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866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estgate

2006-02-12 19:56:45

英雄影片只是一個障眼法


03年寫的東西翻出來曬曬


    初看片子的時候覺得是一部典型的英雄主義影片--描寫英雄的故事,這種影片很難擺脫《勇敢的心》的影子,這部片前1/4和《勇敢的心》如出一轍,少年時代的貞德目睹英國人的殘暴,祖國被侵略,親人被殺害,寄養在親戚家裡(國恨家仇)。其間穿插了一些比較具有夢幻色彩的鏡頭,根據後面的交代,貞德稱之為「神喻」(根據我的了解就是上帝專門找她談話,還不明白告訴她自己的意圖)。
    成年的貞德在民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具體如何產生的就無從查考了),貞德來到皇宮,要求面見法國太子(還沒登基不叫皇帝,看來法國的傳統和我國的大不一樣)。在這時間還發生了一件比較神奇的事情---從未見過太子的貞德(估計法國太子在民眾中的知名度不如我們的毛主席和朝鮮的金太陽)識破了太子副將假裝的太子,在人群中找到了真正的太子。之後就是向太子描述自己過去的奇怪經歷,然後宣佈自己是上帝的使者(估計是法國人民的上帝),要求太子授予她部隊,她要拯救法國。並且舌戰群牧師(好多和尚啊!),取得大家(宮廷裡的貴族)的信任,最不可思議的是取得信任的最終過程是由專業人士鑑定貞德是處女!!
    然後就到了片子比較火爆的部份,貞德帶領太子授予的部隊支援圍困中的城市,城市裡的指揮官們只對貞德帶來的部隊和補給品感興趣(換了我去守城也一樣),對貞德聲稱的上帝的意志不屑一顧。貞德力排眾議帶領部隊取得了一次勝利,取得了部份指揮官的信任(所謂的帶領部隊就是在陣前大呼小叫,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PS.這裡往遠處扯一點,說一說《聖女貞德》中的戰鬥場面。本人對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極有興趣,電影中描寫最好的當推《勇敢的心》、《角鬥士》還有就是這部了,勇敢的心的長處是場面宏大突出了中世紀歐洲戰士對砍的局面,華萊士手中的寬刃劍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勇》據很好的解釋了用長槍克制重甲騎兵集團衝鋒的戰術;角鬥士的戰鬥發生在羅馬時期,是正規而且訓練有素的羅馬軍團對陣勇敢而狂熱野蠻部族的單向屠殺,其中弓箭手與步兵的配合(演化到現在就是步炮協同)、騎兵的戰術和羅馬方陣步兵的戰術刻畫比較到位(敗筆出現在方陣步兵的標槍不知到那裡去了);反觀《聖女貞德》,此劇在攻城戰的描寫方面可圈可點,尤其是對防守方的表現,非常值得冷兵器愛好者一看。


    書接上回,接著談貞德。貞德帶隊取得奧爾良保衛的勝利之後,法國的王子順利即位。隨即開始和英國人談判,出賣了貞德。貞德在戰場上開始失利,當然這是必然的,國王減少了她的兵力。後貞德被俘,接受宗教審判。這一段在電影中佔了很大的篇幅,同時我也認為這是全劇的最高潮:審判中貞德不斷在意識中見到一個黑袍子的中年男士,不斷的對話之中黑袍男士引導著貞德理解了她認為那些「上帝的旨意」原來是來自她的內心,也間接的戳穿了「聖女」的謊言,撕掉了貞德神聖的外衣。最終貞德被判處火刑,心慈的主教試圖拯救她,最終還是迫於英國人的壓力放棄努力,片尾中貞德葬身熊熊烈火,高舉的十字架在烈火的襯托中若隱若現,意味深長。一切宗教的、信仰的力量終於戰勝不了政治和國家意志,上帝無法帶來勝利,勝利屬於充足的資源、強大的軍隊和合理的戰術,上帝只能指引勝利,像貞德在一開始經歷的一樣,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口誦上帝之名和高呼共產主義本沒有區別,只是哪一個能吸引更多的人充實自己的力量不同。
    總體感覺這是一部構思精巧懸念迭出的心理分析片,前面的英雄主義壯舉都是煙霧,最後煙消雲散之後留下的是赤裸裸的無能上帝,一掃看前面部份積累起來的不滿情緒,對導演的手段肅然起敬。好片!好片!!

    寫了這麼多,忽然想到了兩個人。王小波和布魯諾
小波在他的文章中說人分兩種,亡命徒和傻X,很多人一心想當亡命徒可是最後成立一個傻X,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情。
    貞德和布魯諾都是被宗教法庭燒死的,他們一開始都想做個亡命徒,前者是為國家後者是為智慧,可惜結局不同:貞德一心信仰上帝,最後才發現上帝終抵不過世俗的力量,在自己的最後時刻發現自己是一個傻X,這也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情;布魯諾信仰了智慧,有功世道人心,無奈世態若斯也算死得其所,做了一個真真正正的亡命徒,快哉快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