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夏目的妖精

2017-05-14 04:15:54

愛這一刻、愛眼前的生活、愛身邊的人。


If I can get you licking and loving, I have my purpose. 先說初印象。「一條狗的使命」,這個名字我最初是在B站看到的,這個名字我一看就知道是那種我一定會好奇想要去了解的問題,我愛汪星人,我太想知道這群怪怪生物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了。雖然在B站看了x分鐘看完《一條狗的使命》,也就是說,被劇透的,但是我還是對這部電影唸唸不忘,還是把斷斷續續地把它看完了。在家看了一段,去教室沒有WIFI沒法看,一到醫院有了WIFI琢磨著看點什麼,想了想,還是想把繼續這部電影,今天在家裡,終於把它看完。 作為一個大學生,作為一個一直在學英語的人,我看這部電影最初的感覺就是:我TMD不用看字幕竟然完全能夠聽出角色們說了什麼!這件事真的對於一個學了那麼長時間英語的中國學生來說真的太重要了。以前人們總說中國人學的是啞巴英語,其實何嘗不是聾子英語呢?以前我看過大量的英文電影,但是能夠聽清角色的對白,這是頭一次。 一條狗的使命到底是什麼呢?以前我在部落格看過一個小片,講的是一個小孩子的狗狗去世,小孩子傷心的不得了,無法接收這個事實,孩子的家長告訴孩子:孩子你不要傷心,因為狗狗這種生物,天生就知道什麼是愛,它已經用一生去踐行愛,我們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不能真正理解的事情,它一輩子都在用行動去表達,它是圓滿的,它的使命完成了。——愛,這就是一條狗的使命。 在我們這部電影中,不僅僅是愛,而且是現在愛、一直愛、每時每刻愛……just be here now,我理解的是,「活在當下」:愛這一刻、愛眼前的生活、愛身邊的人。 電影裡的很多角色,他們沒有都做到just be here。 男主角伊森,他因為自己腿的殘疾,雖然他愛著女主角,但是他看著自己的腿,想著以後這條殘腿可能會帶來的種種問題,他害怕,他選擇把自己的愛人推開。他沒有愛此刻,愛身邊的人,他被未來的未知打敗了。 男主角的爸爸,一時失業的失意,他就是酗酒、頹廢。他也沒有愛身邊的人,他害怕自己的未來依舊是失敗,於是他連現在也一併放棄了。每當人們遇到人生的大變故時,人們就會引發哲學思考,每當這個時候,人們就特別容易陷入宿命論,或者是虛無主義中去。人們會看不見當下,看不清輕與重。 電影的最後,由於狗狗的牽線,相愛的戀人終於能夠再度相逢,這是戲劇。但是,現實中,請不要把愛人推開,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久別重逢。 我們的狗狗永遠活在當下。愛身邊的藍星人,愛生活,愛每一刻的時間,愛每一世自己的角色。不慌不忙,愛著愛著,美好就又回到了狗狗的身邊。 電影中,給了狗狗的牌子很多鏡頭。我一直覺得,就像小說里人物的行動總是有目的一樣,電影鏡頭就像是導演的手指,指給你他想讓你注意的東西。給狗狗上牌子、打疫苗,養狗是一種責任。西方人養狗,就跟養孩子一樣,狗狗和女兒,都是good girl。不僅是寵愛,更是責任、尊重。英國脫歐時,有些人在關注經濟,有些人在關注政治,而我關注這樣一部份英國人,他們反對脫歐,因為他們無法對自己家的狗狗解釋,狗狗們出國的護照沒法用了。我當時是有一點驚訝的,連狗狗都有護照。後來一想,社會發展到成熟是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嚴格的檢疫,負責任的飼養,換來的就是帶狗狗出國的自由。西方人尊重狗狗,其實是尊重西方人自己。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 以前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飯,遇見一位醫院的老師沒位置過來拼桌,隨便聊了幾句,她便對我說起她一直以來的行動來。她反對狗肉節,她每次吃完飯都會把吃不了的食物分給流浪狗吃,她會給她身邊的同事朋友宣傳尊重狗狗。她舉例說已開發國家對狗狗的態度比中國先進很多,中國應該學習西方國家立法保護狗狗等等。