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4 00:52:22
晉惠帝不會認為自己錯了,因為肉糜確實比粟米要更有營養,更能充飢。他只是深宮呆久了,不知道老百姓的選項里是不可能有肉糜的。
站在道德至高點上的某些觀眾評論這部電影是男權主義,映射了父親自私自利的嘴臉。他們是不會認為自己錯的,因為他們講訴的道理確實不能算錯。只是,他們是否清楚在印度偏遠地區的女孩子能有多少種選擇?
電影中特地從一位小小年紀(14歲)就成為新娘的女孩口中說出了真相。她們沒有選擇,唯一的道路就是早早便為人妻,和鍋碗瓢盆過一輩子。父親的初心是自私的,但實際的結果是給了頗有天賦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一個選擇的機會。兩位女兒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她們開始主動鍛鍊,並在輸了第一場比賽之後主動要求再賽。
孩子既然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整部片子的道德觀就成立了。站在道德至高點的朋友們和站在道德半山腰的我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為孩子們祝福,希望她們達成心願。難道不是嗎?
由此說開,我最近看到了大量批評超級中學(衡水模式)的文章。這些作者也是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對這一現象口誅筆伐。他們說的也是正確的,素質教育多好啊,孩子們怎麼能變成考試機器呢?但我很想知道他們之中有誰來自三線或四線城市。因為,我也不清楚情況,所以我很想問問他們:這些地方的孩子們或家長們有選擇嗎?那些地方有素質教育嗎?孩子不通過高考改變生活地域,不就得回到毫無生氣的小地方過一輩子嗎?現在的高考的階層改變效能已經很弱了(大城市就算留的下,也不一定呆的住),但還是最公平,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如果,我是那種環境裡的孩子,我也會努力學習,爭取進如這種超級中學,嘗試著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我是他們的父母,只要孩子不強烈反對,也會送他們進去的。因為,我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能看到有這麼多篇駁斥那種似乎充滿神聖道德感的文章,我很欣慰。胡不食肉糜者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