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台)

9 / 2,867,896人    152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瑪姬葛倫霍 希斯萊傑 蓋瑞歐德曼 亞倫艾克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未來

2017-06-07 04:53:15

雋永的必然性


毫無疑問,TDK比TDKR出色。兩部影片各自都有一個明晰的主題。前者討論「無政府主義」,後者則是「消滅剝削,奪取政權」。其實兩個主題都挺大,但是TDKR厲害的地方正在於它拿一個宏大的主題去拷問最原始的人性,當事件落於個人意志的選擇之上時,才是我們的認同感最大的時刻。想想吧,在第二部中,如果沒有蝙蝠俠在Rachel與Harvey之間的生死抉擇,Bruce Wayne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又如何在蝙蝠俠的面具之下顯現出來,正是帶著面具也把你打回人形,是將蝙蝠俠的一次人化,而之後Rachel的死去,更是明顯的用苦難拷問人性了,小丑就是想說:你這麼慘了,看你還硬不硬得起來!之後的雙船博弈也是同樣的道理。直到最後,忍受著失去Rachel的痛苦的蝙蝠俠獨自背負起Harvey的罪責,這種帶著痛苦前行的母題是任何人都能夠認同的,到了影片結束,自然也便會有餘音繞樑之感了。而到了TDKR之中,主題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大了,而且片中的賭注也從第二集的兩船人的性命加碼到了關乎全城2000多萬人生死的核彈危機,但是相反的,個人意志、人性複雜偉大一面的彰顯卻比第二部黯淡了許多。雖然片中有著Bruce Wayne克服傷痛、重新擁抱恐懼,最終戰勝自我爬出監獄的段落。但就像之前提到的,這樣的設置沒有選擇性,可選性太少,彼時的Bruce其實在本質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Racheal早已死去,最親密的管家Alfred也早已離他而去,他的行為只是一種爭取,那是一種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了的義無反顧。這麼一來,力量自然便減弱了,簡單點說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這使得其少了如TDK中那樣為了一個光明的信念而犧牲自我、毀滅自我的史詩感。 人的挫敗感、無力感來源於「缺失」,對於美好事物的失去,總是讓我們感到沮喪無力,由此傳達出來的無力感在TDK中做的極為到位,在Racheal死去之後,Bruce脫下面具癱坐著面對著Alfred,那時候的無力感正是最強的,那是一個具有無比堅定意志的個體在面臨選擇的困局之後的沮喪,是一種帶著近乎絕望情緒的自我懷疑。而在TDKR中,這種情感的力量幾乎沒有機會表達,可能諾蘭是太想讓Bruce儘快陷入不可逆轉的絕境之中了,TDKR中關於「主角的失去」顯得太過簡單粗暴了,僅僅是一場與Bane的武鬥,蝙蝠俠便「失去了他的人民」,而且這樣的失去不像TDK中是依託於人的最原始的情感的,這裡的失去太過寬泛,畢竟「人民」這個代表著大眾的詞彙會消解掉大部份個人的原始情感,觀眾認同的建立也就不那麼容易了,像TDK那樣的「意志的糾葛」也自然沒有出現的機會。當然,有著TDK的珠玉在前,就像前面提到的,Bruce在TDKR中在本質上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TDK在這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之後第三幕的敘事乏力。 這麼一來,影片所著力展現的只能是當Bruce落入監獄之後個人所能迸發的最大的能量了。影片在這裡至少是做到了位,在該段落的視聽表達上諾蘭做足了功夫,畫面結合合著Hans Zimmer的宏大配樂極具煽動性,而且那圓井開口向上的監獄也明晰地在視覺上象徵著光明與崛起,彼時的Bruce只有那華山一條路,這麼一看,其實TDKR更像是第一部的加強版,Bruce重走了一遍第一部中走過的心路歷程,但劇情本身的窠臼還是讓這終結篇缺少了第二部中展現的那種人性複雜的魅力和人在面臨困局時的無力感。這也是另一種TDK所帶來的無奈吧。 TDKR的劇情結合了前面兩部的線索,前半段有大量的關於之前情節的回溯。其實這樣可以讓TDKR的劇情有著一種天然的優勢,因為它有TDK作為鋪墊。