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4 11:44:36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了前面諸多影評,讚美聲不斷,也不乏罵名,不可否認這不是一部盡善盡美的完美作品,鑽空子的人想挑刺自然無孔不入,擺起論據來也振振有詞,的確,讚美之人的視角也千變萬化,一部經得起推敲的片子總要容納來自各角度的論證--好的片子其思想應當是辯證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裡,我不談好與壞,只想說說其打動我使我印象深刻的那些有血有肉的人。
一.父親
走出電影院過了兩個小時,至今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父親月下孤獨不得子的身影,
不是發誓要拿下國際獎的誓言,
不是從女兒身上看到希望的笑容,
更不是女兒拿下獎盃後的淚水,
其實,最打動我的,是黃昏時在自家練習用的黃沙地上,當侄子第一次與女兒訓練輕鬆將兩個女兒打倒並嘚瑟的向他炫耀時,父親並不是又對剛獲勝得意洋洋的侄子燃起了新的希望,而是目不轉睛的繼續盯著被打趴下在黃沙地裡打滾的兩個女兒,似乎眼裡只有女兒因失敗而沒有鬥志地在地上哀嚎的身影。
若按照父親當時只想為國家拿獎的心境以及男生理所應當摔跤好一點的邏輯來講,缺乏思考的編劇會將父親的目光移向好似更有前途的侄子,但,父親的目光從不曾從女兒身上移開一步。
這才是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考究得出的最終結果。
他不僅是一位愛國的摔跤全國冠軍,他還是一位只將自己女兒視為希望的父親。
人之所以有血有肉,是因為他的慾望絕對不是單一的,人是多維的。
二.大女兒在當地第一次參加比賽時說服簽到人的人。
他為了票房而勸簽到人讓女生參加比賽合情合理,但當簽到人問到:要是出了事怎麼辦?他卻理所應當的回答:那又有什麼關係?
出境一分多鐘,短短幾句台詞,一個為錢不不顧他人死活的老闆形象生動呈現在我眼前,不得不感嘆編劇對人性的理解之通透。
是啊,當自己的溫飽生活問題都不能解決的時候,哪裡還有心思去考慮其他與自身無關的事物?
三.教練
看完片子之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父親和教練之間教學方法的較量,難道是指的傳統與新事物的較量嗎?片子旨在告訴你傳統的方式更好?若是這樣,這部片未免太淺薄。
一個真正哲學層面的問題是沒有黑與白的,同樣,一部好的片子絕對不會意圖告訴你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真正的思考永遠是思辨的。
思考良久得出的結論是:目的性導致必然的結果。 問題的核心不在於舊與新,而在於父親與教練的目的截然不同。
當教練說對吉塔說:『你換去51公斤的比賽吧,這樣好歹你能拿一枚獎牌,55公斤的你一塊銅牌都拿不到』時;
當他想要開除吉塔兩姐妹,卻只是因為她們違背他的意願而跟著父親加課時;
當他對著媒體毫不避諱的說印度至少拿到一枚銀牌時;
當在決賽,他將父親關進小黑屋,不管父親的指導是否有效,只是因為父親與自己意見不同,怕自己教練的名聲掃地時......
這些種種細節,都指向一個矛頭---他從沒想過印度能拿金牌,也沒想過要為印度拿下金牌。他只安安心心的做他自己應該做的工作,拿相應的高薪,過自己的富足生活而已。
他從不考究自己的教學方式有何問題;也不管每個運動員的優劣勢,全採取防守,他只要保證印度不出差錯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沒有激情也沒有信仰。
本就無贏的因,哪來贏的果。
我認為教練這個人物並不是刻意捏造出來的反派,這樣的人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多少人民教師只為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而教學生走後面的捷徑?多少警察對人民的報案視而不見,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又有多少政府官員不去真正體恤民心而只貪圖自己享受?例子太多太多,這就是社會很大一部份的真實投影。
所以,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站在我們面面,並不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能夠像父親一樣,心中都充滿萬丈光芒;
希望我們勇敢的與社會的黑暗面去鬥爭;
希望我們永保赤子之心,用這顆赤子之心去盡情燃燒我們的生命,不懼怕,不膽怯,眺望前方,勇敢前進。
最後,回過頭來說一句,若是愚蠢的編劇,一定會將教練日後的生活寫的非常慘烈,以便告訴觀眾,你看,只有像父親一樣充滿大愛為國家著想的人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若是這樣,這部片票房估計會虧損一半。
事物本就是辯證的,大愛有大愛的偉大,小愛也有小愛的幸福,我認為教練的不一定比父親失敗,父親為了最後勝利的那一刻,多少個日日夜夜愁眉苦臉緊咬牙關生怕失敗,這種生活對平常人來說興許也是失敗的。
我慶幸電影最後沒有教練的慘狀,也沒有父親的高枕無憂,無法說《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絕世經典之作,但,至少它給我們展示了生活,慾望,人性的多樣性,它通過對生活的提煉,讓我們在跟隨自己內心的同時,多了一些平常難以注意到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