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記憶大師 --Battle of Memories

记忆大师/记忆战/催眠大师2

6.5 / 1,233人    119分鐘

導演: 陳正道
編劇: 任鵬
演員: 黃渤 徐靜蕾 段奕宏 楊子姍 許瑋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鄧老師

2017-05-17 16:33:15

電影心理系列:解讀《記憶大師》


前段時間,作為一部以「懸疑、犯罪」為關鍵詞的電影,《記憶大師》一上映便吸引了昊哥的目光。第一時間昊哥拉著曉彤就去觀賞了這部電影,平心而論,《記憶大師》是一部有瑕疵但完成度很高的電影,基本達到我的預期,兩位主演(我指黃渤與段奕宏)抓住了人物的情緒,演技十分了得。但陳正道導演很調皮,用了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細節和暗線來完善這部電影。本篇文章我就試圖用心理學的一些理論給大家解讀這部電影。


      2025年未來背景下的某國,知名科技醫療機構「記憶大師」發展得如火如荼。知名作家江豐(黃渤飾演)與其妻子張代晨(徐靜蕾飾演)感情破裂,婚姻名存實亡。昔日美好的種種歷歷在目,他決定在離婚之前通過手術消除和她的情感記憶。卻不料在 「記憶大師」里實行記憶刪除之後,妻子卻堅決要求與從前的他對話,再協商離婚。混亂騷動中,他被植入了一段殺人犯的記憶......
 
    在簡短了解故事梗梗概之後,下面進入正題,下面將有劇透。
 
    了解什麼是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經驗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再現或再認,它是進行思維、想像等高級心理活動的基礎。記憶作為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聯結著人的心理活動,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
    記憶按照記憶時程的長短分為瞬間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和永久記憶,我們記憶事物的模式可以通過下圖簡單了解:
 人的一生中一些重要事件會通過事件發生時主動的「注意」,重複的識記,後期不斷的回憶再認,成為儲存在大腦中的長時記憶。當我們主動回憶這些長時記憶時,大腦中呈現的資訊並不是完全清晰和完整的。




 
    一方面某些資訊由於注意缺失等原因,在識記時就已遺失。另一方面被我們記住的資訊在回憶時也並不會完全呈現(主觀原因:不去回憶某些細節、客觀原因:時間過於久遠)。
 
    比如:兒時一段海邊的經歷通過錄像機記錄的資訊將會是十分完整,但人的記憶卻不同,當回想這段記憶時,呈現在大腦中的資訊並不會像錄像機一樣清晰和完整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將存貯在大腦中的長時記憶分為長時記憶A,長時記憶B兩個部份,以便於讀者理解,長時記憶A指我們主動回憶時能想到的記憶資訊,長時記憶B指那些在回憶時由於主觀或客觀原因沒有呈現,但存貯在大腦深處的記憶資訊。兩者共同構成了我們對某件事物的長時記憶。許多研究表明:長時記憶B可以通過催眠、夢境等手段進行呈現。這部電影主要圍繞長時記憶B,理解這一步,將會讓你觀影更加輕鬆。
 了解《記憶大師》中的兩個設定點
 
    1、記憶大師刪除的是什麼? 事物引起的情緒體驗(情感)事物相關的長時記憶B(潛意識中細節)
 
    按照電影的劇情理解,人們可以通過到醫療機構「記憶大師」處,一方面刪除與某段記憶相關的情緒體驗,比如電影中黃渤與徐靜蕾第一次見面時,所感受到的「一見鍾情」情感,但本次見面的具體長時記憶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刪除事物相關的長時記憶B(潛意識中的細節),比如黃渤不願回憶徐靜蕾懷不上孩子的心痛記憶。
 2、記憶大師記憶重載的是什麼? 事物相關的長時記憶B(潛意識中的細節)、主觀想要遺忘的長時記憶A以及事物引起的情緒體驗(情感)
 
    通過後來電影的劇情發展來看,一方面載入了事物引起的情緒體驗:比如黃渤所感受到兇手童年的無助、恐懼、愧疚,以及兇手殺死第二位被害人的釋然愉悅,又比如段奕宏因載入黃渤情緒後對徐靜蕾的留戀與不捨(為兩位影帝的演技點個讚)。
 
    第二方面載入了貯存在大腦深處主觀不願回憶的長時記憶B,只能通過夢境或自我催眠暗示來呈現。比如黃渤在夢境中感受到兇手的童年經歷以及殺人回憶(我覺得這些記憶是兇手渴望忘記的)。
 
    第三方面載入主觀想要遺忘的長時記憶A,之前有研究表明:個體對曾經某段經歷不滿是,可以主觀的去遺忘某段不愉快的記憶。這段記憶會遺忘或進入潛意識長時記憶B。在電影中才會出現黃渤載入了兇手的行兇記憶,從劇情來看,這段記憶對兇手來說是渴望遺忘的記憶。同理段奕宏亦是如此。了解這一步你將會理解電影中呈現夢境的意義。


    關於黃渤在記憶重載後的種種攻擊性表現是否合理
 
    黃渤在錯誤記憶重載之後,表現出了許多具有典型攻擊性的行為,其性格特質產生了相應的變化,之前有觀眾在觀影后質疑這是否真實,實際上,從攻擊性的行為模式上來說這是可行的,只是電影的表現過於誇張。
 
    關於個體攻擊性的研究有許多,就電影來看,可以從安德森(安德生)的一般攻擊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理論中找到依據。一般攻擊模型(GAM)認為個體的內部狀態受兩種輸入變量的影響,這兩種輸入變量為外部的情境因素和內部的個體因素。外部的情境因素多為攻擊行為場景,內部的個體因素則為個體的人格特質、價值觀、攻擊態度等。在這兩種因素的相互影響下,喚起了個體的攻擊性情緒、攻擊性認知和生理指標以及對攻擊行為的評價,個體在這些因素的相互影響下做出決策,是否根據攻擊線索進行攻擊性行為。同時,個體在多次進行攻擊行為後,會強化其攻擊性圖式、攻擊性行為模式,這些心理結構會在以後個體的攻擊情境中達到自動化。

 這就解釋了電影中黃渤在記憶重載中,加載了兇手的攻擊性情緒(多次的情緒體驗)攻擊性認知(長時記憶)等內部因素,在適當的攻擊性場景下,很自然的爆發出了攻擊性的行為。

 桐與昊寄語:長時記憶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長河裡至關重要,那些模糊的記憶碎片承載著我們的過去,讓我們更加理解一步步成長的自己,更將記憶畫面背後的情緒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或許會是悲傷的,或許會是快樂的,又或許是感動的。久久回味,歷久彌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