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5 04:17:30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 、別拿政治正確說事 「如果你拿不了冠軍,沒人會記得你。」 '「只有男孩才能完成我的夢想」 聽到這些話直白的在『爸爸'口中說出來的時候,莫名一震。怕是要引起批判了吧。又一想,可他說的明明都是事實,為什麼不能說呢? 這些話在我們當今的社會,在青少年因為太多的被競爭,開始愈發厭惡勵志和雞湯中,在所有人對於原聲家庭的影響日益重視中,在對於教育方式的批判浪潮下,這些真實的話,顯得太敏感。每個人都怕,怕一不小心說出了這樣的話,就馬上被圍攻,被當成了愚昧的守舊者,甚至會招來一群根本不大理解教育,只是從花邊小文知道了原生家庭的大小盆友,對著你一本正經地勸誡,講解了。這些盆友常常對社會的黑暗面視而不見,適應生長,如魚得水,從未對不平反駁過、發聲過,若是聽到了聲旁有了這不大相同的聲音,一下子社會責任感就擔在了肩膀上,管你是什麼思想呢,我先來給你科普科普直男癌,天哪,你怎能如此呢?你這肯定是思想太落後了。 現在我們常常提原生家庭,談它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這是好事,我們開始關注我們的情緒,我們的心理健康。但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總是在失落,憤怒,無助時才會把會想起來把這一切和原生家庭相聯繫,才會想是不是原生家庭沒有給我安全感。可是我們好的情緒呢,為什麼不提一提呢? 曾經讓我們受過折磨的,如今長大的我們開始反叛,開始發聲,開始抵制。可是我們忘了它不完善的背後給我們帶來的好,只要跟那些沾一點邊,我們就立即打了雞血,咄咄逼人的奮起反抗。說了一點讚同的人都是迂腐和落後,如果不能咄咄逼人地逼人就範,就面露同情的悲哀厭惡。可是敏感映出的是脆弱,是我們理論本身的站不住腳。我們害怕再平心靜氣的深入討論。 電影裡其實並沒有弱化反抗,在開始訓練時,整段整段的音樂里,都直白地唱著父親專制,母親也在剛得知父親想讓女兒學習摔跤時,直接地說,『不要把你的夢想強加到孩子身上。』 它從來沒有說過這個父親有多完美,但是,父親絕對跟三觀不正,直男癌一點不沾邊。如果父親三觀不正、專制,那村莊裡從不發聲,只是明里暗裡嘲笑的人三觀就是正的嘛?他們沒有說女孩不如男孩,他們沒有要求自己的女兒五點起床,他們不要求他們鍛鍊,他們不管他們吃什麼,他們沒有讓女兒嘗試自己的理想,所以他們是對女性好,男女平等了嘛?教育最冷漠的方式是無視,沒有期望,沒有失望,沒有要求,亦無抱怨與反抗。影片中的爸爸不完美,他不是個理想的幻影,而是一個真實的父親,一個不善於和女兒好好溝通,一個接到女兒久違的電話,猶猶豫豫只說的出一個嗯字的父親,一個飽含深情,又羞於表達的父親。這個細節演繹的太好,太感人。 二、浮華世界 進入國家體育學院的吉塔,一如剛進入大學的我們。剛上大三時,我曾經就和媽媽聊起過「感覺之前都和社會脫節了,最好的時候就知道學習,所以才沒男生追嘛。」 「那時候就不能想這些,不然上不了大學了。」媽媽說。聽了這個我心裡還有一陣抱怨,心想著這兩個又不衝突,成長本來應該是和學習一起的呀,之前真是耽誤太多時間了。不過心想著媽媽也不懂教育,就知道讓我好好學習,就沒有和媽媽探討下去。可是,看看現在的我,如果我當時就見識這花花世界,真的會像那時一樣專心學習嘛? 不過,慶幸現在看到這部影片,而不是最好的大學時光結束的時候,不是一個新的誘惑擺在眼前的時候。 三、離開,圓滿和救贖 最後一場的父親,他必須離開。只有吉塔能靠自己完成比賽,才是真正的冠軍,才是對於印度女性真正的救贖。 而這部電影,同樣用另一種方式救贖著印度,為印度贏得了榮譽。實話說,雖然對於印度這兩個字很熟悉,但這次,卻是我第一次認真地看著印度國旗,認真地聽著印度的國歌。 從頭到尾都有隱約的感動和感同身受的悲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同樣處於一個女性的立場的緣故。片中常有搞笑的鏡頭,吉塔巴比塔的各種可愛的互動,我常常是笑著的同時又隱約有悲哀苦澀。 等到片尾曲結束時,我才起身離開,看到一個穿著西服的職員模樣的人,提著公文包,獨自坐在偌大的影院裡,不知道他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四、沒有血腥的熱血,沒有特效的震撼 我現在清楚的記得吉塔過肩摔時頭擠進墊子裡的鏡頭。那鏡頭太過真實,真實到不看幕後花絮,我也知道她沒有用替身。
你能相信這兩張臉是同一年的嘛?這是我的第一反應。
五、說點瑕疵 吉塔和巴比塔在聽了小新娘的一番話之後幡然醒悟,勤奮練習。轉變的有些生硬了,一是小新娘的意識應該不會啟蒙的這麼快,否則也不會有那個多女人心甘情願的幹活,二是如果這段有個過程,是吉塔巴比塔親眼見到,或許會更好。 ——親身觀影的體會,歡迎並感謝從任何角度對於文章的批評、指正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