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苗苗

2017-05-13 06:41:57

Love never fails:一個偏執的直男炎患者成長為真父親的故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關於電影、關於阿米爾.汗、關於父愛......想表達的太多,為了讓我發散的思緒沒有那麼難以理解,為不荒廢九年義務教育中學到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還是分主題分段表達。 一、近年來印度電影好片不斷,但引進到中國電影名常常讓人有戳瞎雙眼的衝動。 我是從《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才開始關注起印度電影,但也僅僅是覺得這部好電影的出現偶然而不是常態,畢竟導演和編劇都不來自寶萊塢。印度電影真正開始進入中國在校大學生的必看電影清單的,還是《三傻大鬧寶萊塢》,而阿米爾.汗也幾乎一夜之間成為眾女生心中的男神。當年我差點就因為瞧不上這奇葩名字而放棄觀看,還是同寢室一姐妹力薦,為了讓我放下成見看《三傻》,不惜在自己看了三遍之後仍然陪伴我觀影(BTW,那丫頭一共看了8遍,每看必哭)。 《三傻大鬧寶萊塢》——原版英文名很貼近主題《three idiots》,到現在都不懂翻譯是咋想的,電影的故事跟寶萊塢並沒有一毛錢關係,就像在橫店拍漢武帝的戲,如果取個名字叫《大漢天子在橫店》,除了內心咆哮取名字的人是愚蠢,還能說點什麼。 《外星醉漢pk地球神》(又名《我的個神啊》)——對這個名字的中文名,我剛開始是很抗拒的,但仔細想了一下還是覺得有點邏輯的。第一、從名字就容易猜到電影主題,很可能是講外星人又可能談及宗教的;第二、「pk」一語雙關,既是男主的名字又有對抗挑戰之意;第三、神叨叨的名字也為電影中的笑料定了基調。可是有理由不等於合理,更不等於好,我寧願直接引用原片的名字《PK》,這也是好萊塢電影名的套路,直接拿主角名字或者地名。 《寶萊塢生死戀》——又是一個聽了想罵人的翻譯,劇情跟寶萊塢八竿子打不著,勞資寧願它在「生死戀」下面加個破則號,註明是寶萊塢出品。這樣毫無節操的翻譯方式,讓我忍不住有個陰暗的想法,該不會是中國廣電為了黑印度電影而故意為之吧! 再說《摔跤吧,爸爸》,容我先深呼吸一下。雖然有摔跤!雖然有爸爸!但是真的要搞得這麼俗不可耐嗎?!!為什麼《乘風破浪》不叫《穿越吧,爸爸》!為什麼《玩命關頭》不叫《開車吧,兄弟》!為什麼《長城》不叫《打怪獸吧,歪果仁》!! 聯想起了一部好萊塢電影《迷失東京》,原名《lost in translation》,電影是部不錯的電影,可惜電影翻譯正如其名,lost in translation。 二、這是一個關於偏執的直男炎患者在追夢路上成長為真父親的故事 這是我對男主的概括,我不讚成對他極貶或極褒。 這個父親並不完美,他即使不算直男癌,炎症也是不輕的。 有影評說在父親大鬧女兒同學婚禮後,女兒和同學的對話深深地讓女兒明白了父親的愛,我總覺得這個說法有些牽強。雖然我也被這個片段深深打動,但是打動我的不是父親的愛,而是心疼這些生活在男權社會中的女孩們。早婚的女孩說的對,至少練摔跤可以不用一輩子註定以生孩子做家務為宿命,不用早早地被家人嫁出去像甩掉一個包袱一樣。但是這些是練習摔跤而得到好處,並非父親一開始讓女兒練摔跤的初衷,要在此處就戴上一頂「父愛如山」的高帽子,我覺得有點牽強。而且我認為吉塔和巴吉塔此後突然對摔跤的態度180度大轉彎,也並非因為理解了父親的用心良苦,而是他們了解到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我一直都相信父親對孩子的深厚感情是通過生活中的相處而逐漸沉澱的,電影中的這個患直男炎的偏執父親也逐漸地從為了讓孩子實現他的夢想,轉變為幫助女兒實現她們自己的夢想。整個電影最感人的一幕出現在吉塔跟父親關係破裂、運動事業處於低谷,給父親打電話求助,女兒在電話那一頭淚崩,原本還心高氣傲的父親一下子沒有了任何戾氣,心疼女兒而濕潤了眼眶。這才是父愛!無論何時、無論你以前怎樣對待我,只要你回頭,我都是你堅實的依靠。 父親知道女兒還有六個月就要比賽了,可教練對的教導很有問題的時候,毅然決然地辭掉工作,前往一個陌生的城市去幫忙女兒,妻子所關心的他將來生活的細節他都說不知道。此時的父親就像個英雄一樣,什麼都不管了,我要去救我的心肝寶貝。

