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16 17:21:26
《摔跤吧》有一個片段,小姐妹兩人弄巧成拙,被剪去了長髮。 女兒流淚哀求,父親無動於衷,看起來可以大加譴責,專制、霸道、壓迫、強權。 換一個角度來看,女兒如願保留了長髮,是不是她們意志的勝利? 姐妹兩人拒絕剪短頭髮,是她們從來沒有把短發作為一個選項。村中,長髮是女人的標誌,同齡人,母親,祖母,放眼所及,姐妹倆的同性無一不是飄飄長髮。兩人抗拒,恐懼,甚至承認留著寸頭的女孩,是「值得」被嘲笑的異類。如果反抗父親成功,順利保全長髮,很難說是她們的自願選擇,還是說敗給了另一個「隱形」的父親——根深蒂固的成見。 自由意志有點虛無,你無法確定某種想法,是否確鑿源於自己內心,尤其處於無可選擇的境地。 《摔跤吧》是一部套路影片。套路不是貶義,在這裡等同於專業化,精密工業標準的流程設計,每一個環節有周全且得到驗證過的計算。說一部爛片太套路,其實反而是說它松挎,沒有通過套路iso的考核。《摔跤吧》的情節踩點得當,演員表演紮實,可以充分調動情緒,觀者讚嘆,於是有了「口碑發酵」的基礎。 發行方顯然不會放過這一最佳營銷著力點,撒了一點點星星之火,火勢就自動燎原,引來了鋪天蓋地的評論。幾乎每個看了電影的人,都在交口稱讚這部印度神片。 問題來了,去看這部電影,去言說這部電影,是被如潮好評裹脅了,還是出於自己的意願? 有選擇,可以不看。但不看,就被風潮拋棄,被社交圈子隔絕,不至於恐懼,可能會不甘心。去看,閒人一個,你賺到了社交貨幣,和時代緊密同步,充分滿足一個群體性動物的心理需求;有心者,可以蹭熱點,在社交媒體增加曝光率,如營銷號們。 兩相權衡,為什麼不看?至於意志……等一下,自由意志究竟是什麼? 膚淺來理解,在不損害他人的前提下,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這是一個人的自由意志。 人的本能,趨利避害,逐樂去苦,一般行事(想幹什麼)依此作出選擇。再鑽下牛角尖,利害、苦樂,又依什麼而定?這又兜回功用主義的觀點,雖然功用與否見仁見智,但總體趨勢依附於週遭環境。譬如,去看了印度神片,效用勝於不看,顯然是快樂的,或許也是遵循了我的自由意志。 《摔跤吧》按照這種邏輯去套,姐妹兩人不願意剪短頭髮,是擔心被周邊的人排斥,所以她們不會選擇這個「有害」的行為。確實寸頭給她們在村子裡增加了生存的難度,長遠來看,卻利於摔跤,又給她們帶來的人生效益遠勝於長髮。然而少了選擇一環,這似乎並不構成自由意志。有人以此譴責父親,應尊重女兒的意願。只是不剪頭髮,不摔跤,14歲童婚,是姐妹倆想要的選擇,符合真正的趨利避害? 選擇引起爭議,往往都是緣於匱乏。萬惡的美帝就不會如此困窘,它總是可以給你一個左右逢源的答案。 《天才少女》的小蘿莉擁有超凡的數學才能,幼稚園大班沒畢業已經在研究高等數學,隨口就指出名校名教授的疏忽。狼外婆認為,小蘿莉的才智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應該充分利用推動社會進步。但美隊舅舅極力反對,他不想外甥女重蹈她母親的覆轍,應該去約會去戀愛去過普通人的生活,擁有平凡但幸福的人生,而不是隔絕人世活在數字里悲慘度日。 小蘿莉的意願呢? 她因為天賦,在數學中可以享受到極致的樂趣;又由於年幼,她會哭會笑會打會鬧。 於是—— 她在高校里上數學課,下課了找幼稚園的小夥伴。 不是兩難境地的抉擇,往往都是乏味的。有的時候,剪不剪頭髮,比能不能買一部mac,給人的觸動還多一些。 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