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亞美尼亞大地震 Earthquake

亚美尼亚大地震/Zemletryasenie/երկրաշարժ

6.5 / 1,180人    101分鐘

導演: 薩里克安卓斯楊
編劇: Grant Barsegyan Arsen Danielyan Aleksey Gravitskiy Sergey Yudakov
演員: 康斯坦汀拉朗尼柯 Mariya Mironova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流量君

2017-06-09 23:53:28

這部災難片,果然沒失望


首發於[流量君]

微信公眾號dotammm

轉載請註明出處

《亞美尼亞大地震》I俄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

1988年可以說是亞美尼亞多災多難的一年

與亞塞拜然的戰爭剛剛打響,1988年12月7日11時發生的6.9級地震又把列寧納坎和斯皮塔克兩座城市化為廢墟

電影以此為背景,還原了這場真實發生的地震災難,同時講述了地震之後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

目前豆瓣評分人數不足,但半數以上觀眾給出了四星以上的評價

該片一開始是亞美尼亞作為好萊塢最佳外語片的候選而提交的,只是後來不知什麼緣故被判為條件不符,從而換了另一部作品

誠然,作為「曾經的候選」,這部影片也完全可以算作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

影片開始於8年前的一場嚴重車禍

這也恰好奠定了全片沉重和悲情的情感基調

與眾多災難電影類似,影片開頭設置了一段細節化的「災前鋪墊」

有孩子們的嬉戲打鬧,也有人們忙碌而愉快的生活寫照

背景樂越是歡快、場景越是其樂融融,越是與災後的廢墟形成強烈對比

有白鬍子老頭對老伴兒的大聲呵斥與責怪

倆人為了日常瑣事拌嘴不休,轉眼又會和好如初

有市集裡,可愛的兒子和溫柔的母親在買肉時逗趣的一幕

母子倆人開心地等著爸爸回來過節

還有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慢慢逼近的特寫鏡頭

給人一種強烈的緊張感和緊迫感

另外也有最為顯著的震前徵兆:

動物的惶恐不安

以及,人類的懵然不知

莫斯科時間1988年12月7日10時41分,北京時間15時41分

當地震爆發的那一刻,一切都顯得那樣猝不及防

地動山搖之後的亞美尼亞

一切籠罩在悲愴和死亡的氣氛之下

前一秒還在快樂嬉鬧的孩子

下一秒已經躺在了滿地廢墟當中

剛剛還和兒子一起買肉等待丈夫歸來的年輕媽媽

這一刻已經永遠倒在了年幼的兒子身邊

早餐前還在互相拌嘴吵架的白鬍子老頭和老伴兒

轉眼間,一個受傷,另一個生死未卜...

地震將斯皮塔克鎮徹底夷平,全鎮2萬多居民大多數都罹難

地震總遇難人數為五萬多,50萬人無家可歸,受災人數100萬,然而整個亞美尼亞的人口不過300萬

除了死亡和訣別,地震央也總有那樣一些感人至深的畫面

有好不容易逃出來後,又義無反顧的折回大樓義務救人的年輕人

也有在坍塌前及時救出被困女孩的陌生男子

還有那個最終兌現了諾言,終於挖出老伴兒的白鬍子老頭

以及

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性援助

美國政府和個人在地震後5天就向蘇聯提供了660萬美元的援助;

在倫敦募捐到180萬美元;歐洲共同體及其成員國提供了3780萬美元的援助

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和巴林同蘇聯沒有外交關係,但都提供了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先後運送了兩批總重23噸的食品、禦寒衣服等救災物資支援災區

這是蘇聯歷史上最大規模接受國際援助的一次災難事件,也是蘇聯軍隊最後一次作為人民子弟兵執行救災任務

被西方宣傳媒介稱為「史無前例的國際大援助」

地震無情,電影多處使用了俯拍鏡頭

用上帝視角俯視著苦苦掙扎的人類

然而,救贖是俄羅斯電影永恆的主題

和《唐山大地震》一樣,電影的側重點也在「人性光芒、大愛無疆」上

在如此深重的苦難面前,也是對人性良善與醜陋的考驗

那些清平歲月裡的情仇恩怨也都在對生命的珍重和挽救中得到懺悔與救贖

不過,與《唐山大地震》比起來,這部電影的劇情顯得不夠緊湊,而且人物太多造成焦點分散

不過對於傳統格局下的災難呈現,不必強求有太多的伸展

它的感人效果與描述力度是最重要的評判

影片勝就勝在,能用淒婉的配樂和無對白的長鏡頭展現災後人們最真實的狀態

——捨命救援、痛失至親、死裡逃生……

很容易讓人感同身受

回顧人類歷史上幾次大型的地震災害事件中,我們中國佔據了很大一部份

作為一個地震多發國,在防患於未然顯得尤為迫切,譬如建築物質量問題、地震知識宣傳等等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大災目前,除了生命,一切都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那麼在平安喜樂的安穩歲月裡,能珍惜的就珍惜吧,能包容的就包容吧,能釋懷的就釋懷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