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J二回熟

2017-05-31 21:18:57

我們的人生,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輪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藝電影的魅力在於,給予觀眾最大的尊重。導演和編劇並不強行將表現自己的觀點,急於讓觀眾接受,並讚美。沒有票房的誘惑,反倒是一種豁達。不用在考慮金錢的問題,不用考慮觀眾的因素,更多的是創作者自己的探索。如果觀眾能明白,那就是一場美麗的邂逅,如果不能,那也兩不相欠。

故事的開始,就是一年四季的春天。小和尚天真可愛,雖然穿著僧服,但一切在他眼裡,也不過是如生活般的平常。看著師傅拜佛,他就拜佛,看著師傅出入那間沒有牆壁的房間,他也絕不會想著可以越過並不存在的牆。在他心裡,一切就如如此存在著,存在就是合理,他沒想過質疑。

他貪玩,把石頭綁在小動物的身上,看著小動物變得笨拙,露出開心的笑容。

你可以把這看成人性的原始。不論善惡。它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每個人的童年,我們都一樣,在那樣的年齡,或多或少地做著些「十惡不赦」的事情。那時對人生的感知是懵懂的,甚至,可以說是透明的。心裡所想,心裡所感,都會化作行動。在沒人告知對錯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心,就這樣做了。或許這是錯的,我們可以上升到人之初是善是惡的問題,但不得不說,那時的生命,是那樣的單純。沒有摻雜任何觀念和約束,沒有一點虛偽。

這大概也是師父對小和尚的行為看在眼裡,卻沒有去管的原因。佛家講究的是緣份,不強求。對一個孩子而言,粗暴的打斷,倒不如讓他自己體會其中的利害。

有人或許會疑問,難道師父作為出家人,可以袖手旁觀嗎?這該怎麼說呢?師父當然是具有慈悲心的,但或許就是慈悲心,他才在徒弟做出不當行為的時候,沒有插手——在他的干涉下,他救得了一條小魚,一隻青蛙,一條蛇,但徒弟並未理解其中的真諦,那就意味著他還會在師父看不到的時候,再做出相同的行為。此時的師父,又該如何渡他?

師父選擇不說,卻讓小和尚自己去體會,那塊背在他身上的石頭,給了他對生命最初的感悟,他知道了生命的平等,卻不知,這不過是他修行路上的第一道坎,以後面臨的問題會更多,更複雜。

夏天,女子來了。小和尚長大了。算不上英俊,但也充滿陽剛之氣。女子來的時候病著,可看見小和尚的那一瞬間,她的病就好了。偏僻的廟宇,充滿朝氣的小和尚,病得我見猶憐的女子,那扇關著的門,徹底成了裝飾。

和尚本想打開它走到女子身邊,卻發現打開門就會驚動師父。於是他越過了那面不存在的牆,來到了女子身邊。

實際上,那面牆到底存不存在呢?在老和尚心裡,是存在的,在女子心裡,大概也是存在的。可在小和尚心裡,就不存在了。慾望可以讓他喪失心底的堅持,讓他迷失自我。那些清規戒律,也如那面不存在的牆,被小和尚拋之腦後。

你說菩薩,說輪迴,說世間之苦。可是誰看得見,誰摸得著,誰又能說清楚?看不見摸不著的,就是不存在,不存在的,就沒必要去堅持。

小和尚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修行,並不是剃了頭,穿著僧袍,在大殿裡唸經這麼簡單。修行就在身邊,在生活中。你喝水,喝水就是修行;你吃飯,吃飯就是修行;你睡覺,睡覺也是修行。老和尚知道,所以老和尚的心的平靜的。任何東西都是修行,他只要去修行就好了。而小和尚並不懂這個道理。修行和慾望是脫節的。他只能看到女子溫柔的樣子,卻不知道去了這副皮囊,森森白骨,也不過是如此罷了。

老和尚發現了小和尚的秘密,同樣沒有斥責,沒有講大道理。他拔了船的塞子,讓水進入船體,用這種方式來喚醒沉迷的人。水象徵著慾望,船象徵著修行,老和尚此時已經明白,小和尚的修行,即將開始。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沒有清規戒律,沒有打坐唸經,沒有菩薩的「監督」,是福是禍,完全是個人的命數。

小和尚走的時候拿走了佛像,還有那隻雞。在他眼裡,這是老和尚最珍愛的東西,既然老和尚讓他的女人走,那他也要讓他失去最真愛的東西。

老和尚在小和尚走後,依然對著佛像的位置唸經。他閉著眼,一下一下地敲著木魚,似乎在嘲笑小和尚的淺薄——佛像已在心中,有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

再次回到這裡,小和尚已經變成了殺人犯。他已經失去了內心的平靜,體會了人間的苦楚。老和尚讓他刻經文,刻完了再走。可等小和尚走的時候,老和尚卻突然動了念。那平靜已久的心,終於泛起了漣漪。他不想讓小和尚走,卻又不得不讓他走。從小和尚驚訝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師徒二人此時已經同坐一條船上。

老和尚選擇了自殺。小和尚去坐該坐的牢。直到有一天,小和尚回來的時候,一切又成為過去。一個女人帶來了孩子,就如當年他的來到一樣。女人始終不露出面,觀眾始終在想,她到底是怎樣的人。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每個人,在命運中都是如此。有臉,沒臉,都只是一個符號。讓我們產生因果的只有行為。你的行為會影響你的命運,跟你是誰,你長得什麼樣,沒有關係。

女子在小和尚心中也只是個符號。小和尚留下孩子,孩子如同他小時候一樣,將小石子塞進魚的嘴裡,青蛙的嘴裡,蛇的嘴裡。

小和尚拖著石塊去爬山,爬到最高處的時候,回望寺廟,原來它那麼小。原來之前的短淺,只是因為你站得不高,無法看清事情的真相。

與之前不一樣,這塊石頭不是師父加給他的,而是他自己給自己加的。這並不是懲罰,而是修煉。對於小魚,青蛙來講,也是修煉。上世的糾纏,造就此生的果報,此生的果報,再為下世的因緣,反反覆覆,因因果果,你能說誰是修行,誰是受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