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沈默 Silence

沉默/ 沈默(台) / 沈黙

7.2 / 123,647人    161分鐘

導演: 馬丁史柯西斯
編劇: 傑考克斯 馬丁史柯西斯
原著: Shusaku Endo
演員: 連恩尼遜 安德魯加菲 亞當崔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楚翰徹

2017-05-19 05:52:10

和筱田正浩版本的幾個對比


個人覺得可以從這樣幾個角度看:

首先,雖然小說作者遠藤周作參與了1971版的編劇工作,但導演筱田正浩並沒有從一個基督徒的視角來看待《沉默》,因此71版的主要視角應該是基督教文明和日本文化交融是否合理的問題,主題應該側重于于文化差異,因此71版儘可能規避小說主觀視角的那種儀式感和痛苦,演員表現普遍冷靜,多使用中景和遠景表現人物和環境的整體,第三視角的敘述和吉次郎的戲份也更加多;而斯科塞斯的版本跟多的從一個基督徒的視角出發,聚焦的是信仰本身的問題,電影一個重大的轉變在於主人公發現一直關心別人的自己其實只是再利用神的旨意來掩飾自己自私的榮譽感,整部電影也跟多的從主人公的個人視角出發。

視角問題其實也決定了兩部電影敘述方式的問題,71版的邏輯性較弱,但相對冷靜,視角也更加宏大,更類似歷史片,其重點在於那個特定歷史時期受到文化衝擊的日本,斯科塞斯的版本則更像一幕戲劇,主人公的成長被清晰的展示了出來,也更加沉浸和熱情,表演方面也比71版的更注重細節、機位這些可以放大人物情感的技術,更像是一部劇情片。在這個角度看,71版本更接近小說《沉默》的小說的前半部份,散點敘事,很像一部散亂的歷史資料,而斯科塞斯的版本則更接近小說的後半部份,似乎也更接近小說最終的結局與落腳點。

亞洲觀眾可能會更喜歡筱田正浩的視角,因為相信多數非基督徒是很難理解斯科塞斯的基督教情懷的,其內化的精神方面的情節設置在這裡往往得不到認可。 但一個有意思的現實是,亞洲學者往往喜歡通過文化分析的角度來看待《沉默》,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作家遠藤周作作為一名基督徒的事實。但個人認為這並非是指一種文化隔膜,而是一種文化偏見,多數時候我們可以拿自己熟悉的價值觀去移情於一部電影,但往往對陌生世界的戲劇故事刻意保持距離感,如電影學者對漫改電影嗤之以鼻,文學大師漠視武俠小說的研究,如此看來,與其說《沉默》的小眾來源於斯科塞斯的自戀,不如說來自於觀眾的自大。如果觀眾能夠像接受各類類型片中通俗設定(無視邏輯崇尚暴力、連續不斷的運氣或厄運)那樣接受基督徒視角,相信能夠更加理解《沉默》這部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