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玻璃偵探--An Inspector Calls

罪恶之家/探长来访/神探驾到

7.6 / 15,849人    87分鐘

導演: Aisling Walsh
原著: J.B. Priestley
編劇: Helen Edmundson
演員: Sophie Rundle Lucy Chappell 米蘭達李察生 肯史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呱呱周

2017-05-16 02:35:20

觀影以及部份熱評後有感,致敬罪惡之家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到幾個貶低這部電影的熱門影評後,我覺得應該寫一次影評說出我的感受。我不能忍受這部帶給我精神啟發的傑作備受誤解而視若無睹。 這部電影的大概劇情我就不說了,看過的都知道,而如果你沒看過或者看的很籠統就過來寫評論的,我不知道你的評論從何而來又有何依據。所以就當做大家看過了,劇情跳過嘍。 看這麼一部歷史性極強電影,首先要知道時代背景。這個故事發生的的背景是1912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電影中也出現過討論會不會開戰的情景,點明了這一背景。當時,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蓬勃發展,無產階級也日趨壯大,但當時工人的權益卻被有意忽視了,飽受資產階級大工廠主的剝削(劇中的大資本家Arthur Birling就是代表),在階級對抗的較量中,工人階級地位低下,處境不利(如劇中女工的罷工失敗、最後的屈服所表現的)。 社會歷史的發展具有時代性,不同歷史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社會主要矛盾需要解決,所以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那個時代最棘手最矛盾的社會問題。在當時那個時代討論和反思這個問題就好比現在我們中國討論「反腐」一樣熱切和急迫,所以那些說這部電影是生拉硬湊、劇情牽強幼稚無病呻吟的,套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任何脫離社會環境探討對錯的,都是在耍流氓。」 換句話說,你沒有權利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用後來人挑剔的眼光對當時的人做出超越時代的要求,那太不切實際,也是雞蛋裡挑骨頭。 接下來我說說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感受。 可以說,這部電影前65分鐘探長和各位家庭成員的交談,都是為了最後警長那句話做鋪墊的,而警長的那句話,才是整部電影的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而對於前半部份的一系列巧合,把女工推入死亡的深淵,有人評論認為:「那些罪惡其實也說不上是罪惡。」 對此我不能苟同。在現實生活中,或許不會那麼巧合出現一家子人全部和一個女人結下「惡緣」,並推動女工的死亡的小機率事件,但是出現「一個女工」 碰到一系列類似「那一家子」的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而最終對生活絕望自殺的例子,卻不勝枚舉。那麼編劇為什麼不把劇情寫成後一種呢?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只是為了方便敘事,同時加強藝術感染力,將這些「類似的人」放在了一個大家庭里,給人一種「匪夷所思的巧合感」。 二、編劇是冷戰時期的蘇聯人,受當時背景限制,將意識形態表現在了作品裡。 三、方便敘事。正如我前面所說,後面上帝現身「說法」,才是整部作品的「點睛」,那麼上帝如何出場,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出場就需要精心安排了。如果把一家子罪惡的「推手」換成了好幾個不相關的人,上帝如何僅進行一次「現身說法」?難不成見一個說一次?那也太不方便也太搞笑了吧?所以將上帝安排在這一家人晚宴聚會中,本身就是話劇創作的需要(沒錯,電影就是改編自話劇,而話劇從頭到尾就只有一個舞台)。 有的人認為這種安排是作者故意為之,十分牽強,讓人覺得不自然。我想說這確實是有意安排,但無可厚非。一方面是前面說的,這本來就是藝術加工;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無論是否放在一個家庭里,從女工的角度看,那一次次慘痛的經歷,以及最後的絕望自殺,都不會改變。對她而言,她面對的這些人,是、或者不是一家人,沒什麼區別,結果不會改變。