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環遊世界80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1956)

环游世界八十天/八十日环游世界/环游地球80日

6.7 / 29,746人    167分鐘 (35 mm version) | 183分鐘 (with overture and exit music) | UK:135分鐘 (25 fps) (video version) | U

導演: 麥可安德遜
演員: 康丁法拉斯 屈佛霍華 馬汀‧凱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關公面前耍菜刀

2017-06-06 22:15:01

《環遊世界八十天》人類工業文明的一個奇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人類的智慧,讓這個危機四伏的藍色星球變成坦途

以偉大的科幻巨匠,凡爾納的小說位藍本,改編出的一部經典電影。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語言來說,這是一部超級大IP。而其配套的陣容,也對得起這部里程碑式的巨作。

故事開始於1872年的倫敦,彼時正是大英帝國最輝煌的時刻。主人公福格精確,冷酷,自負,富有,執著並擁有非凡判斷力,還熱愛著賭博。英國紳士是從來不拿賭博作為兒戲的,故事也正是因為一名嚴謹紳士的榮耀感展開的。凡事開頭難,去法國的火車因為遭遇故障,需要延遲了一週。但在工業化文明已經發展了100多年的大英帝國,總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福格和他的僕人巴斯巴圖,乘坐熱氣球開始了冒險之旅。畢竟兩人都是第一次駕駛熱氣球,這導致他們越過了法國,降落在了西班牙境內。這與福格先生的計劃不符,他需要一艘船隻去到法國馬賽,但被告知,需要通過一場鬥牛來證明白己。西班牙是個崇尚冒險和英雄的國度,不過相對於充滿紳士風度的英國人而言,這裡充滿了喧鬧、混亂,缺乏秩序。這讓崇尚秩序的福格先生,總是感覺有些格格不入。影片在此用長達10多分鐘的鬥牛和弗拉明哥舞,介紹了西班牙的風土人情。這個狂熱的信仰著天主教的國度,總是不乏浪漫的英雄主義。這令人為之神往,有生之年應該去一次,去感受下熱舞和鬥牛。福格先生的僕從,巴斯巴圖確實不虧萬能鑰匙之名,他成功的贏得了鬥牛比賽。這也為他們贏得了去法國馬賽的船隻,他們的下一站是尼羅河上的巨人埃及。

在埃及,他們遇上了之後會糾纏他們一路的對手,費克斯警探。費克斯懷疑福格先生,涉嫌參與了英國銀行的搶劫案,當然福格先生緊張的行程和永遠用不完的英鎊,確認令人生疑。不過由於沒有逮捕令,費克斯一直無法得手,只能尾隨著他們來到了印度孟買。印度——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大英帝國繁榮的根基。孟買則是當時印度最繁榮的城市,當然這種繁榮只屬於英國人。當時貧窮的印度,是冒險者和亡命徒的樂園。影片在這裡還不忘諷刺了一把多神信仰,相對於單一信仰的歐洲人,印度這種多神信仰,顯然代表著野蠻和未開化。殖民者在印度,貪圖享樂而不作,這加劇了印度各民族,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幸運的是他們,在這裡遇上了一位美麗的公主。這位將要被殉葬的美麗公主,被極具騎士精神的福格還有機變百出的巴斯巴圖救了出來,跟他們隨行的英國軍官,則被描寫的非常的保守和固執,在整個營救行動中毫無作為。美國電影人在這裡,還不忘黑一把英國陸軍的菜雞。當然電影這一段主要是為了嘲諷,印度的愚昧以及他們對人權的漠視。印度現在已經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但在種姓制度的壓迫之下,依舊很難談得上有什麼人權。這種分裂的局面,估計還會延續很久。他們缺乏一個變革,一個需要鐵和血來讓國家凝聚起來的變革。這裡有些扯遠了,福格先生一行在救下了公主後,很快搭上了去香港的遊船。

在達到香港後,他們遭遇了費克斯先生的算計,這導致了福格沒能夠趕上去往橫濱的船,但這難不倒他,因為在大資本面前,你必須得屈服,你確實無法阻止一個一言不合就買船的人。日本對於當時的英國人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的神奇和未知。連當時的天朝上邦,都被這群仗劍行商的盎格魯人,轟開了國門,更加不要說一個小小的倭國了。福格與公主在藝伎園,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巴斯圖斯後。他們順利搭上了去往美國舊金山的船,福格到達美國的這一壯舉,甚至於引起了英國女王的關注。當然美國人的自嘲、樂觀和反省的精神,是其難能可貴的品質,影片用大段的篇幅,很好的還原了美國19世紀末混亂卻充滿朝氣的面貌。當然相對於曾經的宗主,大英帝國來說。美國人的武鬥拉票和遊行活動,處處顯示著彪悍和粗魯。特別是當時的美國西部,這裡充滿了嗜酒的淘金者和惡棍。導演為了那些勇敢拓土的白人先烈們致敬,還引入了福格先生大戰印第安人的劇情。這裡的美洲原住民,被描繪成了殘暴、野蠻、未開化的形象。我們的男主人公,富有騎士精神的福格先生,則處處透露著機智、沉穩、以及人文主義。這雙方的鮮明對比,就好像再告訴我們,美國當年西進所屠殺的近千萬印第安人,是咎由自取。當然誰都犯過錯誤,只是有些人知錯能改,有些人則老是想著粉飾錯誤。眾人橫穿美國來到紐約,只要穿過大西洋,就能夠達到倫敦,他們贏下賭注。雖然錯過了定期航班,但福格先生毫不猶豫的又買下了一條船,開始橫穿大西洋。

福格一行人有驚無險的沿著當年哥倫布走過的航路,回到了倫敦。就在他們滿心歡喜去接受勝利時,一路相隨的費克斯警探,突然發難逮捕了福格先生。雖經證實福格先生是清白的,但卻讓他以為錯過了約定的時間。沮喪的福格先生回到了住處,印度公主對他進行了安撫,就在兩人準備結婚時,忠心的僕人巴斯圖斯,發現他們早到了一天。神奇的時差,福格先生不僅抱得美人歸,還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影片的最後,法國作家依舊不忘記黑了一把英國人,這個女王當家,但國內女性卻一點地位都談不上的日不落帝國。這種對於英國人不竭餘力的嘲諷,與英法多年爭霸,存在這仇恨情緒不無關聯。熟悉歐洲近現代歷史的人都知道,歐洲近現代史基本格調就是英法爭霸,在法國拿破崙帝國被英格蘭組織的反法聯盟扼殺後,日不落帝國正式加冕,而昔日的歐洲霸主法蘭西從此開始一蹶不振。這對相愛相殺的好鄰居,此時還不知道,未來將會一起投入大洋彼岸的「小弟」麾下。

影片的時代背景,是日不落帝國最強盛的維多利亞時代。當時的英國人,確實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霸主。大英帝國的成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海權霸主壓制住陸權霸主。這種變化讓人們前所未有的意識到了海權的重要性,人們突然發現只要控制著全球的海洋航路,就能夠稱霸天下。導演通過影片不停的在海上航行,來向世人強調和炫耀,馴服了歐洲之後的美帝,開始接過了日不落帝國的大旗。對全球的航路,特別是北半球世界貿易最頻繁的航路的控制權。通過影片中涉及的國家國家如:英國、西班牙、埃及、印度、香港、日本、美國。無一例外,的占劇了北半球航路最重要的節點。這種借古喻今的表現手法,是越來越自信的中國電影人,需要進一步學習和思考的,如何拍攝出一部電影,來增強我們在海上爭霸的信心,以配合我們的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讓世界的海洋,讓我們中國人能夠任意馳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