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5 07:10:13
看完電影后,我一直很矛盾,我到底是該站在阿米爾汗的角度去激勵廣大的弱勢女性站起來呢還是應該站在教育的角度去批判家長不該強迫孩子去完成自己夢想呢?翻看了幾篇影評,也有這樣的爭論,這分明不是一部勵志片來著,怎麼會引起了價值觀的批判?直到看到這貼— —「 被刪掉的29分鐘,15個精彩情節全在這裡了(圖解)」(這裡是傳送門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527388/)。
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麼大的分歧,其實中國在男女的觀念上整體來講還是要比印度開化多了,尤其是我們這些看完電影的還會跑豆瓣寫寫影評的矯情的小文藝青年,男女平等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我們更關心精神層面的教育,心靈的成長等等,這是造成份歧的根本原因,所以要評價這部影片就要站在印度的文化中去評價,不要從自己出發,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在印度的大部份地區,女孩14歲就可以因為減輕家裡的負擔而嫁給未曾謀面的人,然後操持家裡的一切家務度過下半生,她們不需要太多的教育,不需要過人的能力,更不需要什麼經濟獨立,所有人也認為理當如此,這就是印度人固有的價值觀,是影片的基本背景。不要說什麼要遵從孩子的意志,不學摔跤可以學跳舞啊,不跳舞可以畫畫兒啊,她們才沒有那些選擇的可能性。所以當一個印度的爸爸決定讓自己的女兒去摔跤的時候,這是怎樣的教育就不重要了,是不是替他完成夢想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 —他沒有看輕自己的女兒,他的女兒有其他的可能性,有另一種人生的出路。
這部影片更大意義應該是像阿米爾汗自己想要傳達的那樣,喚醒印度人對於女性的偏見,同時也告訴印度女人不要放棄自己,對於印度的國情有非常現實的意義,所以可以引起極大的共鳴。其實這種觀念在中國一些落後的鄉村仍舊存在,不過他們也根本不會看這個電影。
另外關於教育有個疑問,我們現在總是提倡順應天性,快樂教育,但是普通的孩子小時候的天性就是玩吧?看看那些大師,彈鋼琴,畫畫的,踢球的,都是要經過小時候的一個基礎訓練,除了那些天才不覺無趣,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這個過程就是枯燥、無味,只有當你跨越過去才能真正感受到他的樂趣。人的天性里應該是有惰性的,什麼最簡單就做什麼,這個時候家長不逼一下孩子,十有八九都會放棄吧?那麼這個矛盾該如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