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帶給她的傷害和感受是客觀的存在的,而且完全可以代換到路人甲和路人乙身上,甚至會讓我們想起自己做過的類似事情。 還有人認為,「這一家子也沒做過什麼出格的事情呀,怎麼就罪惡了?」認為這個故事的價值觀是完全的pure人格,不可取。對於這點,我想反過來問下: 如果這一家子大部份人沒有做過份的事情,那麼那些「看起來並不過份的行為」究竟是如何導致女工的死亡的? 是否人生在世只要不做自認為「不出格的事情」就不會對別人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如果否,那麼這種我們自認為「無關緊要的」行為,是不是更值得我們警惕? 畢竟比起那些「明顯的、罪惡的行為」,我們很容易識別。反而是一些不起眼的、不可預測的、認為還說的過去的、我們經常施展的稍微有違道德而不會被法律所監督懲戒的行為,在對身邊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我們作為當事人本身,卻通常不以為意,卻殊不知我們已經成為「某個罪惡循環」的「一環」。 接下來說一說這部電影最精彩的情景: 上帝借警長的身份,在離開之前說出了他的勸誡和警告,原話是: 「你錯過時間了,比爾林先生,Eva.史密斯已經死了,你也不可能再傷害到她了,同樣你也不可能再幫到她了。你甚至連說「對不起Eva.史密斯s的機會都沒有。你們只需要記住這點,世界上還有成千上萬像Eva.史密斯s 和John.史密斯s這樣的人,他們的生死,他們的希望和恐懼,他們的掙扎以及追求美好的權利,都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也和我們的觀念、言辭、以及所作所為息息相關。我們沒人可以獨立於世,我們應該相互關愛。要是一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那一天很快就會來,那時人們終究會在烈火中,在流血中,在遍體鱗傷的洗禮中明白這個道理。」 這其實是導演想對觀眾說的話,更是當年劇本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是全片的點睛之筆。拋開意識形態來說,這句話說的太對了。想想我們學過的歷史,從工業革命時期的社會矛盾,以及從二戰結束之後的冷戰,甚至冷戰結束後延存在至今的冷戰格局產物,比如朝鮮半島問題(可以說現在已經變成了東北亞的一個毒瘤,一意孤行發展核武威脅到了中國東三省的安全);中美、俄美之間若有若無的敵對和警惕;兩種社會制度相互之間在軍事、經濟、文化間的封鎖和明爭暗鬥……等等。追根溯源,都可以在當初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對立中找到萌芽。可以說,是人類自己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是資本主義親手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強大的敵人,甚至是不要命的敵人,因為它是用對資產階級的仇恨澆灌出來的。 所以,再回放一波警長經典語錄,與諸君共勉:「我們沒人可以獨立於世,我們應該相互關愛。要是一個人不懂得這個道理,那一天很快就會來,那時人們終究會在烈火中,在流血中,在遍體鱗傷的洗禮中明白這個道理。」 人與人、國與國、階級與階級,窮人和富人、當官的和老百姓,全都適用。 最後,我想說說電影裡的宗教觀。因為有很多人吐槽影片中的「上帝視角「。其實只要認真看我上面的分析,應該能理解,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我們要學會用歷史來反思自己,小到自己的行為,大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反思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冷漠,什麼又是自以為是,什麼是唯利是圖。尤其是身居要位者,一定要考慮這些行為會帶來後果,因為不論結果是善是惡,都會影響深遠,善者造福後代,惡者遺禍無窮(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對從政者的私德啊、生活作風啊比較看重的原因吧,影響不好啊)。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知道神是否存在。但是我相信冥冥中有超越我們層次的存在,甚至還可能默默地影響著我們世界的運行。縱觀我們人類的歷史,就會發現我們雖然一直犯錯,但是整體還是在發展進步,雖然有時會跑偏,但是一直沒有出軌到無法挽回的地步。簡而言之,我們的大方向一直都是對的。如果說,這是人類天生的本領,那麼,又是誰賦予了我們這種天賦呢? 是大自然嗎? 是外星人嗎? 是「神「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