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ora Liu

2017-05-15 03:55:45

地球上最厲害的字體:Helvetica


你可以用它說「我愛你」,也可以說「我恨你」。原文發在我的公眾號:LaGarconne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Nora Liu(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9914433/

蘋果iOS 7系統、雀巢、松下電器、漢莎航空、紐約地鐵站、American Apparel、COMME des GARÇONS、self service雜誌...這些品牌看似沒啥聯繫,但是我同你講——它們的logo都用了同一個字體,Helvetica.

Helvetica是一款誕生於1957年的字體,在工業化的時代,憑藉容易辨識和閱讀的字形而風靡世界,直至今日,仍有數不清的國際大品牌用它作為logo字體。我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是:最近讀了本講品牌故事的雜誌Magazine B,它有一期專門報導Helvetica字體。第一次在書店看到它的時候,我震驚了:字體也能作為一個品牌?!讀完以後心潮澎湃,覺得它太牛逼了,遂決定寫一篇文章歌頌它,就當我給Helvetica慶祝六十大壽吧!

首先聲明:我不是平面設計專業,也沒有接受過任何字體設計訓練。這篇文章是從閱讀者/字體接收者的角度寫的。為什麼要解釋呢?因為這個標題說得太絕對。我知道肯定有人不服氣:「胡說!那個xx字體才是地球上最厲害的!」

沒錯,論歷史悠久,它比不上Bodoni(Vogue雜誌封面字體);論實用,它比不上Times New Roman(留學黨懂,你們教授規定paper必須用這個字體);論討喜,它比不上Futura(經常出現在電影海報上,據說是鬼才導演Wes Andersen最愛的字體)...打臉例子無窮盡也。

但我還是一口咬定,Helvetica是地球上最厲害的字體。它經住了時間與空間的考驗,並且神不知鬼不覺地,包圍了你的生活。我會從這幾個方面來證明我沒有胡說:

誕生|大家都被包浩斯洗腦了、Helvetica的三位爸爸、為什麼叫Helvetica?

成名|為什麼大公司都愛Helvetica?沒有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知道這些,那又怎樣?

誕生|大家都被包浩斯洗腦了

如果你沒有認真觀察過大自然中的字體,可以用10秒了解一下字體的兩個大類:有襯線字體(serif)和無襯線字體(sans serif)。如下圖,有襯線就是左邊這種每一筆畫末尾有個小尾巴的,無襯線就是光溜溜的。

Helvetica是無襯線字體。在它誕生(還記得哪年嗎?)之前的20世紀上半葉,最流行的字體叫做Akzidenz-Grotesk。(德語的grotesk和法語的sans serif一樣,都表示無襯線字體)當時有個神奇的「新字體運動」,發起人Jan Tschichold先生主張: "每一種字體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且能有效傳達資訊,無襯線字體具備這兩種優勢,你們最好都用它。"

碰巧當時整個德國,乃至歐洲都被「包浩斯主義」洗腦,也就是「現代主義」。包浩斯不僅對建築、繪畫、工業設計有影響,還順便影響了字體設計。按照現代主義觀點,字體應該像一個透明容器,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專注於文字所表達的內容,不能喧賓奪主。Helvetica便是這樣一個乖孩子:長得四平八穩、各種場合均可使用。

了解了字體類型和時代背景,現在,讓我向你們隆重介紹Helvetica的三位爸爸「Fathers of Helvetica」——霍夫曼Eduard Hoffmann、米耶丁格Max Miedinger、帕克Mike Parker。

誕生|Helvetica的三位爸爸

霍夫曼是瑞士哈斯鑄造廠Haas Foundry的主理人。1944年他接管了這個歷史近400年的老廠(哈斯後來被美國的Linotype印刷廠買了下來,於1989年徹底解散)。霍夫曼看到自己廠裡的頭牌:Haas Grotesk字體銷量一年不如一年,心想這個廠不能砸在我手上啊!是時候研發一款新字體了!於是他請來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字體設計師兼銷售員米耶丁格。

左:米耶丁格,右:霍夫曼

米耶丁格也是蠻厲害的,二話不說設計了一套Neue Haas Grotesk,這個字體和老版本的Haas Grotesk相比,字母間距更小、看著更緊湊、流動性更好。

那個年代,賣字體就跟賣保險一樣,需要銷售員上門推銷的。霍夫曼有心機有恆心,用各種營銷策略,忽悠瑞士大企業們用它的字體做logo。從1956到1959,僅用三年時間,霍夫曼就把哈斯的銷量提高了20%。

注意,關鍵時刻到了,Helvetica要出生了!Neue Haas Grotesk被認可的同時,哈斯鑄造廠的大股東Stempel正在和美國印刷公司Linotype密切合作。(這幾個公司的關係我理了好久才釐清楚...捂臉)Haas, Stempel, 和Linotype三方協作,要把Neue Haas Grotesk這個字體變得更加適應Linotype印刷機,從而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這時候,第三位「爸爸」出現了。

70年代帕克的公關照,潮人一枚

作為Linotype的字體總監,帕克對Neue Haas Grotesk做了微調,使它與印刷機更加兼容。Helvetica由此誕生。帕克的臨門一腳,使他獲得了「the godfather of Helvetica」稱號。他產量驚人,在50年的工作生涯中設計了1000多款字體。他對Helvetica尤其偏愛:「這是款在不同大小背景下都有出色表現的字體,你只要把背景勾勒出來,用黑色填充剩餘部份,字體會自然顯現。」

誕生|為什麼叫Helvetica?

