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充滿假像,唯有痛苦真實可信
在《挪威的森林》裡,永澤對渡邊說:永遠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鄙的人幹的勾當。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我猜意思是對自己要狠一點,不要受了點苦就哇哇叫,畏首畏尾地放棄。就像辛格對他的兩個女兒一樣。
然而,沒有人是喜歡承受痛苦和困難的。誰不想在風和日麗的日子閒庭信步地放浪?誰不想躺在床上混吃等死?問題是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選擇權。絕大多數的人一出生,就在巴菲特所謂的「卵巢彩票」抽籤遊戲中輸了。有錢人的孩子會去學摔跤嗎?他們會樂意在泥地裡打滾,忍受日復一日枯燥的訓練和渾身的疲勞與傷痛嗎?當然不會,他們可以去學音樂,學繪畫,學騎馬,學高爾夫,學哲學。他們也可以什麼都不學。為什麼?因為他們有選擇權。而對於大多數中下階層出身的平民子弟來說,他們的人生沒有什麼選擇權。就像電影裡兩個小姑娘的閨蜜那樣,從小被家務活所淹沒,14歲嫁人,然後就是相夫教子,繼續被家務活所淹沒直到機械單調地走完一生。在這裡你都無法把她當作一個鮮活的人來看待,彷彿她就是一個符號,一種象徵,一個模式。長啥樣,叫什麼名字,喜歡什麼doesn't matter and nobody cares。劇本已寫好,道具請就位。
所以窮人真的一點選擇也沒有嗎?倒也不盡然,你可以用自己數十年的拚搏來換一個翻盤的機會。就像辛格為她兩個女人找到的路一樣。誠然這條路上充滿了艱辛和痛苦,成功機率嘛也不是那麼高,也許拚搏十數年還是一無所獲。可是拼了好歹還有個渺茫的機會,不拼是一定會被無情的命運所吞噬。
電影裡嫁人的小姑娘說:我很羨慕你們的爸爸讓你們練摔跤,只有你們有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人生。小姑娘真是個明白人,懂得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假像,太多檯面上冠冕堂皇的話,吃下這些包裹著糖衣的幻像,除了換來片刻精神的麻痹,只會讓人越來越虛弱。而唯有痛苦是真實的存在,如影隨形地陪伴著我們,時刻提醒著我們自己的出身,時刻提醒自己要強大,用血水混合著汗水殺出一條階層躍遷的血路,這樣才能在社會資源的分贓大會上搶得一杯羹。在前進的道路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我們自己的力量,就像辛格最後對自己的女兒所說的:爸爸不可能永遠在你旁邊,你總要學會自己救自己。
印度和天朝比較相似的一點是,人口密度極高,人均資源相對匱乏。因此這兩個社會都是高度競爭的社會。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是這裡的規矩。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固然令人嚮往和贊同,但恐怕它只是屬於富裕階層和統治階級的奢侈品。用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來換一個悽慘黯淡的成年,被命運隨意地拋弄,被社會無情地踩壓,無論如何看都不是一個最優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我忽然覺得有點能夠理解那些瘋狂購買學區房,瘋狂雞血幼升小,小升初的虎媽狼爸們。
在電影裡,吉塔的舞台是那個摔跤場,她的對手是那個威爾斯人,奈及利亞人,澳洲人。而對於我們自己,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在人生的摔跤場上,在學校,在工作,在生活。為了活得更好,那些阻擋在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對手,握緊拳頭,用盡全力從他們身上踩過去,直到把他們踩進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