我相信凡是看過第二部的觀眾,在進入影院之前都是帶著一些情緒的,那是在第二部中的故事所帶來的。主要有兩點,一是Racheal遇害之後帶給Bruce的傷痛以及那封被Alfred燒掉的Racheal寫給Bruce的信,二是蝙蝠俠獨自承擔Harvey的罪責而之於觀眾的認同感。這兩點的鋪墊諾蘭在影片前半部份都呼應到了,但是我覺得並沒有用滿用足,而且使用的過於草率了。在TDKR的前半段,影片是花了不少的筆墨用來營造Bruce在退隱八年之後的隱居生活的,從旁觀者的言語中,從Bruce獨居之後的扮相來看,都是烘托其在這八年生活之中的痛苦與孤獨,基調已經定下,但在之後並沒有進一步渲染,而Racheal那封信的真相揭示也只是在Bruce在八年之後重新帶上蝙蝠俠的面具歸來之後,失望的Alfred在樓梯口草草說出,我覺得這個場景是整個TDKR中最暴殄天物的段落,原本關於這封信的真相恰恰是可以用來觀照Bruce這個人物內心的痛苦與糾結的,是可以用來挖掘Bruce Wayne這個人物的性格深度的,而且對於Bruce內心痛苦的挖掘可以使得TDKR強化前面兩部已經鋪墊好的關於人物的黑暗氛圍。我覺得關於這一點,諾蘭在這裡並沒有使用好,好鋼並未使在刀刃上。如果這個點使用好了,那麼之後的關於蝙蝠俠找到貓女要求其幫他找到Bane並決鬥的段落也便有了更加明晰的情感依託了,Bruce太痛苦,Alfred離開之後更是讓他失去了所有,他抱著求死的心態去找Bane決鬥,他在無意識里可能需要死亡來終結他的痛苦,他太累了。畢竟之後Bane曾對Bruce說過:對於死亡,你求知不得。 而關於蝙蝠俠為Harvey被黑鍋的鋪墊,諾蘭更是給人一種草草了事的感覺,這個點我覺得至少是可以作為一個關鍵的情節點來使用的,但諾蘭卻讓真相在Gotham已經陷入了足夠混亂的時候才讓Bane依據Gordon警長的演講稿說出,這個謊言的揭破的目的只是為了破壞大眾對以Gordon局長為代表的司法體系的信任,激起民憤,以掀起革命的波瀾。但諾蘭在之後片中民眾對於資產階級的革命暴動的表現程度遠遠不需要Bane通過揭破政法體系的謊言來實現,只需要依靠先前Bane核彈的威懾加上其自身的煽動力便能實現了。要嘛就是諾蘭對於民眾暴動的表現程度不夠細膩有力,要嘛就是為Harvey背黑鍋關於這個情節點確實在這裡被大材小用了,是殺雞用牛刀,總之這個情節點的戲劇力量並未被完全發揮。鑒於影片在民眾審判段落中透出的《雙城記》風貌,我覺得諾蘭對於民眾暴動的表現是有抱負的,畢竟這牽涉到影片的「革命」主題。所以用揭示Harvey的謊言來作為民眾真正的暴動的導火索應該確實有其道理,問題就在於關於民眾暴動段落的表現力遠遠夠不上這個情節點的力度,而且還與之前Bane用核彈威脅城市,使城市陷入混亂有著輕微的劇作上的同質重複,畢竟城市已經足夠混亂了,那麼再混亂一點又何妨? 最後說說影片的第三幕,很多人說影片的最後一幕情節緊湊無尿點,但我認為第三幕的情節是最冗長的。因為它用近40分鐘的時間講述了最為簡單的一件事:阻止核彈爆炸。我覺得之所以會讓人覺得情節緊湊,首先是因為諾蘭在該段落使用了一貫的多線索敘事,用平行剪輯表現各路人馬如何協力阻止核彈,但問題是這些人物的行為在情節上並沒有真正的轉,它並不像TDK的最後一幕那樣,有著明晰的層次,首先要解決掉雙船博弈的問題,然後又要趕過去解決掉Harvey,並且為其背黑鍋,提成層次。而在TDKR中,所有人的目標只有一個:阻止核彈。諾蘭無非是將各路人馬的這個行為剪得更加細碎並平行穿插起來而已,於劇情自身,並沒有一個層次上的質的飛躍。而第二個原因就是結尾處蝙蝠俠在控制了Bane之後的情節翻轉了,蝙蝠俠身後的Miranda才是最大的反派,這裡的情節確實是轉了,但是其與之前的情節有著不可調和的硬傷,主要是關於Miranda的鋪墊不夠,或者是鋪墊不夠準確,這麼一下,顯得有些突兀。但關於Miranda的背景故事講得收放自如,前面的細節鋪墊也精道,因此也就消弭了Miranda突然變身反派的違和感。但總體上還是顯得很硬,而且這樣的翻轉還徹底破壞了Bane這個角色,使其徹底流於表面了。就是這些問題,使得影片的第三幕顯示出些許雜亂的面貌來,並沒有一條清晰的觀念將這些分散的段落整合起來,但是好在最後的運核彈段落,處理得極有力量,真有點你狠,我比你更狠的味道。 TDKR最終呈現出這樣的面貌來,既有全面兩部的限制,也有著可能諾蘭團隊自身處理失當的原因。但無論怎麼樣,TDKR還是營造出了一種雋永感,影片的史詩感與歌劇感也在諾蘭一貫標準的發揮之下被體現出來。這部終結篇有著雋永的必然性,也有著囿於系列自身的無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