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8.3 / 217,392人    161分鐘

導演: 涅提帝瓦里
編劇: Piyush Gupta Shreyas Jain Nikhil Mehrotra
演員: 阿米爾罕 沙克希坦沃 法蒂娜薩納謝赫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麵包餓了

2017-05-16 03:22:27

關於人生選擇的原則討論


發現短評comment字數不太能表達完整,就暫且寫個稍微長點兒的吧。

整片從電影工業角度基本上無可非議是很好的,流暢的故事敘述、剪輯技巧、配樂、節奏等都還不錯。但掃影評的時候發現作為商業片故事主線本身被很多人抽象出來做價值觀討論了,引發了一些關於「男權父權直男癌」、「性別歧視」、「剝奪子女未來綁架個人夢想」等等角度的負面解讀和評價。從電影院出來後吃飯的時候稍微思考總結了下,其實無論是從價值觀還是思維導向的角度上看,這本質上是關於如何做人生選擇是否有普適性較優原則的問題,而那些負面或者正面的解讀更多是一些外在的單維度標籤而已。
每個人從出生、成長到老去的各個階段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人生選擇,大到尋找生活伴侶、高考選專業報大學、找工作等,小到日常的購買消費決策、工作學習規劃等。由於人生軌跡的單向性,很多人生選擇具有典型的不可逆性和不可比較性,只能事後感慨。對於生活目標有意識且略有理性的正常人難免會思考這些相對較難的問題:到底該如何做選擇?是否存在一種通用的最優選擇策略?好的選擇策略是可以訓練的嗎?
從可行性角度來看,常見的人生選擇的來源和方法很多,比如根本片相關的,是聽父母安排還是自己決定,當然還有各種其他的方案比如老師的指導、朋友的建議、follow偶像、讀書思考等等,我們可以統稱這些為做選擇時的prior knowledge即先驗知識集合D。在多種可能的選擇的先驗知識來源中,我們應該選擇哪一種來支持做出選擇?其實每一種都可以作為一個辯題討論出正反面沒有絕對的對和錯,也就可能對應了上面所說的一種類型的價值觀標籤。既然這麼多種先驗知識,那是否可以抽象找到一種普適性的原則或者「model」來幫助我們做出較優的選擇呢?以及這個"model"是否可以訓練且收斂呢?
我的思考大概是這樣的,這個普適性的原則其實存在且可以看做是個學習疊代框架,整個框架其實總結起來就兩點:第一要最小化選擇的先驗期望結果分佈與後驗結果分佈的差異性;第二是將最大化先驗期望結果的選擇來源通過主動性的訓練逐漸收斂到一個長期穩定的目標身上,最好是自己。
形式化的解釋一下:
Max U(min Loss(F(Ri), F(ERi|Di))
其中U是utility,我們採用經濟學中的效用作為選擇累積結果的一種描述,R即result代表選擇的實際後驗結果,ER即expected result為選擇的先驗期望結果,D即剛才提到的先驗知識集合。關於如何確定效用函數或者人生目標不在本topic範圍內,且目標一般是動態變化的,同時具有理性目標和感性目標等劃分,暫不深究。
整個原則可以這樣理解,不斷最小化先驗選擇造成的結果分佈與選擇的後驗結果分佈的差異性幫助我們提前發現選擇的風險和提高選擇達成目標的成功率,同時要主動訓練使得根據先驗知識做出的最優選擇來源最終不斷是來自自己,最終使得自己掌控人生規劃。可能按照這個原則不斷地有意識的主動去思考和總結訓練及最佳化,就能得到自己一個相對較優的統一適用的做選擇的基礎原則。
從整個人生流程上來對照解讀這個原則:當冷啟動時比如對於幼少年,缺少必備做大選擇的知識儲備和主動思考意識,這個時候可能家長和老師等的先驗知識的選擇在該原則下效用更優,隨著個人成長,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個人意識逐漸覺醒,效用目標更加明確,在該原則下會不斷髮現較優的做選擇來源,不一而定,更不一定屬於某種價值觀標籤。
解釋一下為什麼希望這個原則最終收斂到來源是自己,跟任何價值觀倒沒什麼關係,而是純粹因為對於個人效用函數或者人生目標的理解、調整和感受上統計意義上最直接的就是自己。
理性思考人生選擇這個問題就會發現其實這個原則跟任何價值觀都沒有關係,價值觀作用的選擇都是一個側面的表象,其實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儘可能no-regret根據各種多樣性先驗做出選擇的「道」,以及如何意識性主動性的根據原則學習最佳化自身。
另外關於整個原則的可行性和執行細節不做深入討論,但智者做學習往往不必需要親身經歷才能反饋調整最佳化,觀察與主動學習總結往往也能探索大量可能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