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吧爸》的胡思亂想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寫影評,好緊張!!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印度電影, 按照我常規的觀影習慣,應該是直接忽略的。但是今天看完預告片之後,就直接選擇了。預告的劇情大概是這樣:一個印度爸爸,以前是一個全國摔跤冠軍,退下來以後成為了一位普通的農民。但是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能拿到世界摔跤冠軍。於是他把這個希望寄託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命運偏偏捉弄了他(要不然怎麼會有下面的劇情呢?),他連續四個孩子都是女孩(越來越有意思),希望徹底破滅了……直到有一天,他的兩個女兒犯了個錯誤,把同村的兩個男孩揍了一頓(發現端倪了把)。他看到了希望:不一定要男孩子才可以練習摔跤嘛。這個轉機至關重要,電影沒有對年齡進行描述,但是從演員可以看出,這位爸爸花了大約10年,才從偶然事情中,看到了事情的轉機。於是,他對兩個女兒展開了魔鬼般的訓練,誰知道這是對打架的懲罰,還是恩賜呢?
看到這些,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很多場景,這些場景出現在我的生命中,不像電影那麼完整,也沒有那麼多的感動。但是這些碎片般的場景,在電影的情節中,若隱若現……
其中,就是那位把自己的夢想寄希望於孩子的爸爸。我沒有辦法對這樣的行為抑或說這樣的爸爸進行任何道德或者是非的評價。但是這樣的思想由來已久——《愚公移山》,愚公說到: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愚公移山的故事是讓人感動的,因為他堅忍不拔,堅持夢想。但是愚公是自私的,因為他要他的子子孫孫都要繼承他移山的志向——自己完不成的事情,為什麼要自己的子孫後代去完成?好在愚公是不幸中幸運的一份子,他的志向感動了天神,天神幫他完成了心願。電影裡的女孩也是不幸中的幸運一份子,因為有這樣的爸爸,一位足夠強大的爸爸,在女孩成長的道路上,給予了他們正確的指導和適時的鼓勵。也許,只有成功,才能夠消解所有的不公和不幸……
這部影片,給觀眾最直接最強烈的感受就是:感動。人類的情感有很多中,喜、怒、憂、思、悲、恐、驚,是其中最簡單和直接的了,所謂七情。但是感動卻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種,然而似乎又能在這其中情感中找到些許影子。對,感動,像是一杯雞尾酒,喝下去,五味雜陳,不可描述。喜極而泣是感動,怒其不爭是感動,由悲轉喜是感動,希望是感動,失望也能變成感動……但是無論如何,我明白,那是一種想哭的喜悅。我數不清楚,在這部影片裡,我總共有多少次被感動,女孩被剪掉頭髮的那一刻,第一次贏得摔跤那一刻,她把爸爸摔倒在地的那一刻,爸爸被鎖在屋子裡面的那一刻,響起勝利的國歌的那一刻……複雜的情感,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吧。用聖人孟子的話來說就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認為人類這四種情感,是仁義禮智四種德行的萌芽。所以,我說人類的情感是人類文明的萌芽,卻也不無道理。於我來說,感動一下,證明我至少對生活還存有希望!
看的印度影片不多,但是有一點,就是印度人特別喜歡用歌舞來貫穿電影的始終,這似乎都成為印度影片的名片了。我相信一切文化作品都是反映文化現象的。印度人用電影向全世界遞出了一張很漂亮的名片,以致於大家一想到印度,腦海中就出現一個歡快的國度,裡面的人載歌載舞,好快樂。 然後一想到日本,就想到動漫(還有其他的嗎?);一想到美國,就是好萊塢大片;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說一些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清朝!(難道他們也喜歡看還珠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