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摔跤家族/WrestlingCompetition
導演: 涅提帝瓦里2017-05-22 00:13:41
前幾天公司組織一起觀看《摔跤吧,爸爸》,這是一部阿米爾汗的新電影,一直想去看卻沒抽出時間去看……幸好,公司利用項目上線前的下午在上班時間觀看,幫我省了電影票。
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作為一名8月大女孩的父親,裡面有很多想哭的情節。當然,寫這文章不是為了煽情,是為了說一些電影所弘揚的正能量之外的一些「負能量」,避開「負能量」的坑比盲目給自己灌雞湯重要得多。
首先是關於「天賦」。怎麼識別「天賦」?這一關其實就難倒很多很多家長了:孩子在幼稚園經常拿第一名並不代表他讀書非常有天賦、天天打遊戲的孩子打遊戲厲害並不代表有打遊戲的天賦……天賦往往和「專業圈子」分不開,電影情節設計還是比較現實的:女孩的爸爸是全國摔跤冠軍、指導人是專業人士;經常比賽的圈子都是職業賽圈,圈子是專業的。so,是不是真正的天賦需要專業的人來看、需要在專業的圈子裡去遛一遛……
第二個是「專業指導」的重要性。假設我們看到了「天賦」,那麼還不夠,得需要「專業」的指導:我們假設電影主角依然輕而易舉擊敗了那兩個小男孩,然而她們爸爸是傑克遜型的歌手,歌手爸爸負責指導她們的摔跤天賦,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第三個是「持續訓練」。主人公依然有天賦、爸爸也是專業人才,但是主人公訓練沒有堅持、中途放棄了,電影就沒法繼續編下去了……
第四個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個:「意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小姑娘在第一場正式比賽,竭盡全力卻打輸了……回到家後,她看著失落的爸爸問下一場比賽是什麼時候。這一幕非常重要,她表現出來讓她父親燃氣更激情的夢想:贏的慾望!繼續比賽下去的「意願」。情節完全可以是另外一種發展,比如在這裡女孩就放棄了……這裡不得不提另外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心靈捕手》,裡面的主人公由於童年遭遇在性格方面有缺陷但在數學方面非常有天賦:當愛情與發展天賦同時擺在他面前卻不可兼得時,他選擇了愛情。選擇是沒有對錯的,哪怕放棄自己的天賦……
最後再報一個「負能量」:電影弘揚的根本就不是「父愛」。這是一個自私的父親,為了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犧牲2個女兒的童年,在中國這種教育模式是被「吐槽」過很長一段時間了的。有人說父親是避免女兒被淪為「生孩子、煮飯」的工具,扯淡吧,電影裡哪個環節透漏出父親的初衷是避免她們成為那樣的人?他有四個女兒,光避免2個,另外2個放棄了?純粹就是為了實現「世界冠軍」的夢想,OK?
但是!在印度,電影設計的那條路就是「最優解」:在有限的資源、無法改變的環境下面最優的選擇。沒有女權、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一輩子的使命就是「煮飯生孩子」相比沒有童年、沒人性的訓練,後面那條路更光明……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知不知道最優解、知道了以後能不能利用現有的資源去執行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