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誰殺了甘迺迪--JFK

刺杀肯尼迪/惊天大刺杀(港)/谁杀了甘乃迪(台)

8 / 170,057人    189分鐘 | USA:206分鐘 (director's cut)


演員: 唐納蘇德蘭 製片: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Jim Marrs Jim Garrison (Ⅰ)
演員: 凱文科斯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拔刀訣

2006-07-30 07:40:40

清晨的淚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個春天的早晨,我醒得很早。外面天還未亮。懶懶的不想起來,便放起頭天晚上剛看了開頭便抵不住睡意的影碟《刺殺甘迺迪》(JFK)。
兩張碟,接近三個小時,當片尾字幕出現的時候,我才發現天已亮了,外面有小鳥在叫著,我的臉上淌著淚水。

1963年11月22日,德克薩斯州達拉斯榆樹街,坐在敞篷車上的美國總統甘迺迪被子彈擊中身亡。2小時後,一名叫奧斯瓦爾德的嫌犯被逮捕,12小時後,奧斯瓦爾德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開槍打死。數月後,由政府和議院指定的調查機構——華倫委員會確認奧斯瓦爾德為唯一兇手。此案了結。
但達拉斯地方檢察官傑姆·加里逝卻在自己的調查中發現了一項驚人的陰謀。
他是孤獨的,他獨個對抗代表國家的政府和財團,對抗美國最有權的人和最有錢的人,沒有後援,沒有戰友,敵人無所不在又無影無形,證人一個個離奇死去。
但他仍然像個劍客一樣撥出了劍,起訴其中一個刺殺陰謀的參與者。他是全美國唯一出招的劍客。
他在法庭上說,真相是我們最重要的價值,因為這是我們的國家,一個愛國者要隨時準備捍衛他的國家,反對政府。
飾演檢察官的凱文·科斯特納三十多分鐘的法庭陳述可能是電影史上最經典的獨白之一,就是它打動了我和我乾涸的眼眶。
這讓我既羞愧又高興。流眼淚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對我的年齡來說,理智成熟遠比感情豐富好得多,我有些羞愧,因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很矯情。我高興,因為我還有眼淚可流,為一個人的行動,為他追尋事實和真理的勇氣,我的心沒有麻木,它活著,還能被感動。

甘迺迪遇刺是美國曆史上最恐怖的時刻,舊有的價值觀和美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對民主政治的信念開始崩塌。它和越戰及水門事件一起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
該片導演奧利佛·斯通生於1946年,1967年參加了越戰。我不知道上述事件在青少年斯通的心中留下了怎樣的影像,促使他鍥而不捨的在自己的每一部影片中追索真相,1986年《野戰排》(越戰),1989年《生於七月四日》(越戰),1991年《刺殺甘迺迪》,1995年《尼克森》……有多少過去的真相湮沒在時間的長河之中,我們所熟悉的歷史是被別人告知的。
但總有富有正義感和良知的人站出來。
1998年,也就是甘迺迪遇刺35年之後,當時擔任副總統、甘迺迪死後兩小時即接任總統的林登·詹森的情婦馬德萊娜在法國《費加羅》雜誌上披露,刺殺甘迺迪是德克薩斯的石油大亨出錢,詹森具體策劃和幕後指揮的大陰謀,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掩蓋了真相。這和影片中檢察官加里遜的調查結論是一致的。
直到今天,美國政府仍然未對此案重新調查,真相依然被掩蓋著。

法庭上,檢察官加里遜說,回憶我們年幼時,以為正義是自然而來的,正必勝邪,年齡大了才知道不是,堅持正義並不容易,因為真相往往威脅著有權勢的人,我們要冒很大的風險。
他敗訴了,他被說成是撈取政治資本的小丑,人們不相信他,有關事件的檔案被政府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秘不示人。
可是這個孤獨的劍客依然未放下手中的劍——面對法官、陪審團,旁聽的人們,陰謀家。
「政府的檔案要75年後才解禁,我已年過40,那時已在墳墓之中,但我要8歲的兒子保持身體健康,在2038年9月的清晨去翻看那些資料。也許他們還會想出藉口推遲時間,可能這件事只能成為一代一代的傳說。但終有一天會真相大白。」
他說,我不會辭職,即使花三十年才能揭發一個暗殺者,我會繼續三十年。
片尾字幕寫道:本片獻給繼續追尋真相的青年。

評論