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醉余堂主人

2017-05-14 17:28:33

管他們怎麼說——《摔跤吧 爸爸》觀後感


聽說《摔跤吧 爸爸》口碑超好,週六便和妻兒同去大光明觀看,看完以後不過癮,還要網上找資源下載再看。這部大家都說好的片子果然是好,不講戰爭,不演神話,讓一個對摔跤從沒有一絲一毫興趣的我從頭至尾看著吉塔和巴比塔與不同對手進行激烈比賽,有時甚至屏息默禱,心被她們姐妹倆的摔跤表現不時牽動。
看上去這是一部勵志故事片,姐妹倆通過爸爸對她們的訓練,克服種種困難,從邦、國家到世界不斷參加賽事,不斷獲獎,最後終於過關斬將,拿到了世界冠軍。是的,看到她們拿到世界冠軍,看到馬哈維亞為了女兒的成功留下眼淚,我也激動不已。是的,激動,感動,欣慰。然後,是不是會對自己或者別人說,你看,只要努力,終獲成功,這可是根據真人真事拍攝的,奮鬥吧,擼起袖子加油幹吧,有一天,你也會成功的。
哦,不。
如果姐妹倆最後沒有拿到冠軍呢?她們的父親馬哈維亞說的對,拿銀牌是很快被人忘記的,拿金牌會讓人們長久地記住。這是現實。她們也確實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她們也將當之無愧地享受金牌給她們帶來的榮耀以及命運的改變。但是,從這件事的一開始,便有人能保證她們最後必拿冠軍嗎?如果沒拿到冠軍,是否說明姐妹倆之前的一切努力就是白費的,她們父親的決定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這種假設似乎讓人無法確切地回答。是的,如果沒成功,那前面的這一切還有意義嗎?女孩子摔跤所獲得的成功所帶來的意義純粹因為成功的結果而存在嗎?
讓我來回答:不。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心動之處,是母親達亞卡和父親馬哈維亞的一段對話。母親認為女孩子學摔跤,不成體統,擔心周圍輿論的壓力,別人異樣的眼光,以後嫁不出去。
達亞卡說:「摔跤是男孩們的運動。」
馬哈維亞說:「你感覺我們丫頭不如男孩?」
達亞卡說:「我從沒見過姑娘家玩摔跤。村里人們會怎麼說?」
馬哈維亞說:「管他們怎麼說。」
對,就是這句,「管他們怎麼說」。這是這部電影作品能激動人心的精神核心。選擇自己的學習模式,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只管去做,因為我有自己與眾不同的、屬於我自己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通向鮮花與掌聲,也可以通向平淡與寧靜。前提是,你喜歡,你願意。馬哈維亞發現了兩個女兒的摔跤優點,然後要老婆給他一年的時間,訓練女兒摔跤。女兒從懵懂不知的各種抗拒到積極主動的全力訓練,完成了對自身命運之路的自主選擇。印度是個嚴重重男輕女的國家,女孩子年紀輕輕就要嫁人,幹家務,相夫教子,缺乏自己的空間。其實最根本的,是女孩子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大家都要嫁為人婦,相夫教子,而吉塔和巴比塔姐妹倆卻想要過另一種生活。各種非議,責難,譏諷,輕視,需要姐妹倆去清掃,去無視。這是選擇的代價。一種大家都在過的生活,儘管有抱怨,卻因為心理參照的原因,大家都能按部就班,相安無事。但一旦有人選擇另一種活法,儘管這種活法要有意思的多,很多人卻能找出種種理由來質問,否定,嘲笑,打擊。因為他們眼裡所看到的,是大多數人都這樣活,所以是對的;你卻為什麼要那樣和別人步調不一致地活,所以你肯定錯了。這個世界上,說閒話的「村里人們」永遠是大多數,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肯定是。但如果一個人想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話,則必然要無視那些「村里人們」的話,不能讓那些話成為干擾你人生走向的因素。所以,「管他們怎麼說」!
而你選擇的這條路,絕不會到處充滿鮮花。因為這裡沒有童話。現實對你的衝擊碰撞,永遠比你假設的要多。在全力往前,不斷前進之時,你有時會停下來,重新思考,重新尋找更好的方向,但,絕對不是掉頭退回到原來的那些庸眾中。吉塔參加國際比賽四連敗之後,反思原因,重新調整。她這條路,並不算太順。她的最終獲勝,是因為她沒有聽命於那套大家都必須聽命的學院派官僚指令,而是衝破壓力,做出了戰略調整。這也是選擇。在這部電影裡面,我看到的是,如果吉塔從一開始就選擇大多數人過的生活,她後來不可能走向那條摔跤路;如果她後來聽從所有人都要服從的權威教練的指導,那她就不會獲得後面的成功。人生一直處於選擇之中,誰都是如此,區別在於,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更多地聽從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去盲目地聽別人的指揮,哪怕這個「別人」是大多數。因為你始終過的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那些「村里人們」的。人生的美妙之處在於你根據不同的情況做出了自主的選擇,然後迎接不同的結果。成與敗,是副產品。如果,一個人無法選擇,沒有自由,何來成功,何談快樂?藩籬之外是何風光,先衝破去看;而對於藩籬之內的芸芸眾生,管他們怎麼說。
在2010年大英國協運動會女子摔跤決賽的前夜,父親不再叮囑大姐吉塔具體的戰術,而是動情地說道:「如果你贏了,將有更多的女孩站在你這邊,反抗那些歧視女性的人,反抗女性從小只能做家務,反抗小小年紀就要與人訂婚。明天,你是在與所有歧視女性的人在戰鬥!」這段話,盪氣迴腸,聽來令人血脈僨張,激奮不已。
我想,如果輸了,你也是在戰鬥。最重要的,是你在戰鬥,管他們怎麼說。因為,你活出了你自己。這叫精彩,不分輸贏。這是那些許許多多的「村里人們」這輩子都無法活出來的味道。
另外,本片配樂贊,有時輕鬆活躍,有時低徊悲壯,有時激奮昂揚;情節張弛有度,前松後緊,有笑,有淚。看到印度的體育培訓體制,感覺官僚作風是無國界的,各個地方差不多,一笑;有人說這部片子體現了專制的父權,我卻看到這個一輩子不做飯的男人為了支持女兒,跑到女兒學校附近自己燒飯,給女兒加餐、陪練,看到這個硬漢在體育學院流淚替女兒求情,把女兒從小到大的戰績貼在本子上給學院領導看……我喜歡這個「專制」的父親。
回頭再看看吉塔和巴比塔從小走過來的路,風也有,雨也有,汗也有,淚也有,但收穫更多的,是心中那份不屈的希望和那與眾不同的生命的強悍。影片結尾,吉塔把金牌遞到父親手裡,父親百感交集,對女兒說:「為你自豪。」我為她們感到高興。她們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奪金之時,她們意氣風發,但她們最美的那一刻,卻應該是當年受眾人譏諷,流汗流淚的同時,在塵土飛揚中苦練摔跤那一刻。那是強悍,那是自由,那是美麗。

                                                     寫於2017-5-1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