌舞絕對是天賦。

在電影中跳舞的場面不突出,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在女兒想要對抗父親時,去參加同村女孩的婚禮有一些跳舞的片段,在此就不贅述了。

我最喜歡的場景是,電影前期父親在訓練女兒時,同時bgm《摔跤吧爸爸》裡歌詞對父親的控訴。其實從這首歌就可以看出,電影並沒有在迴避父權。這首歌非常好聽,有趣也推進了劇情又很有煽動力。很符合印度電影注重「歌」的特色。完全不用多的話語,一首歌和幾個場景,就體現了父與女的矛盾。

印度人的歌舞總是如此渾然天成,這是他們的優勢。在其它國家的電影需要用劇情和台詞來推動電影時,印度人只要需要歌舞就能以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來起承轉合。但這也是印度電影被詬病的缺點之一,劇情單一轉折簡單。

這個缺點印度電影也意識到了,他們會治標但絕不會治本,「簡單」本來就是印度電影的特點。印度電影雖然套路化、類型化明顯,但印度電影一直在融入尖銳的社會問題,在套路化的基礎上又豐富細節,顯得簡單又深刻。雖然目前在淡化「一言不合就跳舞」,但「歌舞」的這種注重視覺聽覺化的色彩,融入了印度電影的骨髓,令其別有風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