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個傻瓜--3 Idiots

三傻大闹宝莱坞/三个傻瓜/作死不离兄弟(港)

8.4 / 435,846人    170分鐘

導演: 拉庫馬·希拉尼
編劇: Vidhu Vinod Chopra 拉庫馬·希拉尼
演員: 阿米爾罕 卡琳娜卡普爾 Sharman Joshi Madhav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電影愛好者

2017-06-05 07:29:16

《三傻大鬧寶萊塢》——寧為白痴,不為傀儡


咋一看這部電影的某中文片名,不明真相群眾必被忽悠:典型的印度歌舞鬧騰片。但只有那些看完了全片的觀眾才有發言權:這絕對不是鬧騰,而是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優秀作品。它繼承了印度電影特有的歌舞片類型元素,卻與電影中流暢輕鬆的校園青春故事配合無間;它展示了印度青年學生的宗教信仰、人生觀念以及愛情願景,卻為其他民族和地區的觀眾所認同和喜愛。

相比美國的青春校園喜劇,《三個白痴》沒有對性的調侃和嘗試性越界,更別提噁心的屎尿屁笑話;而和華語大多數描述殘酷青春的文藝片比較,本片的暴力和鮮血又稍稍少了一些。它怎麼能夠打動人呢?而且是打動了一大批中國年青學生,尤其是感動了已經步入社會的八零後和正在象牙塔煎熬的九零後。追求故事的真實感是導演拉庫馬·希拉尼的制勝法寶。對於絕大部份渡過大學時代的人而言,上大學報專業只是為了考慮四年之後的就業,究竟到底喜歡與否就看個人性格取向,而最終四年之後能否得到一份好的Offer更成為比哥德巴赫猜想更難以算計的未知題。

《三個白痴》展示了三位普通印度學生的成長故事。男主角Rancho是電影的核心角色,他出身貧賤,但天賦過人,在機械學上有極高的天賦,但Rancho的人格魅力才是這個角色成功的關鍵。他就好像新時代的雷鋒,樂於助人,卻不拘泥於傳統教育的框框條條。

不過,Rancho不是學生領袖,他無意反抗和摧毀不合理的填鴨式和等級式的教育制度。他的人生信條是「一切皆好」:遇到事情,總能樂觀積極,永遠不被恐懼所控制,追隨自己的心靈。這讓人想起了《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的「天命」說,小說講述的人生哲學與本片有著驚人的一致:相信自我心靈的修煉,相信主動和積極能創造美好人生。有人說,這是中庸之道嗎?這當然不是,這只是讓我們了解世界並非非正則負。在這存在無數個可能性的世界中,總有適合自己的路子。Rancho就是這麼一個「聖人」,片中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他的事蹟。電影並非一味地讓Rancho們順風順水,大多數時候,Rancho們遭遇著我們讀書時也會遇到的挫敗感:考試墊底、掛科;老師鄙視成績差的學生;父母唯成績論成敗……電影還原了校園生活的真實,它不是一味地陽光燦爛,但也絕對不是黑暗到一地杯具。在這種近乎每位觀眾的校園回憶錄的氛圍中,電影如明燈一般衝破「鬱悶的、無聊的、乏味的」校園生活迷霧,年長的觀眾懷念起自己的過去。其實誰都有Rancho的人格特質,有人走得更遠,有人只能止步不前,這就是真實,被導演深刻領悟後的真實。他把大學生活的各種妙趣橫生的軼事融合到美好的人生信念當中,從而迸發了強大的精神火花。

《三個白痴》打破了印度票房記錄,儘管被「三俗」的某中國翻譯竟然把這部優秀的印度電影的中文片名弄成如此「三俗」(英文名直譯「三個傻瓜」),不過卻無礙其藝術的技巧和人性的點滴在螢幕上煥發跨越民族和國界的光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