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懷空

2017-05-14 20:49:29

有比快樂和自由更大的善


1.

前天晚上在波士頓,和一位同學的師姐聊天。她說,孩子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給予愛和快樂,並痛陳學校教育對孩子的迫害。我當即表達了不同意見,我說:「教育本身就是不快樂的」。做數學題辛苦,可是不忍受一些辛苦,我不可能學會微積分、線代、機率論,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科學研究者根本無從談起。同樣,我從來不相信單純的快樂能帶給孩子安身立命的本領和實現未來的可能性。孩子的人性是不完美的,相比心智成熟並見過世面的成年人,他(她)有著更嚴重的好逸惡勞和目光短淺。因此,我覺得這位師姐的做法其實是一種縱容和溺愛。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她有門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自然可以可吃些苦。而對於出身底層的孩子,要想實現階層流動,早年多吃些苦頭,才有後來的甜。

2.

據說阿米爾汗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網路引起了爭議,尤其是來自女權主義者和像師姐這樣的快樂主義者的反對,說男主角把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女兒是醜陋的父權,並且他剝奪了女兒們快樂的童年和選擇的權利。同樣自稱女權主義者的我聽後真是對這樣的豬隊友言論感到羞赧,女權主義在中國的名聲就是被這些淺薄的人敗壞的。

男主角強迫女兒摔跤是醜陋的父權嗎?父權是剝奪子女維護自身,但男主角逼女兒摔跤,為此不惜和全世界作對,而是完全是為了女兒的未來考慮。(儘管不否認一開始有讓女兒替自己實現夢想的動機,但這是在發現女兒有摔跤天賦的前提下,而且對女兒利遠遠大於弊)。在印度貧窮的農村,向曾經的全國冠軍學習摔跤,是她們僅有的能出人頭地、擺脫早早嫁人圍著孩子和灶台轉的命運的機會,也是一個父親能給她們的全部。這是真正的愛和尊重,他把女兒當人看,而非要早早嫁掉的「麻煩」。他相信女孩和男孩一樣能吃苦,可以取得和男性一樣的成就,這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相比而言,國內「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陳詞濫調才是真正的性別歧視。

至於剝奪快樂童年的指責,我在第一段做了回應。這種「何不食肉糜」的論調,是何其的無知和傲慢。快樂固然重要,但它還是得為改變命運的努力讓步。何況,當女兒贏得摔跤比賽後,急不可耐地問「下次比賽在什麼時候?」 這種成功帶來的榮譽感勝前者快樂何止百倍!相比快樂,使其成才是更大的善。

3.

阿米爾汗的電影還促使我進一步思考什麼是選擇,什麼是自由。

屈從社會風俗和壓力不叫選擇。那叫妥協(或懦弱),甚至把它叫約束也好過叫它選擇。比如電影中早早結婚的那個女孩,你能說她是「選擇」了這麼一種生活嗎?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覺醒,隨大流的往前走,不叫選擇,那叫慣性。選擇,要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奮鬥和對命運的抗爭。所以男主角不是剝奪了女兒的選擇,恰恰相反,是他抵抗全世界的壓力,拓展了她們的選擇,給了她們未來的無限可能。

屈從動物本能不叫自由。懶惰和多巴胺帶來的快樂不叫自由,這叫生物侷限性。若想幸福,就要遠離這些。心理學實驗表明,從小能抵抗即時誘惑,學會推遲滿足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更大成就。缺乏自律,成天打電動刷韓劇很自由嗎?一點都不,這和由於昆蟲向光性而撲火的飛蛾沒有兩樣。康德說得很好,沒有理性,就沒有自由。所以,缺乏自律、被拖延症所困擾的現代人一點不自由啊。

強制確實不叫自由,但有時候,強制施加正確的干預卻帶來好的結果。除了這部電影中女兒的成功,我再舉兩個政治制度的例子。如果沒有拿破崙戰爭通過強制性制度變遷的方式摧毀歐洲諸國的封建制並帶來民法典,歐洲的近代化不知道還要推遲多久。後發國家追趕初期的「父愛主義」也具有合理性。當然要注意這條的適用性前提,那就是對規律或真理的深刻洞察。相比自由,真理才是更大的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