我當時就想,這樣一個小小的個體,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言語,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為同在這顆星球上的另一種小生物,做著努力,也許能力有限,但就像畢淑敏說的,吶喊是必須的,就算這一輩子無人聽見,回聲也將激盪久遠。 很多人在看完了類似《忠犬八公》這樣的電影以後,就會藉著感動,去買一隻秋田犬來養。他們只看到狗狗能給他們的忠誠,卻沒有看到電影裡清晰地介紹了的:秋田犬是不喜歡玩球的。選擇狗狗,不能只看名氣,不能只看品種高貴,也不能只看狗狗能夠給你什麼。我們選擇養一隻狗狗之前,應該想想自己能夠給狗狗什麼。能對他們負責嗎?發生問題時能不拋棄他們嗎?在享受狗狗給你的愛的同時也要對他們負責。 有的觀眾說,這不是一條狗的使命,而是人賦予它的使命。這話說的非常對,別說一條狗了,一個人,他或她知道人類的使命是什麼嗎?知道宇宙的目的是什麼嗎?人們總是說電影巧合得離譜,但是,這不就是戲劇嗎?戲劇當然要有戲劇性。「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狗狗到底有沒有「救人」的思想?狗真的有那麼高的智商?我們永遠沒法知道,因為我們不是狗狗。導盲犬、警犬,不管狗狗的「使命」是不是真的,他們的社會價值是真的。 引用豆瓣網友的話:「站在人類社會需要更高進步的高度去看,我們認為這是狗的生命價值的昇華,人類為了維護整個社會能更普世安詳的持續發展,在努力付出自身的價值以外,還給狗賦予了超越它們生命本能的生命價值。從大自然整體平衡發展的意義上去講,社會職能性工作犬生命意義的高度遠遠要高於個人家庭養犬。」 對於電影主題的看法,我只想說:更多解讀,更多歡笑。 關於對電影的看法,也有一些觀眾說這部電影的導演根本不懂他們對《忠犬八公》的感情。呃……其實,兩部電影是同一個導演。這個事例告訴我們:批評的前提一定要完全的了解。 而且這部電影給了我們一個可能:貝利為什麼就不能是八公的轉世呢? 剛才提到了導盲犬,說到導盲犬,不得不說陳燕。她帶著珍妮一次一次地被天通苑的地鐵拒絕,她努力上各種節目,終於為盲人群體、為導盲犬群體,贏得了公共場合可以允許導盲犬進入的、他們應有的權利。那一次我在家附近的銀行門口看到他們貼出「我們接受導盲犬進入」的告示,我知道陳燕真正成功了,我突然覺得她的努力已經擴散到了這種程度,但這背後是多少心酸,多少次被拒絕,多少次再嘗試。這個姑娘真的太偉大了。她給了多少盲人信心,給了多少健全人反思,給這個社會,給這個國家的東西,實在是太可貴了。時代會記住她、記住珍妮。 她說曾經有一次,珍妮為了保護她不被自行車撞到,珍妮自己受了傷,她好心疼……唉,有時候導盲犬的存在真的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太神奇,什麼都有可能。 狗狗這種生物真神奇。在城市裡被馴養這麼多年,還是那麼喜歡出去玩。也許他們一直沒有忘記遙遠的記憶里在草原上的奔馳。 另外,我曾在動物園看過一次馬戲團表演,我觀察到所有動物都出於怕挨打而表演,只有狗狗是喜歡錶演的。它們渴望表演,從表演一開始就充滿期待,別的演員還沒有下台,他們早已躍躍欲試,籠子一開,他們就衝出來站好位。他們就像熱愛舞台的演員,急於把自己精彩的演出獻給觀眾。不得不說狗狗的這種獨特性也許就是他們能夠這麼長久地與人類和諧地生活在城市裡的原因。對於動物的表演,我反對虐待懲罰式的,贊成鼓勵獎勵性的。比如《心花路放》裡的果汁,它可愛的表演為它的種群——中華田園犬——代言,喚起更多的愛犬人士去關注愛護流浪犬。它的主人也用獎勵的訓練方法訓練了很多其他的動物,他們上節目、演電影、攢人氣,和他們的主人一起,為他們自己的小小種群努力著。其實我們的導演也是這樣為了動物們而努力的人。 還有很多關於狗狗的討論,比如安樂死、品種的堅持什麼的,我還沒有確定的答案。 最後回到電影。有人說這部電影套路,《微微一笑很傾城》電影版也套路,那時候我就覺得,也不叫套路,這叫完成的工整。雖然我知道貝利一定會去倉庫找出橄欖球,一定會引導伊森輔助它助跑玩球,但是當貝利終於又一次跳到伊森身上騰空躍起時,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感動,我覺得這個句號畫好了,我滿足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