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塔去國家體育中心之後變得「時尚」起來了,讓我想起了《娛樂至死》,娛樂文化的最大害處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蒙蔽雙眼,麻木思想,所幸她妹妹的出現讓她重新找回了自我。人是社會動物,要融入社會,做一個社會人,娛樂文化是需要的,但是認清娛樂的本質才能讓我們保持清醒的認識,不隨大流,不做平庸的「平均人」。
2,「虎爸教育」讓我想起了前兩年趙薇主演的《虎媽貓爸》,到底應該給孩子快樂的童年還是應該讓他學會更多的生存技能,這個爭議性的話題也許永遠難以達成統一的共識。本部影片顯然是傾向於「虎爸教育」是對孩子更好的,當吉塔姐妹第一次想要放棄摔跤的時候,她們的小夥伴新娘站了出來,說很羨慕她們,認為她們兩姐妹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自己未來的人生,而不只是作為做家務和結婚生子的工具。當然,當代中國國情不一樣,即使不需要「虎爸教育」,也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我覺得,「快樂教育」和「虎爸教育」各有利弊:快樂的童年經歷是人一生的寶貴財富,是人生任何階段的經歷無可比擬的,但是現在很多父母只是給了孩子快樂,而沒有教育,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句話這麼流行「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通過考試,想想真是太可怕了」,快樂教育反而成了他們不想教育孩子、偷懶的藉口;「虎爸教育」,依據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層次理論,則是放棄孩子的最底層生理需求(食慾、睡眠等),讓她們去追去最頂層的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帶來的成就感和榮譽感是底層生理需求無可比擬的,這也是影片中為什麼吉塔參加完一次比賽之後,越來越想參加比賽的原因。但是,「虎爸教育」很大程度是父母想要實現自己未完成的理想,而不是孩子的理想,造成心理上的創傷和童年的缺失該如何彌補?
我贊同的是快樂教育,人生在什麼階段做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孩子階段就應該有童年應有的經歷,但是應該儘早讓他們突破底層生理需求的侷限,學會更高層次的需求是很重要的,找尋自己的理想,發揮最大潛能去實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