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篷卡車 評論於 2010-01-16 02:21:47
這部電影在豆瓣目前的評分是8.7分,算是很高的分數了,但是相信90%的人和我一樣在看完第一遍之後是完全沒看懂的,只是....
1人有用
KinG羽 評論於 2009-10-08 04:41:50
如果我在從未接觸過此類電影的情況下看《穆赫蘭道》的話,我可能會給五星,可遺憾的是我之前已看過《生死停留》《機械師》之類的電影了,所以,所以有點厭煩這個技巧了。(當然,大衛林奇也許是這個技巧的早期使用者....
1人有用
亢蒙 評論於 2009-10-27 02:10:10
這部電影不斷的被人詮釋和解讀,但其實誰也不知道大衛·林奇真的想幹什麼。他在電影螢幕的後面看著你。電影一開始就讓觀眾陷入一種奇妙的詭異氛圍里。開始段落的女演員差點被殺的段落,就讓人覺得虛幻而迷茫。她站在....
1人有用
Karyatide 評論於 2009-08-21 21:59:52
一直對大衛心存敬意,很多年來。緣起正是這部夢與現實合奏而成的黑色交響。它以其大衛式的冷靜與瘋狂征服了那年那個孤獨沉溺....
1人有用
toffi 評論於 2009-09-18 17:34:45
在我印像當中,大衛·林奇的電影都是那個年代的黑白的、深奧的、不知所措的……《像人》、《橡皮頭》,我看過的就只有這兩本,應該算是了解這位導演的入門級電影《穆荷蘭道》是一位潛心研究電影的朋友偶然向我推薦的....
1人有用
holypig 評論於 2009-12-08 22:56:37
然後昏昏沉沉的睡了快一整天。許多年前我看過的《我心狂野》居然也是這個導演的片子。我能想起跟一個妞看完之後在二體的雙槓上坐著,我能想起那是一個無聊的下雨的下午,以及無聊的談戀愛。為什麼人生有那麼多的令人....
1人有用
Royma 評論於 2008-10-14 07:44:59
兩日前,我還在為把《火線追緝令》的結局猜個八九不離十而沾沾自喜,並不自量力地嘲笑David Fincher而不外如是。但很快我便受到教育,被另一個叫「David」的人重重擊倒——David Lynch....
1人有用
kouer 評論於 2008-12-29 16:58:12
心理動力的本能論:弗洛伊德將本能視為人類的基本心理動力。本能來自身體的內部刺激,它驅使人通過活動來滿足由於內部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洩和消除由於刺激所引起的緊張、痛苦和焦慮。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
1人有用
julyday 評論於 2008-06-10 18:00:53
穆赫蘭道不是道不是路,是夢與現實的交錯。 弗洛伊德認為:夢=被壓抑的慾望+偽裝起來的滿足。 我們多少次夢醒後的嚎啕大哭欣喜回味或瞬時淡忘都是因為這個法則。在夢中,因為仿同作用,我們時而是「我」時而是T....
1人有用
siva 評論於 2008-10-04 09:15:06
看到了《穆赫蘭道》的時候,腦子裡不斷出現的是金髮女人一邊自慰一邊流著淚想著黑髮女人的鏡頭。她做的如此逼真,讓我記住了那個頭突然側過去的鏡頭,每次想起都是割裂般的疼痛。經常看不懂大衛.林奇的電影,《藍絲....
1人有用
leo 評論於 2007-10-11 08:45:01
看來是我自己太傻,不該兩天找同樣類型的電影來看,弄得自己都懷疑自己的智商了不得不承認,某些電影確實是導演拍給他自己看的,也許壓根就沒打算讓觀眾懂片子是拍出來了,裡面的什麼隱喻,意象,你們就猜去吧,反正....
1人有用
空城 評論於 2007-01-18 02:13:27
終於看了,一部十分奇怪的電影.以前聽說大衛林奇的影片很奇異,現在終於是領教到了.看了一遍下來,真的是沒怎麼弄明白.到網上去看了介紹,在回想影....
1人有用
Vintage-Brain 評論於 2013-08-25 07:31:05
粗略的解析我就不在這裡講了大家可以很容易搜出來。1.為什麼說戴安做了一個夢?很多解析提到牛仔叫醒戴安那裡,而林奇真正的伏筆在1小時53分,戴安和卡米拉回到房間之後,卡米拉取東西的動作是連貫的,而貝蒂(....
1人有用
晃悠 評論於 2006-12-21 05:04:38
有些是夢,有些是現實。比如你喜歡現實,我喜歡夢,於是把自己囚禁在夢中,久久不願醒來。Diane也好,Betty也罷,只不過是一個人的兩種身份,這兩種身份背後又隱藏著一個受傷的人。這是現實,....
1人有用
nelitse 評論於 2013-08-09 20:16:42
這部影片有很多細節跟隱喻。待我多看幾遍,再繼續添加。但當一切謝幕之後,內心的陰沉簡直可以用恐怖來形容。或許還有放在火架上被烤可以來形容身體上的痛楚,卻沒有詞語來形容內心的死去而帶來的面臨絕望的痛苦。比....
1人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