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奮鬥吧女兒!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評分如此之高的電影了,或許,在我開始沉迷於電影的這些年中,這樣的評分前所未有。
以前就對米叔的影響力有所耳聞,無論是當年的《三傻大鬧寶萊塢》,還是今日的《摔跤吧,爸爸》,他對於人物的詮釋和影片所諷刺的現實,都極為深刻地影響到了我。更何況,一把年紀,寶刀未老,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剃掉鬍子仍是萌哭我的小鮮肉一枚。
整部電影長達140分鐘,但是你卻並不會覺得有任何一分鐘多餘,甚至到結束還意猶未盡。淚點與笑點並存,感動於振奮同在。在好萊塢英雄主義的狂轟濫炸下,這樣幽默但並不輕鬆的「英雄主義」更能引起共鳴,畢竟,我們不是超級戰士,我們只是有夢想的普通人。
可是現在,很多人連夢想都沒有了。
小學一年級想當一名科學家,想當一個抓壞蛋的警察,但是學不好基礎理論課,耐不下性子窩在實驗室裡搞研究,沒毅力堅持鍛鍊……這些做不到,親手埋葬了我們的夢想。
你或許會說,那時候還小嘛,哪裡知道什麼是真正自己想做的,但是現在呢,現在你自己,又是否真的有夢想,而你的夢想又是什麼?
電影在這一點上給了我兩個啟發,我們一一展開討論。
首先,你的夢想可能很瘋狂,但你要做好與全世界為敵的準備。電影裡,爸爸馬哈維亞心心唸唸就是為祖國拿一塊金牌,執著到自己拿不到,自己的兒子也要拿到;固執到不稀罕銀牌銅牌,只要金牌。奈何天不如願,他沒有兒子,但感激天無絕人之路,他的女兒們很有摔跤天賦。可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女孩沒有地位,只能向家庭主婦一般的生活,而「不安份的女孩們」,她們會被嘲笑,會被詬病,她們會……嫁不出去。但是執著於夢想的爸爸敢於站出來與全世界為敵,他不在意別人的嘲笑,不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亦不在意在追求夢想道路上各種人渣的阻礙。生活質量、設備條件……一切都無法阻止他將女兒們培養成摔跤冠軍,實現自己的夢想。
而我們是否有為自己夢想與全世界為敵的勇氣?你又是否真的不在意別人看你的異樣眼光?你又是否做好了努力後也不一定會成功的心理準備?
可是誰又是真正地一切準備都妥當之後才上路的?不過都是行走在夢想的路上,不斷完善、不斷打擊才走到目的地的吧。因此,在面對夢想的時候,拿出那份孤勇,拿出那一去不回的霸氣與執著,不必萬無一失,不必多愁善感,只要你能不忘初心地走下去就好。
其次,你現在做的事並不一定是為了你的現在夢想,但它能決定你以後的夢想。吉塔和芭比塔,兩個女孩子被迫去練摔跤,被迫去剪頭髮,她們的付出並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現在的小小心願,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父親的夢想。這是可悲的,悲在命運不能由自己掌握,但也是可喜的,因為現在的付出將提升她們的自我價值,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這些經歷將錦上添花,將成為下一個夢想的契機。
你不去做便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興趣,你不去堅持便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你不願意的每個瞬間都是在毀掉另一個可能的自己。因為你不會知道現在放過的機會很可能是你以後機會的先決條件,你當初的無作為會導致現在的你沒有選擇的權力而被直接淘汰。但是如果當初有去做又會怎樣?至少,一個不一樣的未來,一個更不一樣的夢想。
除此之外,電影說傳達的第二個資訊,也是我更為在意的資訊是:女性的權利與地位。
印度的文化不同於中國,女性在社會中地位低下,連基本的權力都無法保證,更別提成為菁英與男性同台競技了。中國的情況相較較好,但性別歧視在我們的國家仍然存在且較為嚴重,最直接的例子,就業與生育權。儘管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開始渴望平等的地位,但是能獲得的支持還是很少。我們還是被禁錮在傳統思維里,認為女性就應該過著平凡而又簡單的生活,相夫教子,粗茶淡飯,家長里短。更可怕的是父母如是說,男性如是說,連身邊的同齡女性也如是說。但是革命向來艱辛,且總伴隨著巨大的爭議,甚至需要用多數人的鮮血來祭奠,才能換取勝利。而我們,很有可能是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那一代人。這是悲壯的,亦是無悔的,拋卻捨我其誰的英雄主義,更多的是為自己奮鬥的想法。女權主義的革命不僅僅是在爭取與男性相同的地位,更在於爭取更多的選擇權。我們不僅僅可以選擇在家相夫教子,也可以選擇拚殺職場,而無論是哪一種選擇,都能夠獲得尊重和平等的看待。如同預告片裡的那句話,「她們將能自己選擇自己的伴侶」,而獲得尊重和權力的女性,更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
羅里吧嗦寫了一堆,但真正想感慨的,大抵是那句,你是我的驕傲。
願我們,更願所有的女孩,都能成為自己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