三、值得敬佩的不光有阿米爾.汗,扮演吉塔的演員也實在讓人驚嘆 看完《摔跤吧,爸爸》,我搜索的第一個問題是扮演吉塔的到底是運動員還是演員,如果是運動員,那幾場哭戲,那幾個細膩的表情演得太到位了,如果是演員,摔跤動作之專業,我覺得不花個一兩年做專業訓練是無法做到的。我猜可能是運動員,因為找個感情細膩會演戲的運動員總是要比找個會摔跤的演員容易些。結果我猜錯了,吉塔的扮演者是個演員,這讓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其敬業程度想起了《百萬美元寶貝》中的希拉蕊.斯萬克,短短半年讓自己變身專業拳擊女運動員的身材,但兩者還是有點差異,因為吉塔的扮演者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確還是堅持靠才華。 看多了娛樂綜藝真人秀,容易把演員和明星劃等號,沒有作品也是可以做明星的,看了好電影才會覺得演員就是一個職業,跟其他職業一樣,需要職業技能,需要工匠精神。明星能成就的只有票房,只有演員才能成就好電影。 四、阿米爾.汗,一個光芒蓋過導演的演員;Rancho,一個讓人無法不記住的角色 從《三傻》開始,阿米爾.汗這個名字已經成了電影質量的保障,無論電影名字有多毀三觀、導演是誰、編劇是誰,只要演員表中有阿米爾.汗,電影就值得一看。確實《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外星醉漢pk地球神》、《摔跤吧,爸爸》雖然都不如《三傻》,但絕對上得了好電影的清單。有人開始說阿米爾.汗是國寶級演員,似乎是他在成就著好電影,而我認為是《三傻》成就了今天的阿米爾.汗。 電影的靈魂不光是主角,而更重要的是導演,畢竟他們才是最根本的表達者,電影節奏的控制者,優秀的電影導演都是自帶光環的,絕不亞於大明星,李安、史匹柏、卡梅隆、伍迪.艾倫,這些名導都牛到一個人足以撐起一部片子。可是《三傻》這樣極好的電影確沒有讓人記住導演是誰,而只讓人記住了阿米爾.汗,與其說阿米爾汗是一個光芒蓋導演的演員,不如說《三傻》中他所扮演的Rancho是一個讓人無法不愛的角色,是我們想期望擁有的朋友,一個男生想成為、女生想嫁給的人,是大多數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學生的英雄夢想。他是如此完美而吸引了近乎所有的讚美和關注。 有人將他比作印度的劉德華,他們都年過百半還帥氣十足、都很努力,但是阿米爾汗比劉德華聰明,聰明在於對片子的篩選,劉德華最近幾年演的以爛片為主,《富春山居圖》、《澳門風雲》,這或許只是在寶萊塢的阿米爾汗更加幸運,有好的片源供他選擇。但他倆還是有個本質上的差別,說句得罪粉絲的話,劉德華雖然敬業,但是個想做好演員又有點放不下偶像包袱的演員,而阿米爾汗是只想拍好電影卻擋不住明星光芒的演員。 五、尬舞環節 印度朋友想弘揚國粹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搞得觀眾尷尬癌都犯了就是他們不對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看得印度電影不夠多,反正我是沒有看過一部不帶歌舞的印度片的。唯一一部我覺得歌舞片段還是自然有創意的還算《三傻》。 《摔跤》中的歌舞還不算很做作,略有點尷尬,但《地球上的星星》、《pk》那歌舞來得之唐突,簡直是有點神經錯亂的感覺。 