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3 06:56:58
如果有觀眾無條件被這部電影感動的淚流滿面,那麼他可能是沒經歷過青春叛逆期。
但是如果因為立意上的偏差而否認電影在技術上的出色,那麼符合優秀標準的電影可能只剩下IMDB前50——可能還要去掉心靈雞湯的《阿甘正傳》,鼓吹黑幫文化的《好傢夥》,等等。
導演選擇了一個非常取巧的題材,從故事情節來看,幾乎明白無誤的寫著「女權」兩個大字。但是如果電影的立場出現了偏差,使人產生不適感,那麼我以為問題並不在於「男權」和「女權」之爭,而在於電影裡所展現的赤裸裸的封建家長制的價值觀念。
做一個假設,把電影裡的女主Geeta替換成一個男孩,故事仍然以原來的走向進行,那麼觀眾會有什麼觀感?去掉了女權因素,所剩下的無非是:
1. 一個家長為了實現自己本人的夢想對子女的強迫和專制。
2. 在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過程中,這個家長所採用的種種武斷和獨裁的手段。拒絕對子女的理解,忽視子女對於人格尊重的需求,不惜讓子女在所有人面前遭受羞辱。
3. 當子女成年,並小有成就後,仍然有強烈的控制欲,拒絕放手,試圖完全徹底的掌握子女的生活。
4. 當子女試圖反抗,或者至少是試圖獨立和做出自己個人選擇的時候,電影否定了這種選擇的價值。轉而著重描述父親的正確性,肯定另一個子女對於父親的順從。
5. 結尾的高潮對抗比賽,給人一種印象,似乎子女根本沒有能力憑藉自己的技巧和智力取得勝利,只有依靠父親的幫助才有可能奪冠。因此這個冠軍實際上不是Geeta的冠軍,而是父親的冠軍。
以上這些其實都不是男女性別造成的地位差異問題,而是數千年農業社會早就的封建家長專制觀念的體現。不管這個子女是男是女,作為家長的行為都不會有所改變。
實際上,類似的行為哪怕在今天的中國也屢見不鮮。就比如說,有多少家長是為了自己本人的夢想而逼迫子女去從事他們也許根本就不感興趣的職業?
必須說電影裡的父親其實做的並不算極端。因為首先他至少是發現了女兒的才能,然後才決定訓練女兒成為摔跤手。其次他給了女兒一年的時間進行嘗試。最後在電影結尾,Geeta奪冠的決賽里父親是缺席的,至少在這一場比賽里成功只屬於Geeta本人。
一個關於宣揚女權的故事為什麼看起來會像一個頌揚家長專制的電影?
問題可能出在電影展現的視角。本來這是一個關於女兒Geeta的故事,Geeta才應該是這個電影的第一主人公。但是導演卻選擇了父親作為主角,以他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這個人如何有夢想,他如何訓練自己的女兒,後半程在奧運賽場上本來應該是Geeta個人的奮鬥,就像所有運動員一樣,但電影卻把重點家庭親情關係上。這種錯位就造成了對家長制印象的強化,好像子女成年之後仍然生活思想不能自理。
為什麼導演會做出這個選擇?
原因太顯而易見。因為 阿米爾·汗 是印度頭號大明星,票房保證,當然必須給足夠的戲份。儘管一個女權電影本來應該有一個絕對的女性主角。
然而儘管有瑕疵,但我以為電影總體上還是能表達出導演想要傳遞的東西的。
不管父親是不是專制,是不是需要去參加一下子女教育的培訓班,至少結尾Geeta所取得的成就是真實的。至少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並且為印度處在同樣成長環境下的同胞提供了一個榜樣。
平等並不是一種天賦人權的恩賜。平等的權利是一個漫長的鬥爭過程。
困守在包辦婚姻裡的女性永遠不可能獲得人身的自由和平等,平等的到來只有靠個人的奮鬥和爭取。
權利是一個機會,是一個出路。當你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時,你就有能力對曾經禁錮你的東西——比如包辦婚姻——說不。
權利是一個聲音。至少印度的導演在發出一個聲音,哪怕父親的行為並不合理,但電影傳達的資訊是,女性也有可能在某個領域取得成功。這個聲音——哪怕其中摻雜著噪音——也許就會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相比之下,我國的電影在思想的傳遞上是沉默和無能的——更不用提在人物塑造、敘事節奏,高潮營造等等方面的全方位差距了。
另一方面,我國女權主義者在行動上也同樣是無力的。
比如說,歐美「白左」關注的問題是比如反對職場歧視,反對性騷擾這類現實話題,我國網路女權主義者關心的則是「你值得最好的自己」「明天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西方女權主義者會為了傳達自己的理念而舉行遊行示威,把口號和標語打到媒體的頭條上,喚起所有人的關注。我國女權主義者最擅長的則是在朋友圈轉發咪蒙老師的最新心靈雞湯——以及在網路上批判一部印度電影為什麼是直男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