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拳手黑仔

2017-05-14 22:16:29

體育是教育的精神脊樑


在影院第二次觀看《摔跤吧,爸爸》後,還是想寫寫自己的對這部影片的感受,電影就像一面鏡子,在裡面每個人或許都遇到了各自的影子。 這部電影講述了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大女兒和二女兒很有摔跤的天賦,就開始了親自訓練她們,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期間趣事多多,但也由此引發了一連串有關輿論、宗教等社會話題的事件,儘管有極大的困難,最終大女兒們進入大英國協摔跤比賽並奪得冠軍。 一般來講父親大多喜歡將自己未完成的夢想繼希望於下一代實現,作為他的女兒們同時也是幸運的,因為在印度,女人的社會地位很低,十三四歲就允許結婚,當大女兒吉塔目睹自己的閨蜜十四歲就和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結婚,以後就是相夫教子,與鍋碗瓢盆為伴,14年的女兒,1天的皇后,之後將永遠是家庭的奴隸。女兒們明白了父親那沉重如山的愛,便發自內心地投入訓練,從而取得強制無法達到的優良效果。 小時候體弱多病,在小學畢業那年,父親把我我送到附近一個寺里去練武,第一天我自己,之後胡同里十幾個夥伴陸陸續續去了寺里。每天我們早上五點起床,揉著朦朧的雙眼,自行車輪踏著月光就騎到了兩公裡外的寺,早上練三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第一週是踢腿壓腿,記得那時練武特別苦,師父拿著戒尺,偷懶了,動作做不到位了,就會打。那可是真打,夥伴們還沒被打到,嚇得直哆嗦,有時候師父被氣急了,好傢夥,上去直接就是一鞭腿。所以大傢伙都不敢懈怠,一週以後,大家的腿都和棍子一樣不會打彎,騎自行車都是用腳蹬著地走,那叫一個痛啊!可師父不會管你疼不疼,踢腿必須腳尖踢到頭頂,劈腿必須一字馬。度過了陣痛期,之後的日子好多了,就開始了學習武術套路,五步拳,長拳,少林寺等,每天需要背誦經文,說實話,一路走來很感謝師父,每次遇到困難自己覺得走不去的時候,想想小時候練武肉體上那麼苦都堅持了下來,還有什麼堅持不了。 從小有一個「無冕之王」的新聞理想,上大學選擇了新聞學專業,擔心以後做了調查記者,會被黑社會分子恐嚇威脅,於是就在大學附近找了拳館學習散打,一年後又被拳館的哥哥推薦到了校隊空手道隊,開始集訓打比賽,教練是西安體院畢業的,姓賈,頗有水滸魯提轄的氣勢,大學和散打王那順格日樂是隊友。第一次見面,就把我們這群人嚇了一跳,一米八幾的個頭,二百多斤,關鍵是一身腱子肉,上來就是一個朝天蹬,我和隊友們都嚇尿了,心想這教練也太牛逼了!過了兩天,又來一個年輕的王教練,王教練是國家空手道隊退役的,很會和隊友打成一片。由於離全國大學生錦標賽就剩兩個多月,所以教練真的把我們往死練,賈教練重體能,王教練重技術,雖兩人在訓練計劃有過爭執,但還是為了提高隊員們的競技狀態。我覺得有爭執是好事,因為有爭執才能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 說說我自己吧,我剛開始是陪練,對方是武術班的學長,人家打小就在嵩山少林寺下面的塔溝武校練武,所以一上來我就挨打,整天挨打,腿上頭上紫一塊青一塊,就這樣一個半月後我學會了防守和迎擊,在隊裡不分男女,一視同仁,女生的進步要比男生神速。 在日本,空手道有四大流派,松濤、剛柔、和道、糸東,我們當時學的松濤,松濤站架動作大,相對糸東流就會顯得大開大合。而空手道的比賽分為兩種:型和組手。型就相當於中國的武術套路。而型又分為:個人型和團體型。組手就類似中國的散打,講究實戰,不過不能重擊和KO,打的時候戴護具。組手也分為:個人和團體。那時不像現在空手道已入選奧運項目,能收集到的資料很少,教練們的壓力很大。時間過得很快,比賽出發前,學校派了一輛中巴車,載著我們二十人穿過豫皖蘇三省,夜裡到達南京,有人知道嗎,當時的心情就和以前看美國的籃球和橄欖球電影一樣,少年們初次踏上征途時,心中的激情澎湃是不分國界的,封閉訓練幾個月後,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好奇的,就像第一次搖搖晃晃飛出鳥巢的雛鳥一樣,那叫一個興奮啊!比賽很快,也很慘烈,有喜有憂,但每個人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很感謝青春裡的這段經歷,體育教育重塑了我們的意志品質,懂得拚搏和永不言棄的意義。 不得不說,基層教練們在培養隊員真的付出很多,特別在大賽來臨之際,很多時候顧不上家庭,但他們更多的苦惱是體制內與運動員間的衝突,就如影片中馬哈維亞向體育局領導為自己的兩個女兒申請一塊專業的摔跤墊,結果沒有如願,最後用棉被拼成了一塊摔跤墊。很多時候,處在基層的教練也很無力,因為現實很蒼白,尤其是從事冷門項目的教練。 在從事裁判員的一些幕後工作後,好幾次我在擂台旁看到一位令人肅然致敬的父親,兒子在擂台上打浴血奮戰,他在台下竭力呼喊著戰術。這名運動員叫做劉勇,出生於江蘇省漣水縣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村孩子。2006年,年僅13歲的他就離開家鄉前往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習武,繼續父親的未實現的拳手夢。2014年劉勇轉行職業搏擊。由於劉勇是典型的散打打法,所以他的轉型並不順利,因為散打注重的是得點得分,在重擊以及二次的進攻上並不是很理想。經過半年多努力,他慢慢打出了自己的風格,並在武林風的比賽取得新人王的稱號。劉勇父親每次看兒子比賽時,都把心揪著,同時也感謝兒子在擂台上實現著自己當年沒能實現的拳手夢。 競技體育是美麗的,同時競技體育也是殘酷的,生活並不總如故事那樣壯烈。很多人一生註定與冠軍無緣,因為天賦,因為傷病……當你咬碎鋼牙跟自己較勁的時候,往往也只能傷到自己的牙。這樣的鬱悶,偶爾也是常態。那不是因為你不努力,甚至不是因為你不優秀,只是因為,某個地方的某個別人,他碰巧比你高個幾寸,速度快個半秒鐘,並擁有比你更變態的大肌肉維度。 那不怪你,當然,你也不必埋怨命運。因為命運從來不是不公,只是我們彼此擁有的命運,都各不相同。 現實中吉塔並沒有獲得世界冠軍,正如電影裡面的情節一樣,獲得了英屬聯邦運動會女子摔跤55kg冠軍,誰說這就不是成功。或許好的教育真正意義,是有個人告訴你,指引你選擇某條路,即便最終不會成功,但也不會比待在原地更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