那麼問題來了,Neue Haas Grotesk名字太長,外國人肯定記不住的(主要美國人懶),於是Stempel的一個銷售員建議將之改名「Helvetia」,拉丁語中「瑞士」的意思。霍夫曼覺得用國家名來命名字體不妥,建議使用「Helvetica」,意味「瑞士的」,大家一致通過。還記得嗎?哈斯鑄造廠就是瑞士的!400年歷史哦!

有了一個好記的名字,Helvetica一炮走紅!當然也是它自己爭氣:字體的形狀和比例適合用於印刷、字母和單詞之間的距離合理、給人「剛正不阿」的印象。

要知道那是個沒有電腦的年代,買字體不像現在點幾下滑鼠就好了。那會兒買一套字體的錢能用來買兩輛汽車,所以大部份鑄造廠只買最典型的幾個字母,然後把它們和已有字體混搭,降低成本。比如Helvetica的字母R最有特色,買的人最多。我估計那會兒的鑄造廠老闆,是這麼炫耀自己有錢的:「夥計,最近Linotype新出來一個字體特好看,我趕緊定了一套。」

成名|為什麼大公司都愛Helvetica?

不得不說,Helvetica成長的每一步,都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字體面世後,正值六七十年代全球化浪潮。許多大企業渴望走向世界,因此需要一個極具辨識度的品牌標識。它們不約而同鎖定Helvetica:視覺上平衡、風格上中性、帶著現代主義氣息。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地的用戶們都能接受!

文章開頭的那一連串品牌名稱,就是最好的證據。挑幾個跟你具體說說:

Lufthansa 德國漢莎航空

1926年成立,最開始loog用了有襯線字體,後來轉向Akzidenz Grotesk, 最後投奔Helvetica. 漢莎航空機艙內所有印刷品,都統一用該字體,塑造出鮮明的品牌形象。

Panasonic 松下電器

Helvetica三位爸爸之一,帕克爸爸說過:「It's so firm. It's not a letter that's bent to shape. 」這個頑強不屈的特性,像極了松下電器——堅固、耐用。

COMME des GARÇONS 川久保玲

很難想像不按常理出牌的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會用Helvetica作為logo字體,有點諷刺,有點反差萌。

紐約 Subway 紐約地鐵站

Helvetica不僅被大公司認可,還收到了政府的垂青。Massimo Vignelli在1968-1972年間為紐約地鐵站設計的站牌和線路圖,均使用該字體。

self service 一年兩期的「反時尚」雜誌

和COMME des GARÇONS類似,self service也自帶反叛氣場。似乎標榜自己不時尚的時尚品牌,都喜歡用helvetica.

成名|沒有特色就是最大的特色

按照「流行趨勢」的套路,Helvetica在上世紀末這麼風光,進入21世紀該沒落了。然而它不受限於任何套路。不僅沒有沒落,還越發受待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一直在更新。電腦流行了,它趕緊電子化,於是你可以在word文檔裡面用它;手機用的人多了,它趕緊改良,這樣可以在小螢幕上看得清楚。(蘋果iOS系統字體直到2015年都是Helvetica,改掉之後被很多人吐槽)這種與時具進的態度,是Helvetica被奉為經典的原因啊!

說幾個數據。

1. 目前,Helvetica家族一共有60種字體,包括:Helvetica Light, Helvetica Black, Helvetica Textbook...

2. Monotype官網能買到一套Helvetica字體,共28種,832歐元

3. Monotype官網能買到改良過的Neue Helvetica字體,一套59種,1926歐元

人紅了就有人嫉妒,字體紅了也是。很多設計師公開聲明堅決不用Helvetica,因為它太常見、太無聊了!這我是不服氣的。就像前幾年「性冷淡風格」normcore大火,一下子馬路上的人都成了「性冷淡」——穿得鬆鬆垮垮,顏色冷冷的。但這不是「性冷淡風」的問題,是用的人沒把它用好。走這個風格的人依舊這麼穿著。流行什麼與他無關。我問了幾個做平面設計的朋友,Ling跟我說她的英文字體首選是Helvetica, 因為「它看上去不老氣,不會太細巧或太古典,又不會新潮到突兀...它最大的特色是沒什麼太大特色。」

知道這些,那又怎樣?

多數人都和你我一樣,不是字體設計師,也不懂排版。但這並不妨礙我們透過這個字體,去窺視一個新的世界。比如,你去紐約乘地鐵的時候,等車期間多了一種打發時間的辦法;又比如,你用松下電動牙刷刷牙的時候,可以對著鏡子裡的牙刷發獃,觀看logo的震動。

是的,你已經逃不掉了。這個字體已經徹底把你的生活包圍,它像空氣一樣存在著,你也許感受不到,但沒有它你就不能呼吸。

"Helvetica is everywhere.It's like air.You can't help breathing it in."— Michael Bierut,Graphic designer

參考資料

1|B magazine Issue.35 Helvetica

2|紀錄片Helveticaby Gary Hustwit

3|各種公眾號關於Helvetica的推送,它們大多把重點放在Helvetica的「周邊產品」:香水、酒店、啤酒、果汁、糖果...感興趣的可以搜搜看

Nora 部落格:老司機諾拉|Instagram: nora_liu

Kiki部落格:KirsW13|Instagram:kirstenwg13

公眾號:LaGarconn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