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做與眾不同的自己
摔跤吧,爸爸。開始注意到是因為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的新電影,他在片中狂增體重後又減肥從而演繹不同時期爸爸的角色。論一個演員的修養,阿米爾汗用自己的倔強與瘋狂體現的淋漓盡致。觀影后發現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除了敬業的演員和狂飆的演技外還有眾多社會現實的披露,重男輕女;官員不作為(這也是我國現在關注的問題);在這個社會要想與眾不同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
片中姐妹倆剪短頭髮,換上短袖短褲從村中經過受到村民們的嘲笑,上學時更是格格不入。試想如果是自己,你有膽量做這種「另類」嗎?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安全需求高於生理需求排在第二位。在社會中與眾不同往往代表不安全,受別人的冷眼和嘲笑感覺比身體上的傷害還要來的痛苦。所以,怕,怕別人指指點點,怕別人說這孩子怎麼和別人家的不一樣,父母更是擔心自己的孩子貼上這種標籤。中國的父母大都求安穩,夢想也是以安慰為基礎的存在。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大家都變得一樣了。
蔡崇達的皮囊中有一段話說:不合時宜的東西,如果自己虛弱,終究會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但有力量了,或堅持久了,或許反而能成為眾人吹捧的魅力與個性。每個人都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只不過在社會中往往個性就被慢慢淹沒了,但是也許再堅持一下你的個性便會成為如此閃亮的發光點。電影中兩姐妹用實力說話,贏得了一個有一個金牌,最後姐姐大英國協運動會的金牌更是為自己的祖國贏得了榮譽。現實中當時嘲笑過她們與眾不同的人都被自行打臉,而且打臉後還得跟著一起發自內心的喝彩,還會跟別人吹捧我和這女娃一個村的。
所以,不一樣怎麼了,活的精彩和真實不是更重要。潮流開始的時候都會受到各種批判,但最後大家都爭著去學原來自己如此不懈的事物。堅持下去吧,也許你的與眾不同就是下一季的流行。就算不是,也算是對自己骨子裡,基因里蘊含的特色力量的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