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承載父母的夢想,摔跤吧 成民族榜樣,告白 黯然自殺
一、自己搞不定,孩子來幫忙
父母習慣把自己實現不了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幫忙實現自己的夢想,孩子處於弱勢,無論願意與否,都要背著父母的期望生活。有些孩子內化了父母的期望,變成自己的理想,比如《摔跤吧,爸爸》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有些孩子沒有完成內化,在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期望之間痛苦的掙扎,比如《無聲告白》中的莉迪亞。
《摔跤吧,爸爸》是最近上映的一部印度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個退役的摔跤選手把爭奪世界摔跤冠軍的夢想寄託在2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身上。女兒最初是反抗的,因為在印度農村女孩子練摔跤史無前例,被嘲笑。女兒反抗無效,被父親強制訓練1年後,她們在朋友的婚禮上突然意識到自己很幸福,不用十幾歲就嫁人,成為男人的工具,她們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想明白之後,吉塔和巴比塔由被動練習轉變為主動練習,最終取得邦冠軍、全國冠軍、世界冠軍。她們成了印度女孩子的榜樣,提升了印度女孩的地位,改變了印度女孩的命運。
《無聲告白》是華裔美國作家的一部小說,小說以品學兼優、乖巧懂事的混血女孩莉迪亞的死為開頭,父母認為莉迪亞沒有任何自殺原因,絕對不可能自殺。隨著哥哥、妹妹、鄰居男孩提供的資訊,最後斷定,莉迪亞是因為不堪父母的期望,找不到自己而自殺。而父母卻對此一無所知,父母看起來很民主,凡事徵求莉迪亞的意見,但徵求的內容都是飽含自己的期望的,母親希望莉迪亞學醫完成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父親希望莉迪亞成為社交明星,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
莉迪亞不喜歡母親期望她學的物理、化學,也沒有一個知心朋友,可她不敢反抗父母的意願,她害怕母親再次離家出走,她害怕父親失望。所以她死記硬背物理知識,每天拿著電話裝作在給朋友聊天。她是父母眼中的完美孩子,承載了父母所有的希望,得到父母無限的寵愛,她被父母的愛和期望壓得喘不過氣。好在,還有哥哥理解她,當哥哥考上哈佛大學逃離家庭時,莉迪亞無法獨自承受這一切,她選擇了自殺解脫。
二、沉默中爆發或滅亡
同樣承擔父母的期望,為何結果天差地別,吉塔和巴比塔成功了,成為了民族的驕傲;而莉迪亞卻徹底失敗,選擇了自殺。
1.夢想對個人的意義不同
在印度,女子地位低下,沒有夢想可言,父親強加給女兒夢想,女兒的命運隨即發生巨大改變。沒有夢想的人,突然有了夢想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受到周圍人的羨慕。
莉迪亞生活在美國,個人主義至上,每個人都個性鮮明,彰顯個人特色,追夢。莉迪亞卻沒有自己的夢想,委曲求全滿足父母的願望,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可憐。她羨慕鄰居傑克知道自己要什麼,羨慕哥哥喜歡太空。
2.父母的榜樣不同
吉塔的爸爸是成功的,是國賽摔跤冠軍,雖然周圍人對他強迫女兒練摔跤指指點點,他不在乎,他有自己的想法,用1年為期,訓練女兒。吉塔姐妹雖然認為父親是暴君,但是父親身上的巨大能量無形中也在影響著女兒。
而莉迪亞的父母是失敗的,母親一直追求與眾不同,最後卻沒有實現自己當醫生的夢想,反而成了一個家庭主婦。父親是華裔,一直追求融人人群,可最後還是沒有朋友,同事也對其另眼相看。父母都缺乏能量,莉迪亞目睹父母的失敗,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3.家庭氛圍不同
吉塔母親明確指出,父親不能讓女兒替自己完成願望,女兒有自己的人生。吉塔的爸爸霸道地告訴妻子女兒,我就是要女兒練摔跤,為期一年。雖然是被強迫,但時限清晰,溝通明確,雙方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吉塔姐妹沒有想不明白的地方,沒有猜測和恐懼。
而莉迪亞相反,父母自認為很民主,提出要求時先徵求莉迪亞的意見,莉迪亞每次都回答:好的,媽媽。表面上是自己的的選擇,其實是迎合父母。雙方資訊不對稱,溝通不暢,親子間隔著一堵透明的牆。父母完全不了解女兒的真實想法,女兒也不敢拒絕父母的期待。她害怕家庭再次陷入破裂。看起來家庭氣氛民主和諧,實則敏感壓抑脆弱。家庭中不可明說的禁忌秘密越多,氣氛越壓抑,越容易假裝快樂。
4.理想的層次不同
吉塔練摔跤,不單是為父親而戰,也是為自己而戰,還是為所有印度女孩而戰,她有了更強大的使命感,意義感。她把摔跤內化為自己的追求、職業。而莉迪亞不是,她學習物理化學、順從父母,僅僅是完成父母的期望,她內心排斥這樣的生活。
所以,同樣強加自己的期望給孩子,霸道權威老爸成功了,虛偽母親失敗了。吉塔和莉迪亞兩個極端的例子,希望能引起父母反思:為子女做規劃時,到底是為了子女的發展,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