寶萊塢都能拍出這麼多高質量電影了,怎麼在這一點上如此一根筋呢?也許他們也有個類似廣電總局的機構要強迫電影必須自帶歌舞,要不然就是印度電影人對他們的歌舞實在迷戀到無法客觀認知的地步,認為無論是復仇、愛情、教育、宗教題材,歌舞總是加分的。 如果有一天能夠跟印度電影人聊天,好想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一句,「歌舞環節,加不進去就不要硬加」。 六、無能教練的這個角色安排不太高明 《摔跤》中為了顯示出父親的能力、也為後續的情節展開埋下伏筆,編劇為吉塔到國家隊後安排了一個指導技藝拙劣、剛愎自用、嫉妒心強、道德低下的教練,反正就是他一手把實力出眾的吉塔給誤導了。過於臉譜化的角色,如果吹毛求疵地講,這樣的安排不夠高明。正邪劃分地太明顯,而且不合邏輯,一個國家級教練完全不懂得尊重人、在專業指導上說什麼錯什麼、出於嫉妒而直接動用不光彩的手段讓父親錯過吉塔的決賽,簡直就是小孩子會定義的那種「壞人」。 相比之下,《三傻》中那個酷似愛因斯坦的工程學教授角色的設置就要高明些,雖然也總跟男主對著幹,讓觀眾心生厭惡,但是觀眾知道這並非因為他道德低下,而是他的陳腐教育觀念束縛著他,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他們深愛自己的孩子,卻以愛之名綁架了孩子的人生。 七、好電影的核心要素 電影看得多了,總認為好電影應該要有以下幾個核心要素: 1、劇本——這是電影的基礎,應該是一個有趣的、精彩的、基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故事,至少要能自圓其說並且普通智商看得懂。對於那些我看了兩遍都看不懂情節的電影,我必然要給差評,注意我說的是情節而非情懷,看不出電影的情懷可能是我自己太膚淺,那如果看不懂情節,我就覺得導演太裝了,再怎麼也是上過大學的人,情節都看不懂不應該啊。典型地就是《穆赫蘭道》,完全看不明白,一看影評,拍的是夢境,瞬間我就不爽了,一度還讓我懷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低於了普通水平。結果尼瑪,是夢境,不是欺負人嗎。 2、演員的表演——演員不等於明星,最討厭靠堆砌明星拍出來的電影。《72家房客》,基本上所有香港點得上名的明星都出鏡了,《江湖》基本上21世紀頭十年金像獎的影帝都上場了,依舊改變不了爛片的現實。還是那句話,明星只能成就票房,而好演員才能成就好電影。 3、觸及內心的價值——這一點要求有點高,也許有人認為電影好看就行,動輒上價值沒必要,但是看看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影片,基本上電影都在傳達一種能夠超越時間、國界、信仰的一些價值觀,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美麗人生》等等,這才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而國內前些年的花費不菲的大片,看完以後劇本不咋地,演得不咋地,還不知道導演想表達的到底是什麼,《夜宴》、《黃金甲》、《趙氏孤兒》不勝枚舉,不知道算哪門子的大片。 4、節奏——電影的節奏直接決定了電影好不好看,即使前面的要素都具備,但是沒有掌握好節奏,電影還是不好看。經典電影《黑暗中的舞者》,好劇本、好演員、好的價值,但是電影節奏沒有掌握好,全篇給人慢吞吞不精彩的感覺;再比如去年上映的《我的戰爭》,節奏太差,感覺情節剛到高潮就結束了。而印度電影的節奏拿捏地很好,鋪敘的時候不會太無趣,精彩的高潮情節以後常常以為電影就會結束了,結果一波接著一波的驚喜,讓觀影體驗非常滿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