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國情只論女性主義都是耍流氓。
《摔跤吧爸爸》很簡單的講了兩件事。
一是,印度的現有國情下,即使女孩不合自己心意的做一個摔跤運動員,也已經是對嫁人和做家務的傳統女性職能的超越,因此那些叫囂著女孩憑什麼犧牲自己實現父親的夢想的女性主義者們根本沒有考慮過實際問題只談空想。片子開頭關於嬰兒性別的期待,就是印度現存的重男輕女思想的表現,但是也能看到,影片通過女孩挑戰傳統觀念中認定的只有男孩才能做成的事,成功實現了個體價值的表述。但是這種實現也是付出了沉重代價的,女性只有消解了自身的女性特徵——穿男孩的衣服、減去頭髮才能做男孩做的事。影片的後半段,進入國家隊訓練的姐姐,塗起了指甲油、留起了長髮,這種女性意識的萌芽同時造成了她摔跤事業的失敗,而後重新剪掉頭髮,才又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個片子不能用簡單的女權主義來批判,因為在印度,女性地位根本沒辦法和中國大陸相比。就前半段的表述看來,能很清晰的得知,女性想提升自己的地位,將要付出甚至抹去性別差異這樣的代價,因此印度的女權之路勢必是艱難多舛,代價巨大的。
第二件事,則是對政府和國家固有思想的挑戰。在大女兒獲得全國冠軍時,父親向體育部門的官員提出買一個專用的軟墊,但是對方的回答卻是「她只是個女孩,她能拿第一嗎。」並用經費來搪塞。父親這時回了一句,印度就是因為有你這樣的官員,才會拿不到獎牌。
拿金牌為國爭光是父親這一角色反覆提及的,這個動機甚至被設計成女兒贏得冠軍的最後動力,在我們看來有冗長的背書嫌疑,但是還是從印度的國情出發,其實這也是對印度人民渴望在國際賽事上證明白己的表現。如同中國,當國力增強後,人民就越發渴望在國際舞台展現自己,因此我們才會將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上升到民族的概念,而一直以來的中國人民的金牌和排名意識也是這一點的印證。印度這兩年也處於國家快速發展的階段,當國力增強後,提升女性地位和國家的國際地位這些觀念就越發明顯了。
另一個表現挑戰國家固有思想的,則是父親與教練的對抗。教練要求女兒忘記父親的訓練方法,並在女兒失敗後反覆安慰其沒事,慢慢的教練的意圖就展現的比較明顯了,一是保全自己的地位,二則是不自信。教練曾告訴大女兒,你至少還能拿個獎牌。這種自暴自棄的心態其實是潛意識中不自信的表現,這種心態長久以來存在於個人和國家政府中,所有人都會自發的覺得,我們很弱,我們不可能拿第一、因此我們拿個獎牌就是謝天謝地的事了,這種心態甚至影響到大女兒,可見固有思想的洗腦是多麼可怕。因此最後女兒拿了金牌,一方面是證明了女性可以做男性的事,是女性主義形態上的;另一方面也證明了,我們印度這個國家,只要相信自己,也可以拿到金牌,這是國家形態上的。
有種說法是,一部電影可以改變國家。這種論調之前集中在韓國的《素媛》、《熔爐》這類影片,因為影片的熱議從而推動了韓國國內對於兒童性侵問題的重視和法律的修改,《摔跤吧,爸爸》也可以歸到這類里,之前阿米爾·汗做客《瓣嘴》的時候,也提出過這一觀點,作為一個演員,心存關照社會和改變國家的志願,實在是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